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榕
摘 要:高職院校的圖形創意課程是藝術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從素描、色彩等公共基礎課過渡到專業課程學習的關鍵。從高職人才培養計劃和目標來看,該課程充當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文章從分析高職圖形創意課程目前教學現狀著手,全方位進行新形勢下高職圖形創意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認為要從重構教學理念,采取橫向學科互動教學;創新課程設計,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強調創意的重要性,加強創造性思維訓練;培養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積累生活的好習慣四個方面進行教學改革。
關鍵詞:新形勢;圖形創意;教學改革
自21世紀以來,隨著社會變革和科技進步的巨大進程,圖形作為具有傳遞信息功能的一種符號和語言,其重要性日益增強。根據國外一項調查研究顯示,每個人平均每天將受到560余次廣告的沖擊,在這樣快速而繁多的視覺影像中,唯有圖形是最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這也是為何現在眾多廣告行業人員越來越重視圖形的運用,高校藝術類專業紛紛開設圖形創意課程的原因。然而,正因為圖形創意肩負著如此重要的責任和作用,面對日益變幻的社會形勢,圖形創意課程的教學應根據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進行改革與探索,這也將成為一項永不停歇的研究課題。
一、圖形創意課程目前教學現狀
(一)教學內容與模式未及時更新,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筆者通過多年從事圖形創意課程教學和查閱多方資料發現,因受到教學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部分高職院校及一線教職人員仍采用傳統陳舊的教材及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課程教學效果也不夠理想。傳統的圖形創意教學使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首先是進行理論部分的講授,主要包括創意手法和表現形式等,然后通過臨摹、寫生等實操練習,將創意圖形繪制出來。隨著社會日益進步與發展,對廣告人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一層不變的教學內容顯然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從圖形創意這門課程的性質和側重點考慮,它需要的是新穎的,能夠與時俱進的,能適應和符合當下社會需求的教學內容和模式。
(二)課程設計不夠豐富,形式單一
目前,圖形創意大部分課程設計主要包括理論講授和課堂訓練兩個部分,其中理論部分采取多媒體講授方式,課堂訓練以老師命題為主,整體形式單一,已經無法滿足多元化生活背景下的大學生。互聯網、多媒體等技術發展迅速,當代大學生接觸到的事物頗多,比如網絡直播的互動性等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當他們面對傳統的、單一的學習形式時必然會產生消極心理,學生提不起興趣,教師得不到反饋,二者之間缺乏溝通交流,呈現被動、低效的學習狀態。
(三)學生思維模式固化,重技術輕創意
高職藝術類學生整體基礎較弱,接受能力較差,圖形創意課程對于只接觸過素描、色彩等基礎課的他們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原有的思維模式難以快速重構和改變,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課程的進展和效果。如在進行思維模式的訓練時,學生普遍覺得可以聯想到的事物很少,思維活躍度和跳躍性受到局限,但是為了達到老師的教學要求,部分學生只注重作業效果,由想不到變成懶得想,借鑒或抄襲網絡資源,久而久之,形成思維上的惰性,從主觀意識上產生被動的學習態度。從現有的部分學生的課堂作業中可以看出,整體完成度較好,畫面工整,圖形形象飽滿,但是就創意思維方面而言,圖形雷同率較高,設計新穎、構思巧妙的并不多。
二、新形勢下高職圖形創意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
(一)重構教學理念,采取橫向學科互動教學
任何一門學科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必然要與其他領域產生或多或少的關聯。圖形創意這門課程歸屬于藝術類學科,其課程設計同樣也不是孤立的,同時需要與其他學科進行融合,比如在圖形表現的手法上就有可能使用動漫專業相關知識點等,只有注重學科之間的相互交融與互動,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課程的目標和任務。
圖形創意課程應打破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啟用團隊合作教學,可以是該課程所在的專業教研室,也可以是整個藝術類系部或學院,成立專門的課程小組,結合多個專業領域的知識,實行開放式教學。比如圖像處理技術在藝術設計、廣告設計、動漫設計等專業中均需要應用,可跨專業組成學生團隊,共同完成實訓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各個專業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運用各自的知識與技能,互相溝通與磨合,既按時按量地完成了既定目標,同時還掌握了新的專業技能,提高了團隊協作精神,為走向社會又增添了新的籌碼。
(二)創新課程設計,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
課程設計要與時俱進,及時吸取和采用新穎的教學元素,向多元化、互動式模式發展。現今,社會已步入多媒體和互聯網時代,學生在業余時間接觸較多,而且也有比較濃厚的興趣,我們可以此為出發點,創新課程設計,比如打破傳統的講授方法,采取網絡簽到、微信互動、微博熱點等當下比較流行的交流方式,激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度,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增強課堂學習氣氛。再如,我們可以嘗試改變教學形式,先布置相應的教學任務,然后規定在一定的時間內將作品進行“微信投票”環節,線上比拼,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度與積極性,提高課堂上下的趣味性。以上兩種形式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圍繞他們的興趣愛好來創新課程設計,所以,首要保證了課堂內外的參與度,其次,參與度的提升又可以增強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網絡等新型媒介進行課程設計與教學,緊跟社會熱點,讓學生提早參與社會交流互動,為之后的專業學習和實習就業打下基礎。
(三)強調創意的重要性,加強創造性思維訓練
創意,顧名思義,一個好點子,一種全新的、從未有過的主意。我們的宗旨是創造出有創意的圖形,將其應用于以后的設計相關領域中,充分發揮其無聲的語言形式,顯然,創意是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才能產生出有創意的圖形呢?創意并非憑空而來,S.阿瑞提說:“神學家和宗教信徒一般都認為上帝是從空間和時間的虛無中去進行創造的,而人的創造力則是運用早已存在,可以利用的材料,用無法預料的方式加以改變。”可見創意離我們并不遙遠,但是也并非輕易就可以獲得,需要經過長期的創造性思維的訓練。
首先,要提高豐富的想象力。聯想是產生創造性思維的源泉,從A聯想到B,由一種舊的事物想象到新的事物。適當加大學生想象力的訓練,進行形象、內涵、概念等方面的聯想,不要求聯想的方式方法,不限定聯想的結果,沒有任何標準和所謂的正確答案,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為接下來的訓練做準備。其次,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發散性思維是在聯想的基礎上由一個中心點向四周的發射性擴散,先設定一個中心詞,再讓學生根據這個詞語進行聯想,由A到B,再由B到C,最后再將文字部分轉換成圖形。此過程中可采取頭腦風暴方式進行訓練,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最后,學會聚斂思維。懂得發散之后,要善于進行收斂,在已有的信息中不斷地進行發散-收斂-再發散-再收斂,經過反復的訓練掌握最至關重要的知識點,得出最佳解決方案。
(四)培養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積累生活的好習慣
藝術來源于生活,上文中我們也提到過創意并非憑空而來,它來源于人們息息相關的生活之中。設計師是否具備一雙“設計的眼睛”至關重要,那么,這雙關鍵的眼睛如何練就,首先就需要我們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和方法。課堂上,教師應多進行實例教學,將一些有代表性的、創意鮮明的圖形設計展示出來,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看待事物,洞察其本質,如一把斧頭上長出嫩芽,斧頭象征殺戮,嫩芽則代表生命,二者相結合寓意停止砍伐。課后,督促學生注意觀察周圍事物,留意生活中有趣的、有吸引力的點滴,學會記錄,養成愛觀察、勤分析、善總結的好習慣,這些都將成為以后源源不斷的創意素材。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形勢的不斷變化,高職教育將面臨眾多的機遇和挑戰,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應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一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孜孜不倦地踐行教學與育人。高職圖形創意課程在藝術類專業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學生是否能完全掌握該門課程的知識與技能,將對之后的專業學習和就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時代賦予了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課程改革讓圖形創意課程有了新穎的教學內容和模式,以及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能夠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專業要領,進而從容地迎接社會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劉境奇.圖形創意[M].上海:東方出版社,2008.
[2]林家陽.圖形創意-交點視覺設計叢書[M].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4.
[3]戴十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4]唐霖.對圖形創意課程的施教體悟[J].美術教育研究,2012,(07).
[5]高廣宇.多元化媒介下高校圖形創意課程建設之思考[J].廣州職業教育論壇,2015,(01).
[6]苗紅磊.基于課題式的圖形創意思維課程教學研究[J].裝飾,2014,(12).
作者單位: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