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欣
【摘 要】長久以來,英語課程的功能被狹隘的僅從工具性角度來理解和實踐,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考試的考,管理部門的督導、評估都是在工具觀的指導下進行。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英語課程遠不止于實用性、工具性的功能,它被賦予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性質。本文中筆者對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培養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希望對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效率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 人文素養 培養
人文素質的培養是高中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以下筆者展開了討論。
一、人文素養的內涵
人文素養的內涵非常豐富。簡言之,它指人們在人文思想、人文知識、人文精神以及人文方法等方面所能達到的程度或具備的綜合品質。從《課程標準》的界定來看,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主要體現在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和關懷上。這個培養包含諸如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熱愛生命的意識、遵紀守法的意識、善待他人的意識、追求真理的意識、惜時守諾的意識等等。
二、英語教學對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體現
1.語言材料
英語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經過重重篩選,有極大學習價值的語料。教師們除了關注語料中的詞匯、語法這些顯性資源外,還應正確把握,深入挖掘文本中隱藏的積極的思想內涵。一個不動腦筋、不鉆研語言、發現不了語言美的教師不單是把這些寶貴的語言浪費掉,更是剝奪了他的學生去體會、感悟這種美的機會。教師應在自己深度探索、思考加工、整合資源后,帶領學生走進文本,體悟文本、升華文本到創造文本。此外,課后通過各種媒介尋找合適的補充語料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也很重要。
2.教授方法
課堂是學生接受知識、受到熏陶和教育的主陣地。教師以什么樣的方式來傳授本堂課內容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吸收的效果。教師巧妙地抓住生成時機可以給學生一個即時的教育,這樣的效果可能遠超出刻意安排的某段訓話。這種寓人文素養教育于生活體驗之中的做法,能夠潛移默化的把人文理念滲透到課堂,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培養他們的感知理解能力。
3.教師示范
最好最有說服力的人文教育范例就是授課教師自己。教師扎實的教學功底,全面的學科素養,優美的一言一行,得體又具美感的裝扮,對生活的熱情,對學生的關愛,對工作的嚴謹,對小事的態度,對大事的關注,對美的追求,對成功的向往,對社會的奉獻,看待問題正確全面的角度等等,都一點一滴浸潤到學生的心靈深處。所以,教師要用自己的美德美言、寬容熱情、嚴謹細心、人格魅力感染孩子們,讓他們真切感受到教師為人表率的示范作用。
4.課后踐行
課堂時間是相當有限的,人文素養的培養在每節課上不可能占據絕大部分時間,所以學生受到的啟迪和感動只能做到蜻蜓點水的程度,但學生受到的人文素養的熏陶不能止于課堂上教師的引導感悟。人文素養是否能收到真正育人的成效,要看學生是否將其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意識并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所以,教師課后的跟蹤監督,學生主動利用課外資源強化學習效果,學生把感悟的東西自然融入生活細節當中就顯得必然且任重道遠。
5.評價機制
前面已經提到高考對于人文素養方面的檢測比重極小,受到這一評價機制局限性的影響,高考對于教師和學生就有一種誤導傾向。為了讓高考試題起到對英語課堂學習者人文素養培養的積極反撥作用,是否應該增加該類別題目的比重,或者多元化評價機制,甚至是適時即時評價,讓學生得到心靈上的關懷,這種行為本身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人文素養培養。
三、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具體措施
1.發揮教師人格魅力 形成學生人文素養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的人文意識和人文素質直接影響著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作為英語教師首先要懂得英語學科的人文性質,樹立在英語課堂上對學生實施人文教育的意識。要想學生有遠大理想,教師必須志存高遠;要想培養出人格高尚的學生,教師必須有高尚人格;要想培養出學識淵博的學生,教師必須有淵博學識。事實上,教師的工作作風、學習風格、為人處世的態度等,都對學生產生影響,甚至教師的談吐、舉止、風度等等,學生都會模仿。因此,我在英語教學中不斷學習并運用更多的人文學科的理論知識來觀察、分析和解決大量的日常的社會現實問題,爭做先進人文精神的傳人,善于將教材中蘊涵的人文教育因素和教材中提倡的人文精神見諸行動,不斷完善自我,時時處處對自己嚴格要求,對人寬容大度,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用自己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高尚情操,尊重生命、尊重個性的人文精神,高尚健康的審美情趣,影響和教育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讓人性的陽光照進校園,用教師之光照亮學生一生的前程。
2.挖掘教材人文因素 培養學生人文精神
高中英語新教材在編寫上,摒棄了以往知識領先的做法,將情感態度、價值觀融入課文,旨在使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在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同時,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人文素養及高尚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在心智發展的同時,在情感上也逐漸成熟起來。可以說在新教材中,篇篇課文都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和思想,段段文章都積淀著民族的睿智和精神,尤其是文學經典內容,集語言學、審美學和精神哲學為一體,是民族人文精神的神彩之所在,是人文素養長效的營養劑。在英語課堂中,我注意挖掘教材人文因素,培養學生人文精神。
以上筆者對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培養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希望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深化高中英語教學 ,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喻又芳. 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J]. 英語廣場,2017,(01):166-167.
[2]高研. 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調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