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瑤珍
【摘 要】政治學科是高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對于學生的價值觀養成以及政治素養的提升具有積極意義。新課改背景下,核心素養的培養必須逐漸滲透到學科教學活動中,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政治核心素養的培養就成為重點教學目標。但是很多教師在核心素養培養的意識和能力上存在不足,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將著重分析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途徑,以期能夠為廣大高中政治教學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中學生 核心素養 實現途徑
引言:隨著教育教學形勢的不斷變化和發展,核心素養培養目標逐漸成為各個學科教學的重要學習任務,2014年4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2016年9月,在召開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布會上,明確闡述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這一總體框架。上述要求為我們在政治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學科核心素的培養提供了依據。高中政治教學作為高中階段重要的教學內容,應該將核心素養教育目標逐漸融入到學科教學活動中。
普通高中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識,公共參與等方面。本文結合高中政治教學活動,對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途徑作一些探索。
一、開展課題研究,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素養
公共參與素養是公民在社會生活中,主動有序地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和國家治理,承擔公共責任,維護公共利益,踐行公共參與的意愿與能力,是高中政治課四大核心素養之一。對高中生的公共參與素養的培養是提升高中生社會生活適應能力的關鍵環節,是新的教育教學發展形勢的必然要求,這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激發學生的公共參與意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實踐能力,最終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為此學校可以通過對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引導學生以班級或者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參與,并結合政治教學目標制定有效的實踐活動方案。教師在實踐活動的指導過程中也應該將公共參與實踐指導作為重點方向。如就共享單車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關注,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成立課題小組,對本地共享單車的使用情況和發展現狀進行調查。具體來說,學生可以通過實地走訪、到相關單位采訪、問卷調查等形式開展調查活動,并將總結的問題和具體情況通過調查報告形式總結出來,采取合理的途徑向當地政府或者有關部門反映情況,通過倡議書等形式向市民提出倡議。通過上述實踐活動形式,切實提高學生公共參與意識與能力,對于高中生的公共參與素養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組織時政分享,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感
時政熱點是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模塊,一方面是為了滿足學生的高考需求,另一方面是為了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感,促進學生政治核心素養的培養。基于對高中生的政治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有意識地進行時政熱點分享,如課前開展時政播報時間(時間控制在3-5分鐘即可),可以是新聞聯播內容,也可以是教師自行剪輯、整理的內容。但是大方向應該與當前的熱點時政相關,如“一帶一路”問題、促進企業發展等政策信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關注國家的時事政治。通過對西方國家的政黨選舉以及斗爭的政治內幕的關注,了解東西方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之間的差異,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進而產生政治認同。教師通過上述教學方式,能夠轉變學生的政治學習狀態,提升高中政治核心素養培養效率。
三、開展體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
體驗式教學強調對學生的學習體驗的強化,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代入感的增強,進而優化核心素養的培養效果。例如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的相關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情境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為華為手機設計推銷詞,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以銷售者的身份去體察消費者的心理,同時采用“換位教學”的方式讓學生互相分享和指出自身及他人存在的異化消費觀,在這之后,讓學生由銷售者轉變為經濟分析師,引導理性消費觀念的樹立。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能夠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體驗社會生活,對于學生的自我反思與批評、自我校正與發展的思維品質的培養具有良好的效果,在身份轉變中,促進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升。
四、暢通陪審途徑,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
對于學生的法制意識的培養也是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下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采取合理的教學策略,為學生的法制意識的培養提供契機。盡管在很多高中學校中,已經通過觀看普法宣傳片等形式進行了法制宣傳,但是對于學生的法制意識的培養效果并不明顯,基于此,國家和各級地方應籌劃、建立高中學生旁聽現場法庭審議制度,為高中生的旁聽審議提供暢通的途徑,在不涉及國家秘密的情況下,讓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針對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件展開真實的法制教學。這種方法對于學生的法制意識的覺醒具有更為顯著的促進效果。
總而言之,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和個人素質提升都具有積極意義。但是基于高中政治核心素養的培養現狀,教師還需要不斷進行教學策略的研究,充分利用課內外資源,擴展核心素養培養途徑,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為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實現奠定重要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華洲,馬夢琦.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體系與培養路徑[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7,(02):163-167.
[2]孟波涌.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途徑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29):45-46.
[3]滕琚.21世紀核心素養:國際認知及本土反思[J].教師教育學報,2016,(04):89.
[4]嚴伯霓,唐良平,王俊.2013年湖南省高考政治學科考生水平評價及教學建議[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