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旭
【內容摘要】開展初中歷史教學的意義是在于讓學生認識和理解歷史,以后可以用歷史的眼光深刻的去看待問題。教師做好初中歷史的教學設計,使教學的內容形式更加科學,明確教學的目的,教師要能夠具體且準確的定好教學目標。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應試教育方式,重視歷史教學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注重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多設計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提起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歷史 教學設計 方法
一、確定好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本質原因;1858年英法聯軍攻占天津;《天津條約》的主要內容;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沙俄侵占我國北方領土;第二次鴉片戰爭帶來的影響。
2.思想教育目標
(1)第二次鴉片戰爭,實際上就是鴉片戰爭的繼續,這讓我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更加遭到了破壞,促使外國反動勢力勾結,進一步加深了我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2)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可以說是一次對文化的大掠奪,更是一次民族的屈辱和災難,每一個人都應勿忘國恥,要有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結合國情教育,使學生認識到民族的獨立與富強的重要性。
3.能力培養目標
(1)教師對英法是處于何種原因繼而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進行的一系列,讓學生能夠真正認識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本質緣由,因此也就在教學中培養起學生的分析和觀察能力。
(2)教師讓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的去思考外國侵略者相互勾結的緣由,培養學生看問題不再那么膚淺,而是能從多角度、深入去看待問題
二、提出問題激發興趣,引入新的課程
老師開課先提出問題:是什么引發了鴉片戰爭的爆發?從中外國侵略者獲得了哪些權益?在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在鴉片戰爭之后,英、美、法等國簽訂了《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但他們還是不滿足從中得到的權益,還想要得到更多的權益,英法兩國于是又發動了一次新的侵華戰爭,這場戰爭實際上也就是繼續了之前的鴉片戰爭,因此在歷史上也叫作第二次鴉片戰爭。
三、講授新課
1.英法發動侵略戰爭
(1)鴉片戰爭以后,英法兩國還想要在中國得到更多的利益,想要打著“修約”幌子,在中國市場中取得更多的利益。卻被清政府拒絕了這個要求,英法兩國有了充足的理由組成聯軍,于是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2)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1856年10月,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3)英法聯軍攻陷廣州1857年,英法聯軍在廣州進行大肆掠奪,并且還在當地成立了占領委員會。賣國賊柏貴仍然擔任著原職,卻干著賣國求榮的可恥之事。這樣的地方傀儡政權也是中國近代史上出現的最早典型案例。隨后英法聯軍統治了廣州將近四年的時間。
2.《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
(1)英法聯軍攻占天津和《天津條約》英法聯軍在占領天津之后,俄國、英國、法國、美四個國家在1858年先后分別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天津條約》,其主要內容如下:①外國公使可以進駐北京;②增開漢口、淡水、南京、牛莊等10處作為外國與中國之間的通商口岸;③外國的商船、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個口岸自由航行;④外國人可以到內地游歷、經商、傳教;⑤各200萬兩白銀給英法兩國的軍隊作為賠償,另外200萬兩白銀賠償給英商。
(2)英法聯軍攻占北京和《北京條約》1860年,英法聯軍又一次攻占天津,直接逼近北京。英法聯軍一路大肆掠奪,對北京西郊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洗劫一空,并焚毀破壞了這里,最后占領了北京。逼迫清政府再次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北京條約》。其主要內容如下:①承認《天津條約》有效;②增開天津為商埠;③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④原本200萬兩白銀增加到了800萬兩白銀作為賠償給英法兩國的軍隊。
3.俄國侵占我國北方大面積的領土
這部分教師指導學生通過課本上的表結合地圖,了解俄國從我國北方侵占掠奪的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闊領土。
四、課堂總結、進行知識梳理
最后教師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提出對這堂課的總結性提問:
(1)對比比較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中國分別喪失了哪些領土?
(2)進行分析比較之后說一說鴉片戰爭對我國造成的影響。并在最后鼓勵同學們,在學完這一課后有什么感想和感悟,只要有所收獲,教師都應給予鼓勵。
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積極回答之后,教師在最后還是要總結出第二次鴉片戰爭給中國造成的巨大影響:中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失去了1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主權和散失了更多的權益,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延伸到了內地。更加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一起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最后教師還是要讓同學們明白學習歷史的重要性,就是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勿忘國恥,要有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我們民族的現在的獨立與富強感到自豪。
【參考文獻】
[1] 章長生. 歷史教學設計評價的有效性探析——以人教版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教學設計為例,2016.
[2] 崔家利. 《鴉片戰爭》教學設計,2009.
(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