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我國的審計工作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當前我國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并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評價機制,這就影響了我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長遠發展。本文主要論述了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的創建現狀,然后提出了相應的完善對策,希望能夠有效推動審計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經濟責任審計 評價體系 指標 創建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改革工作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急需解決,一些企業為了眼前的一己私利不惜謊報業績,從中獲取相應的好處。經濟責任審計的出現及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審計工作的發展,經濟責任審計是結合中國企業發展需求制定的一項審計制度,能夠有效監督我國企業單位領導人員的工作,提升資金的有效利用率。經濟責任審計出現的時間較短,其評價體系的創建工作有待進一步完善,所以經濟責任的認定不夠明確。
二、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標準的創建工作現狀
(一)評價指標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到目前為止,與審計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依然較少,尤其是針對經濟責任審計指標體系的法律法規更是少之又少,當前的法律法規主要是針對審計工作中的審計評價體系相關內容的保護,并沒有進一步詳細的規定,也沒有更加明確、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我們都知道,審計工作不僅重視工作質量的提升,還重視工作效率的高低,基于此,審計工作人員需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提前做出一些審計評判,并不能全面了解被審計人員的情況,審計評價工作不夠全面仔細,這種審計方式將會增加審計工作的風險,影響審計工作質量。
(二)不同地區的經濟責任界定標準不同
由于不同地區的審計工作現狀不同,因此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實際操作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比如,我國的東西部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東部經濟發展水平明顯高于西部,因此其審計工作質量也較高,績效審計工作已經擁有較為豐富的經驗,因此其經濟責任審計的創建工作能夠更好的落實。但是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其審計模式也較為落后,因此西部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無法得到更快的發展。
(三)經濟責任審計中的經濟責任無法得到準確衡量
傳統審計中的財務審計工作與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之間存在很大的區別,經濟責任無法得到準確的衡量,傳統的財務審計工作能夠借助財務報表或者相關數據來了解審計工作現狀,但是經濟責任審計的衡量標準是業績以及社會貢獻值,因此經濟責任無法得到準確衡量。
(四)評價指標體系的創建缺乏能動性
經濟責任審計模式的出現及運用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傳統審計模式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經濟責任審計指標體系的創建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能夠進一步滿足國家的戰略發展要求,然后結合實際發展情況不斷改進,這樣才能更好的滿足當前審計工作發展需求。但是在評價指標體系固定的情況下就會降低能動性,這樣就會出現來不及修改體系內容的問題。
三、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創建優化對策
(一)借助績效審計的力量創建科學的評價指標系統
創建一套科學完善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系統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當然借助績效審計的力量來創建科學的評價指標系統是可行的,能夠有效提升創建質量。績效審計是審計工作的主要發展方向,在發達國家的審計工作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最近幾年,績效審計在我國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績效審計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得到了妥善解決,尤其是豐富的實踐經驗大大提升了經濟責任審計指標體系的創建質量,保障了經濟責任審計指標體系創建工作的順利進行。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創新工作離不開績效審計工作及相關工作經驗的支持,單純的利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來衡量經濟責任是不科學的,績效審計工作的審計方式與經濟責任審計方式比較接近,加之國外有一些績效量化的先進方法,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出發,不斷創新經濟責任的衡量模式。
(二)創建全面統一的評價指標系統
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的經濟責任是無法得到準確衡量的,自然也就沒有一個相對統一的衡量標準。但是,統一的衡量標準無法同時滿足不同地區的不同要求,評價體系的能動性也受到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我們創建的經濟責任評價指標體系不僅要有統一的標準,還應該更加全面。考慮到目前東西部經濟發展不一致,而且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重心也不同,所以我們在構建一個評價體系的時候,就需要將此考慮進去,將體系內容更充實更廣泛;同時為了避免社會發展導致評價體系不適應社會這一情況的出現,我們更應該將我國未來的發展方向考慮進去,在全面性方面做到最佳,從而保證該評價指標體系在未來的發展中也有立足之地。
(三)針對經濟責任審計結果不唯一性的解決方法
以往的財務審計工作與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之間存在較大的差別,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并不能簡單的用對或錯來衡量,所以我們在創建經濟責任評價指標體系的過程中應該結合經濟責任的實際情況來做,該指標的作用在于在進行評價時,能對于不同情況不同區域不同政策下的經濟責任準確判定,能考慮多方因素而不僅僅從結果上反映出來。當然這一方法的提出也需要佐以審計師的職業判斷,更為客觀的判斷會對此有更好的幫助。
四、結語
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在我國審計工作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國家治理工作需要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支持,只有不斷提升審計工作質量,才能提升國家治理工作質量,才能推動國家治理工作的發展。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的創建直接關系到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在現代審計工作中的價值,只有認真創建評價體系,才能確保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順利落實。但是結合評價指標體系的創建標準不難發現,這項工作不僅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對審計人員的操作技能要求也較高。體系的創建以及操作流程的制定等都是需要參考的內容。本文在審計實踐的基礎上,參考了前人的一些意見和文獻研究,同時加入了自己的理論觀點,在理論研究方面對構建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體系提出了一定的指導意見,但仍然需要實際審計過程中來評判觀點的正確性。
參考文獻
[1]史元,石日丹.國企領導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財會通訊,2016(31).
[2]魏乾梅.基于5E內容的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財會月刊,2015(02).
[3]萬小春,萬軍,李前進,封春海.稅務系統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構建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4(67).
作者簡介:趙峰楓(1984-),女,本科學歷,中級審計師,研究方向:審計,所從事的工作:國有企業財務、審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