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珍
摘 要:數學是一門和生活密不可分的學科,教師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目的更大程度上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數學技能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都喜歡聯系生活、創設生活情境來使得教學更加具有生活色彩、更加生活化。但是,在數學教學中卻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那就是“偽生活化”。在此,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偽生活化”及其解決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解決;小學數學;“偽生活化”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偽生活化”,是指在教學中教師并沒有真正理解“教學生活化”的含義,也沒有真正將生活蘊于小學數學教學中,比如所選取的生活素材太過于簡單,導致生活情境無深意;教學內容和生活情境之間沒有密切聯系,聯系太牽強;太過于重視教學的生活化,結果導致本末倒置,出現了忽視教學的現象等。這些都是小學數學教學“偽生活化”的具體表現。這樣的“生活化教學”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甚至可能出現學生認為數學教學太過牽強,沒有可學性和可探究性,因而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情緒或逆反情緒,勢必會嚴重影響小學數學的有效進行。那么,小學數學教師究竟該如何做才能避免小學數學教學的“偽生活化”呢?
一、應用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小學數學盡管相對來說難度較低,但是因為小學生的心理發展不健全,思想意識發展水平低,尤其是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水平較低,更是嚴重制約了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的發展,導致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不理想。教師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可以降低教學內容的難度,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學“加減乘除四則混合運算”的過程中,如果只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效果一定不理想。這時候教師就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學,為學生創設生活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提高學習效率。如,“同學們,你們平時去不去外邊的小吃攤吃早點呢?”學生一聽是和他們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的問題,學習興趣極高,紛紛回答:“去!”甚至有的學生已經開始興致勃勃地例數自己喜歡吃的早餐了。這時候,教師再進行引導:“同學們,如果你和同學去吃早點了,吃了1.5元一個的燒餅2個,1元一個的小籠包2個,喝了2元一碗的豆腐腦2碗,你一共給了老板10元錢,還能找回多少錢呢?”因為學生每天都會去吃早點,也經常會這樣和別人算賬付錢,所以很自然地就列出了算式,并得出了正確結論。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學習的難度也有效降低了。
二、應用生活化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興趣不足的現象,這其實是由他們的身心發展規律決定的。只有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保證他們對數學學習的充沛動力,才能保證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為此,教師可以充分運用生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例如,在講解“圓錐體的體積公式”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因為懶惰心理而不喜歡計算練習,缺少了學習的動力。這時候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學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如“同學們,假如你們家里要裝修房子了,需要用到很多的沙子。你的爸爸到建材市場去購買了一堆沙子,在門前堆成了一個圓錐的形狀,建材商說給你們家運來了15噸沙子,但是你爸爸覺得沙子好像不足15噸。你知道每一立方米的沙子大約重1.5噸,那么你能用什么辦法計算出你們家的沙子有多重?你能告訴你爸爸你們家到底有沒有被騙嗎?”如此一來,學生便紛紛參與到計算過程中來,學習的動力大大提升了。
三、應用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學生學習小學數學知識,如果僅僅停留在課堂中、停留在作業里、停留在試卷上,那就完全失去了我們進行數學教學的意義。我們追求的是強化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理念,是提高學生運用所學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生活化教學,組織多種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比如,學習了“折扣”這一知識之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在進入商店購買物品的時候注意打折信息,計算商品的價格。例如,學習了利率和稅率之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幫助家長計算自己家店鋪的應繳納稅款以及存款可獲得的利息;學習了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家庭中的居住面積進行計算;學習了體積計算公式之后,可以組織學生對教室、水杯、水池的體積進行計算……這些密切貼合生活的實踐活動,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更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
總而言之,盡管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對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事業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們仍然不能掉以輕心,不能弱化我們對小學數學教學探索的動力,而應積極總結先進經驗,及時彌補過失與不足,確保小學數學教學事業的更大發展,保證小學生在綜合素質方面取得更為長足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張玉平.小學數學教學“偽生活化”及其應對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6(11):314.
[2]方紹華.小學數學教學“偽生活化”及其應對策略研究[J].魅力中國,2016(35):22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