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妍
摘 要:美術源于生活,并且蘊含著歷史文化,因此,美術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審美和創造能力,而且要在審美創造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讓學生真正理解藝術的本質。結合教學實踐,從生活和文化的角度對學生人文素養、審美情趣的培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人文素養;審美能力
小學美術教育不僅是一種技能,更多的是提升學生全面素質的一種途徑,它在小學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術教師應開展繪畫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去發現美的本質,并同時創建更多的美,藝術教育的本質不是教給學生一種技能,而是教學生如何去發現身邊的美,通過美來陶冶人的情操,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健全的人格。美術教育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美術教師要花很大精力去探索和挖掘教學方法,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對美術教學方法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
1.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寓教于情
教材是教學的重要內容,情感則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和體驗,教師要營造良好的氛圍,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養、情感因素,深層次分析、研究其中的人文特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進而有效地對學生的人文素養進行培養。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挖掘教科書中的情感因素和文化內涵,運用藝術教科書的人文精神來感染學生、影響學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審美教育的影響,不斷拓展藝術視野,有效地提升人文素養。例如,在欣賞油畫《父親》時,學生在看到作品時會不自覺地與自己的父親進行比較。感受父親的愛,想到父親的艱辛,心中的人文情懷就會被喚醒。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2.重視學生多元意識的培養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技能的教學,還要引導和鼓勵學生欣賞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古典藝術文化和作品,培養學生的多元意識。教師應引導學生了解藝術家的藝術創作過程,了解藝術作品的背景。例如,中國畫追求藝術對象的神韻,而不同于西方繪畫以真實具體的形象為目標,且中西方繪畫的創作背景和技術是不一樣的,因此,美術教師在實踐中不能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定義學生的藝術學習內容,而應該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欣賞藝術作品,注重培養學生的多元意識,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通過繪畫教學的運用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
1.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獨特性
由于受到成長環境的影響,不同學生的個性特征也不同。以往的美術教學模式容易導致學生審美情趣的同化,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提高。統一度量和統一要求不能滿足人文教學的相關要求。美術作為一種富有人文精神的教學形式,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激發學生創新精神的學科。因此,教師應在美術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對美術的視覺感受,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學生提供展示個性的機會,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充分理解和尊重學生的想法,從而引導學生的個性發展。在美術欣賞課程中,教師應以審美的眼光去看待作品,讓學生在鑒賞中切身感受到美的存在,并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2.美術教學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校園文化的氛圍能夠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通過校園的校風校貌和各種生態景物,都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塑造學生的個性。如學校正在創建文明的校園,可以在布告欄上留出一個特殊的黑板報,讓學生通過繪畫為文明校園作出貢獻。
三、通過培養審美情趣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1.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追求真理、善良和美是育人的本質。培養小學生審美之心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首要前提。美術教師應引導學生感知“美”的表現形式,將客觀抽象的藝術對象轉化為學生所能感知到的主觀和具體事物。例如,每個人對“色彩之美”的看法有很大的差異。畫家們經常在訓練后看到多姿多彩的變化。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色彩融合的原理,可以將形式轉變為學生對色彩顏料的感知,如我們的服裝搭配不同的色彩,可以帶來不同的美,形成形式美和內涵美,引導學生學會感知色彩。
2.鍛煉學生的審美創造
小學美術教師應鼓勵學生通過自身的觀察和生活體驗,運用自己的藝術知識和藝術技巧,將無形的情感轉化為有形的東西,創造具有一定審美價值的藝術作品。例如,在新教材《我的服裝設計》教學中,通過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讓學生嘗試設計自己的服裝,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間接地培養他們的人文素質。
3.保證學生的審美健康
審美健康是美術教學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健康的審美觀念對學生而言是積極的,充滿活力。不健康的美學就像病毒一樣,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必須嚴格把握美術教學的內容,向學生展示健康的東西,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審美觀。
綜上可知,對于小學美術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教師要深入地挖掘美術教材中美術作品的人文因素,引導學生去理解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和作品背后作者的人文情懷,讓學生不僅能夠受到藝術的熏陶,更能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讓學生更加快樂地學習美術。
參考文獻:
[1]張巍巍.小學美術教學要抓住主線與靈魂[J].中國校外教育,2017(8).
[2]姜慶瑩.愉悅性美術教學探微[J].美與時代(中),2016(11).
[3]丁偉蘭.欣賞在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4).
[4]馬延菊.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升華美術教學[J].學周刊,2016(8).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