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嫻
【摘 要】目的:探究中醫適宜技術在社區居家養老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52例社區患有慢病的老年人,將52名老人進行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其中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進行干預,實驗組在對照組采取的措施的基礎上應用中醫適宜技術。然后總體上比較兩組老人疾病治療的有效率、對兩種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的滿意度、配合度;進行干預前后,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情緒變化進行比較。結果:總體上,實驗組疾病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老人對居家養老模式的滿意度和配合度都高于對照組(P<0.05);在實施干預前實驗組、對照組兩組的生活質量、情緒狀態相近(P>0.05);在實施干預后實的生活質量、情緒狀態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社區居家養老中應用中醫適宜技術是十分有意義的,值得在社區居家養老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中醫適宜技術;社區居家養老; 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2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1
我國正在逐漸地進入“老齡化社會”,高血壓等慢性病人群中的患病率逐漸提高,成為了影響人們生活質量和健康的主要負擔,而老年人患有慢病的概率為整個人群的4.2倍左右。傳統上,我國的養老模式多采用家庭模式。社區居家養老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提供專業服務為倚靠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隨著社區居家養老不斷發展成熟,各種技術也在不斷出現,其中中醫適宜技術其中是較為安全、先進、成熟、經濟和有效的技術之一,體現了我國中西醫結合的特色醫療體系,完善了我國的醫療保障體系。本研究為了探究中醫適宜技術在社區居家養老中的應用價值,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52例社區患有慢病的老年人進行了相關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52例社區患有慢病的社區老年人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實驗組26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齡在65 -8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7.41±1.97歲;其中高血壓患者有7例,呼吸系統疾病患者 6例,頸椎病患者5例,糖尿病患者5例,風濕性關節炎2例,其他 1 例。對照組26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齡 66—81歲,平均年齡為66.87±2.41歲;其中高血壓患者有8例,呼吸系統疾病患者5例,頸椎病患者6例,糖尿病患者3例,風濕性關節炎3例,其他 1 例。實驗組、對照組兩組的一般資料相似,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不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進行干預,實驗組在對照組采取的措施的基礎上應用中醫適宜技術。其中應用的中醫適宜技術主要有:1.中頻治療儀的應用。為患者選擇不同強度的電流和處方要以老年人疾病和患者耐受能力為根據,每次治療 時間為15min左右,每天1次,以一周或者半個月作為1 個療程,并且注意完成一個療程后停止治療一天,再進行下一個療程的施治。②耳穴貼敷。對患者進行辯證后選擇相應的耳穴,例如血壓偏高選擇耳穴降壓點、內分泌等。在要貼的耳穴部位用酒精棉球進行消毒,然后使用邊長為5mm 正方形膠布將王不留行籽貼壓在所取的穴位上,并且囑咐患者按壓穴位,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進行各進行1次,每個穴位每次大約5min,以輕微的壓痛感為度。每隔一天換另一側耳朵進行相同的治療。以一周或者半個月作為1個療程,并且注意完成一個療程后停止治療一天,再進行下一個療程的施治。③針灸。對患者進行辯證,然后根據證型來選擇穴位,選擇神門穴進行降壓等,以針灸10作為1個療程,實施1個療程后休息1周,再實施下一個療程,以此方法治療3個療程。4.中藥熱熏治療儀的應用。對于關節炎、椎體疼痛的老年人患者,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藥對患處進行加熱熏蒸,從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從而發揮消炎、鎮痛等作用。每次熏蒸時間為20min左右,每天1次,治療1周到2周為1個療程。⑤康復推拿。根據患者證型和疾病類型給予患者康復推拿理療,緩解肌肉緊張,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從而緩解疼痛。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疾病總有效率(分為3個等級,無效:癥狀基本沒有改善,血壓、血糖指標沒有得到恢復;有效:癥狀得到改善,血壓、血糖指標恢復了50%以上;顯效:癥狀完全消失,血壓、血糖等指標恢復到了正常水平);統計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模式的滿意度和配合度評分;干預前后老年人情緒狀態、生活質量。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研究獲得的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利用 ()表示計量資料,計數資料使用t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在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意義。
2 結果
總體上,實驗組疾病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老人對居家養老模式的滿意度和配合度都高于對照組(P<0.05);在實施干預前實驗組、對照組兩組的生活質量、情緒狀態相近(P>0.05);在實施干預后實的生活質量、情緒狀態均優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1、2、3:
3 討論
中醫適宜技術在社區居家養老中應用的方式較多,其中針灸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扶正祛邪等功效,可用于防治疾病。另外耳穴的貼敷、中藥熏蒸治療等也可以發揮溫經通絡等作用。社區居家養老中應用中醫適宜技術應該休息理解中醫理論中的“形神合一”等,注重周圍社區環境、家庭環境和患者心理因素等對健康的影響,然后結合多種技術,對患者生理、心理的狀態進行緩,提高其生活質量。
本研究中,其中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進行干預,實驗組在對照組采取的措施的基礎上應用中醫適宜技術。結果顯示,總體上,實驗組疾病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老人對居家養老模式的滿意度和配合度都高于對照組(P<0.05);在實施干預前實驗組、對照組兩組的生活質量、情緒狀態相近(P>0.05);在實施干預后實的生活質量、情緒狀態均優于對照組(P < 0.05)。
綜上,在社區居家養老中應用中醫適宜技術是十分有意義的,其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病情,在干預過程中老年人的滿意度和配合度得到提高,有利于減少老年人負性情緒的產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值得在社區居家養老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應用現狀與對策[J].張曙欣,陳校云,侯月潔,李艷博,黃婉茹,裴治綱,馮力.中國醫藥導報.2017(34).
社區中老年臨終關懷患者中中醫藥適宜技術的應用[J].湯凱萍.中國醫藥科學.2017(03).
基層醫務人員對中醫適宜技術的認知調查研究[J].李慧靈,張建德,陽旭升,艾莉蓉.中國社區醫師.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