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伏云
【內容摘要】詞匯是構建語言的基本材料,詞匯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重要的基礎。學生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其聽、說、讀、寫的能力發展。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了解初中學生學習詞匯的現狀與特點,引領學生探索詞匯的認知規律,運用各種策略提高詞匯教學效果,最終幫助學生增強詞匯的運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 詞匯教學 策略
引言
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說過:“沒有語法,人們表達的事物寥寥無幾,而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事物。(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學生只有具備了足夠的詞匯量,才能讀懂或聽懂英語材料。學生掌握詞匯量的多少與閱讀速度、閱讀能力以及聽力成正比,并為說和寫奠定基礎,所以教師要重視詞匯教學。
一、初中詞匯教學目標與現狀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五級(九年級結束時)對詞匯的要求是這樣的:
1.能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
2.理解和領悟詞語的基本含義以及在特定語境中的意義;
3.運用詞匯描述事物、行為和特征,說明概念等。
在實際教學中,多數學生在詞匯學習中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不能正確朗讀單詞;
2.機械記憶單詞的拼寫,不能熟練運用音形之間的聯系來記憶單詞;
3.喜歡孤立記憶單詞且方法單一,不會與其他詞匯形成有效的關系網;
4.對構詞法知識了解甚少,對詞形變化和派生形式不敏感,詞匯量不夠豐富;
5.在學習中沒有分類記憶的習慣;
6.對詞的搭配和語用特征記憶不牢固;
7.不會利用上下文來猜測同一單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義;
8.學習中遺忘現象嚴重。
另一方面,教師在詞匯教學中也存在以下幾個誤區:
1.在授新課前預讀生詞;
2.缺少及時復習;
3.復習形式單調。
二、初中生詞匯學習的兩個階段
1.感知階段:了解詞匯在使用中的形式、發音和詞意,并建立它們之間的關系。
在起始階段,詞匯教學時應側重詞匯的發音和拼寫。教師必須讓學生掌握國際音標和單詞的拼讀規律,最終達到聽音知形,見形知音。為避免學生對詞意的記憶的孤立與易忘,教師要引領學生去建立詞匯的形式、發音和詞意之間的聯系。常用的方法有:(1)通過多媒體展示實物;(2)用恰當的體態語;(3)運用近義詞、反義詞、描述等簡單的英文來解釋等。這些教授詞意的方法非常有助于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英語思維習慣。
2.運用階段:在一定環境中運用詞匯表達特定的意思,同時學習拓展對詞匯的理解。
呂叔湘先生說過:“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學習詞匯的最終目的是能進行有效的輸入和輸出。隨著學生的學習的深入,教師在詞匯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讓學生進行改寫、縮寫、復述、背誦等教學活動,努力把詞匯與句子、語篇結合起來,做到詞不離句,幫助學生鞏固和運用詞匯。
三、詞匯教學策略
1.培養初學者的詞匯拼寫策略
對于剛接觸英語不久的初中生而言,音標教學尤為重要。教師必須想方設法掌握音標并喜歡上朗讀。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慢讀新單詞,建立字母或字母組合與發音的關系,養成按音節拼寫單詞的習慣,鼓勵學生發現一些拼寫規律并按照規律進行分類拼寫記憶練習。
2.創設情境進行詞匯教學
桂詩春在《應用語言學》中指出:“教師在詞匯教學時可以從任務導入,要善于創設微情境,把詞匯教學與句子聯系在一起,在情境中示范所學詞匯的使用。”在微情境中,詞匯由于語義的聯系,形成了記憶中的詞匯鏈,只要記起其中的一個,就會聯想到其他詞,同時也為學習該詞的使用提供了模仿的案例。當學生習慣在語境中學習猜測詞意和復習使用詞匯時,他們就會養成運用英語去思考和理解詞匯,這是記憶單詞意義行之有效的方法,非常有利于今后的深入學習。
3.利用分類法
教師在學生積累一定的詞匯量時,可以帶領學生對詞匯進行頭腦風暴式的分類練習,如話題類、反義詞、近義詞和派生詞等,從而強化記憶,擴大詞匯量。
4.提高詞匯復現率
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表明:遺忘速度起初很迅速;而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變慢。因此,只有做到及時的復習才能預防遺忘。這需要教師認真研究新課標和教材,科學設計詞匯教學方案,有意識地讓學生通過聽寫、連線、填空、造句、寫作等詞匯練習使學生及時且穩定地掌握這些詞匯。
結束語
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是一項基礎而又長期的任務。教師要針對詞匯教學現狀和初中學生特點,遵循科學的詞匯學習規律,充分發揮語境詞匯教學的優勢,采用形式各異的復習方法,切實使學生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和自己的主動探索,優化詞匯學習方式,提高記憶效率,幫助學生識記、領會和運用所學詞匯。
【參考文獻】
[1] 張獻臣. 新課程理念下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7(12).
[2] 王志強. 和諧高效思維對話[M]. 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27~32.
(作者單位: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