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當前職業學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為例,論述從培養學生創業精神入手、在專業教學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構建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積極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五種職業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職業學校 創新創業教育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3B-0065-02
職業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是目前教育體制改革中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更是社會快速發展中人才需求的趨勢。職業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在走上社會之后能夠快速適應社會,找到自主擇業、自謀職業的途徑,這就要求職業學校的學生要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能夠認識到創新與創業的一致性。對于職業學校而言,必須要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上,這樣才能更進一步提升他們的開拓能力,為他們將來的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從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發展空間越來越大,就業和創業的平臺越來越廣闊,但從當前職業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現狀來看,仍舊存在不少問題,需要加以重視。
(一)對創新創業教育認識不夠
在傳統的思維理念中,職業學校培養學生的方向和目標都是以就業為導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掌握專業的技能和崗位知識,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后盡快地適應工作,達到與就業崗位零距離對接的目的。受這種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職業學校的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識力度不夠,總覺得職業學校比不上高等本科院校,而對獨立創新創業更是一種奢望,這些自卑的想法使他們不重視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使自己的天賦得不到發揮,只想在畢業之后找一份穩定的好工作就心滿意足了。
(二)缺乏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
首先,從當前職業學校所開設的課程來看,大多數教材都沒有涉及創新與創業方面的內容,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帶給學生的憧憬也只是走上社會之后的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等比較現實的內容,他們覺得職業學校的畢業生談創業就是好高騖遠、不切合實際。其次,在教學活動中,關于創業方面的活動極少,即使組織這樣的活動,也只是給少數的學生參加。再次,一些職業學校在硬件設施方面根本不具備創新創業教育的條件,作為學校的管理者,他們只想用最少的投資換取最大的效益,學生畢業順利就業就已經達到目的,所以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根本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金錢,致使學生在學校得不到創業方面的實踐,直接影響到他們創業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
(三)缺乏專業的教師隊伍
職業學校創新創業教育不同于普通的課堂教學,它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來正確地指導學生,這在無形之中加大了教師講課的難度,也提高了對教師隊伍素質的要求。從目前職業學校教師隊伍的現狀來看,就業指導及職業規劃等課程大都是由學校的教師負責,而這些任課教師大都沒有創新創業的經驗,對學生的教學只能紙上談兵,沒有說服力,不利于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的發展。
(四)缺乏創業教育的環境
大多數的職業學校為學生所創設的都是學習文化知識的環境,教師利用一切機會引導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和崗位技能,對創業方面的引導甚少,很難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創業的精神。
(一)從培養學生創業精神入手
要想找到職業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途徑,首先要從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入手,要讓職業學校的學生轉變傳統而守舊的思想,樹立創業理念,讓他們從心理上發生轉變,明白高考的不利并不能夠阻擋他們創業,只有克服這些自卑的心理,才能在創新創業的路上越走越遠。而作為職業學校的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重新樹立自信心,培養他們的創造思維,激勵他們頑強地拼搏與奮斗。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學生把握一切創業的機會,發揮他們的特長,針對不同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并且能夠從信息中去捕捉商機、拓寬視野、提升能力,儲備更加強大的創業實力,為將來的創新與創業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為例,學校與香港國際創意學會合作舉辦了“一帶一路”創新創業公益大講堂:專程聘請了香港理工大學原副校長、前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副總裁呂新榮博士做“升學、工作、創新與創業”主題演講、香港創業學會副會長陳植森博士做“發明創新商品化”主題演講、香港工業貿易署中小企業主席蔡漢成博士做“香港企業利用知識產權配合國企發展‘一帶一路以及‘走出去經驗分享”主題演講,意在通過國際創業精英、知名創業導師的現場輔導,幫助廣大師生樹立商業思維、找到創業路徑、掌握創業技能,激發師生的創新創業熱情,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形成創客文化,保證學生有效就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二)在專業教學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
學生在職業學校學習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所涉及的學習科目卻不少,所以能夠給予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要想讓創新創業教育得到質的提升,就必須將其融入專業教學中,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得到創業理念的熏陶,培養創新頭腦,提高創業能力。同時創新創業教育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它需要專業知識和理論基礎的支撐,更需要在大量的社會實踐中實施。大量成功創業的實例已經證明,創業教育與所學專業是密切相關的,專業知識是支撐創業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在專業教學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才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創造和提升。
(三)構建創新創業師資隊伍
要想讓學生得到更好的鍛煉和培養,就必須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素養。職業學校的教師除了要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外,還要具有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能夠在教學實踐中正確引導學生向創新與創業的方向努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墨守成規,要與社會加強接觸,利用“請進來、走出去”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實習和實踐,這樣不僅可以達到師資力量的互補,而且還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會,從而使他們的視野更加開闊,創業的信心更足。
(四)積極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
為學生創設各種創業的氛圍,組織各種活動,引領他們向創業的方向邁進。比如:可以利用創新競賽提升他們的競爭力,讓每個專業的學生利用自己的特長進行創新性的設計,在設計中比創意、比創新,這樣的實踐活動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創業能力的提升;還可以組織實訓,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創業活動中加強學生與企業間的深度合作。而作為職業學校的管理者,必須要在創業教育方面完善硬件設施的建設,給學生創造更加廣闊的實踐平臺,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企業產、供、銷等相關知識,同時對創新性研發以及長期性戰略決策等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使學生在實訓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提高自主創業的能力和信心。
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作為國家第一批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已經開展了三屆學生創新作品大賽,效果顯著。目前,學生創新作品已獲發明專利 7 項、實用新型專利 28 項、外觀專利 8 項,并多次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及兄弟學校的認可。
總而言之,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職業學校已經進入一個新媒體時代,各項先進的電子技術在為學校提供更加便捷的教學方式和創新創業教育的同時,也對學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而作為職業學校的教師,更是擔負著培養技能型及創新型人才的重任。因此,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只有為創新創業教育注入更加新鮮的血液,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增強他們創新與創業的信心與能力,為職業學校學生的創新創業之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1]仲 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路徑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
[2]邵月花.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效融合路徑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10)
[3]吳 程.論職業院校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有效融合[J].現代經濟信息,2015(1)
[4]鄒欣欣.職業院校學生創業培訓的基本途徑與基本方法淺探[J].職業教育研究,2014(9)
【作者簡介】何國林(1983— ),男,漢族,大學本科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教學管理。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