陶蕓飛
【摘 要】目的:探討將彩超聯合超聲彈性成像應用于甲狀腺結節(jié)良惡性臨床診斷中的價值。方法:臨床納入本院2016.10~2017.12期間收治的60例甲狀腺結節(jié)(80個結節(jié))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診斷方式分為研究組、對照組,均為30例。對照組單純進行彩超檢查,研究組進行彩超聯合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并將兩組診斷準確率、誤診率、漏診率進行對比。結果:研究組診斷準確率為96.2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75%;研究組無漏診,共出現3例誤診,誤診率為3.75%,對照組漏診率及誤診率分別為5.00%、11.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8.681、P=0.003,=5.128、P=0.024,=4.054、P=0.044)。結論:彩超聯合超聲彈性成像是一種理想的診斷方式,將其應用于甲狀腺良惡性診斷中有利于進一步提升診斷準確性,減少漏診、誤診,可為疾病定性、早期診斷、預后評估等方面提供可靠臨床依據。
【關鍵詞】彩超;超聲彈性成像;甲狀腺結節(jié);良惡性;診斷
【中圖分類號】R730.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02
甲狀腺結節(jié)屬于臨床常見疾病,隱匿性較強,因此,早期診斷并積極進行治療對延緩疾病進展、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1]。當前彩超聯合超聲彈性成像的診斷方式已廣泛運用于小器官診斷中,彩超鑒別較小甲狀腺結節(jié)良惡性效果并不理想,而超聲彈性成像在鑒別甲狀腺結節(jié)良惡性上優(yōu)勢更為明顯。本文探討將彩超聯合超聲彈性成像應用于甲狀腺結節(jié)良惡性臨床診斷中的價值,現作以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臨床納入本院2016.10~2017.12期間收治的60例甲狀腺結節(jié)(80個結節(jié))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診斷方式分為研究組、對照組,均為30例。研究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23~79歲,平均年齡(48.63±2.52)歲,其中單發(fā)性22例、多發(fā)性8例;對照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22~78歲,平均年齡(48.97±2.64)歲,其中單發(fā)性21例、多發(fā)性9例,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組采用彩超聯合超聲彈性成像的方式進行診斷。首先常規(guī)進行彩超檢查,采用Hitachi EUB-75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將探頭頻率設置為7.0~14.0MHz,對結節(jié)數量、大小、供血情況、內部回聲、包膜完整度及有無鈣化等進行檢查,了解結節(jié)與周圍正常組織關系,觀察淋巴結有無腫大及后方回聲是否衰減。另外,采用超聲彈性成像對患者進行檢查,協助患者取仰臥位,通過應用超聲彈性成像模式對甲狀腺進行掃描,待發(fā)現甲狀腺結節(jié)后將探頭固定于所處部位,并在結節(jié)部位進行微速振動。在壓力指數上升到規(guī)定范圍時截取圖像,嚴密觀察變化規(guī)律及顏色分布情況。對照組單純進行彩超診斷。由2名具有豐富臨床經驗超聲醫(yī)師對超聲彈性圖像進行分析,判斷甲狀腺結節(jié)良惡性。
1.3 觀察指標
分析對比兩組臨床診斷價值,將手術病理診斷結果作為金標準,對比兩種不同診斷方式診斷準確率、誤診率及漏診率。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3.0進行統計學分析,以(%)表示計數數據,采用卡方檢驗;以()表示計量數據,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診斷準確率為96.2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75%;研究組無漏診,共出現3例誤診,誤診率為3.75%,對照組漏診率及誤診率分別為5.00%、11.25%,P<0.05,參考表1。
3 討論
隨著現代醫(y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甲狀腺結節(jié)在臨床上檢出率也呈上升趨勢。當前國內約10~15%甲狀腺結節(jié)為惡性結節(jié),若未進行早期診斷與及時有效的治療則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危害[2]。鑒別腫瘤良惡性及腫瘤病灶大小是臨床檢測甲狀腺結節(jié)的主要內容,因此降低漏診率及誤診率、提高甲狀腺結節(jié)良惡性診斷準確率對甲狀腺結節(jié)患者具有重要現實意義[3]。
彩超是臨床常用診斷手段,主要是通過利用高分辨率對甲狀腺結節(jié)組織與病灶周圍正常組織關系進行鑒別,此種診斷方式可直觀顯示病灶及周圍正常組織關系,包括病灶分布情況、結節(jié)邊界、血流情況等,在診斷甲狀腺數量、位置、形狀等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但仍可能出現漏診、誤診情況。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診斷準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漏診率及誤診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采用彩超聯合超聲彈性成像對甲狀腺結節(jié)良惡性進行診斷優(yōu)勢更明顯,與當前研究結果大致相符[4]。超聲彈性成像屬于一種新型診斷方式,近幾年來在臨床上應用范圍越來越廣,也逐漸受到患者及臨床醫(yī)師的廣泛認同。超聲彈性成像是通過病灶組織硬度診斷腫瘤性質,腫瘤內部病理結構與外部組織硬度密切相關,而惡性結節(jié)硬度明顯高于良性結節(jié)硬度,外部結構壓力可導致病灶組織硬度不足部位產生變形[5]。因此,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可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彩超檢查的不足之處。
綜上所述,采用彩超聯合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甲狀腺結節(jié)良惡性準確性較高,可有效避免漏診及誤診情況,具備較高臨床診斷價值。
參考文獻
宋建明,劉遠飛,曾曉英等.彩超聯合組織彈性成像在甲狀腺結節(jié)診斷中的對比研究[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5,31(8):673-675.
喬凌云,孫少軍.甲狀腺微小癌合并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的彩超彈性成像及應變率值的臨床價值[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4,24(9):1648-1650.
劉景萍,張秀芳,胡健等.高頻超聲、彈性成像聯合超聲造影在甲狀腺結節(jié)診斷中應用價值[J].海南醫(yī)學,2017,28(13):2143-2146.
黃巧燕,豐波,文妙云等.超聲彈性成像對甲狀腺結節(jié)TI-RADS分類的影響[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5,31(10):865-867.
郭漢濤,陳越峰,郭玉萍等.甲狀腺結節(jié)大小對超聲彈性成像和18F-FDG PET/CT診斷價值的影響[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5,31(10):874-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