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秀英
【摘 要】目的:分析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指標變化的檢測。方法:選擇100例脂肪肝患者,將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隨機抽取同期進行身體檢查的100例未患脂肪肝的正常體檢者為對照組。對兩組受檢者先后進行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檢測。比較兩組患者的各項受檢結果。結果:研究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于對照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下降,肝功酶學中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以及γ-谷氨酰轉移酶(GGT)三項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脂肪肝和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有著直接的關系,對這些指標進行檢測能夠為預后的治療提供可供參考的數據,對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有著積極的意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轉氨酶檢驗;B超;脂肪肝;診斷
【中圖分類號】R6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1
脂肪肝是臨床上一種由于疾病或者藥物的因素致使肝細胞內脂質積聚超過肝濕重的5%的現象,脂肪肝的發病率近年來呈現上升的趨勢,而且逐漸顯示出年輕化?;颊咴诓∏槲V仄谧蠲黠@的臨床癥狀主要為肝臟腫大,脂肪肝的致病因素較為復雜[1]。脂肪肝是一種脂肪過多堆積于肝臟的臨床疾病,早期一般伴有輕度的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指標的變化。由于脂肪肝患者早期無明顯的特異性的臨床表現,所以其危害性容易被患者忽略,如果不加以重視,長期的脂肪堆積肝臟會導致肝臟發生纖維化繼而誘發肝硬化,嚴重時會導致肝功能降低甚至發生衰竭。所以,對脂肪肝患者進行早期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指標的檢測則顯得至關重要。本院就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指標變化的檢測展開研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間收治的100例脂肪肝患者為研究組。其臨床病癥、體征、病理學檢查結果都符合醫學上對于脂肪肝的診斷指標,且排除患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膽囊炎、膽結石和胰腺疾病、嚴重的精神類疾病患者,同時排除由于疾病原因引起脂肪肝的患者,所有患者都為自愿接受治療研究。研究組患者中男50例,女50例,年齡23~73歲,平均年齡(54.1±3.9)歲,病程1~15年,平均病程(9.90±2.75)年;另外再隨機抽取100例同期到本院進行常規身體檢測的正常體檢者為對照組,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齡25~73歲,平均年齡(53.1±3.17)歲,病程1~15年,平均病程(9.6±3.2)年。這200例研究對象在進行該檢測之前都排除了患有其他能夠影響到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指標的疾病,并且兩組對象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指標檢驗:所有患者受檢前1 d素食,禁煙酒,抽取清晨空腹時的肘靜脈血大約5 ml后立即離心,分離血清,對各項生理指標的檢測,包括TC、TG、LDL-C、FBG、HDL-C、ALT、AST、GGT,儀器選擇Bayer165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2]。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脂、血糖結果比較
研究組100例患者中TC指標平均為(6.42±1.32)mmol/L,TG指標平均為(3.22± 1.25)mmol/L,LDL-C指標平均為(4.31±1.82)mmol/L,HDL-C指標平均為(0.70±0.29)mmol/L,FBG指標平均為(6.98±1.96)mmol/L;對照組100例患者中TC指標平均為(4.19±0.73)mmol/L,TG指標平均為(1.15±0.56)mmol/L,LDL-C指標平均為(2.76±0.85)mmol/L,HDL-C指標平均為(1.67±0.89)mmol/L,FBG指標平均為(4.82±0.77)mmol/L,研究組患者的TC、TG、LDL-C、FBG高于對照組,HDL-C下降,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肝功酶學指標結果比較
研究組100例患者中ALT指標平均為(136±74)U/L,AST指標平均為(64±34)U/L,GGT平均為(172±95)U/L,對照組100例患者中ALT指標平均為(33±21)U/L,AST指標平均為(23±10)U/L,GGT平均為(48±31)U/L,研究組肝功酶學中的ALT、AST、GGT三項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脂類代謝過程中,肝臟會合成TG、磷脂和膽固醇,同時按照極低度脂蛋白分泌進入人體血液中,從而供其他的組織器官使用[3]。ALT、AST和GGT是處在肝細胞中的三種酶,當它們的檢測數值變化時,說明患者的肝功能出現異常[4,5]。本院就對肝功酶學指標進行檢測,研究結果顯示脂肪肝患者的ALT、AST、GGT三項指標均高于對照組,結果表明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確實存在異常。原因在于脂肪在肝臟內大量的沉積,正常結構就會受到破壞,造成肝細胞脂肪變性,對人體的影響十分大。
綜上所述,脂肪肝會對人體產生較大的危害,而脂肪肝和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有著直接的關系,對這些指標進行檢測能夠為預后的治療提供可供參考的數據,對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錢文祥.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指標變化的臨床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1,9(13):239-241.
張愛民,常艷敏.脂肪肝患者血清膽堿酯酶、肝功能、血脂水平的觀察.中華傳染病雜志,2006,17(1):64.
董春富,吳國華.脂肪肝患者血脂肝功能指標改變分析.檢驗醫學,2005,20(2):160-161.
黃或,黃峰,??∑?43例脂肪肝臨床表現的診斷意義[J].臨床肝膽病雜志,2004,20(2)
朱健.池肇春.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指標變化的檢測[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