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容
【摘 要】 小學生怕寫作文,一是不知道寫什么,二是不知道怎樣寫。為什么作文就那么難呢?孩子們為什么就不能思如泉涌、下筆有神、筆底生花,寫出我們心中期待的好作文呢?通過“四善練能”課堂模式,我們找到了作文教學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 四善練能;課題改革;作文教學
2014年,我們學校提出了“四善練能”課堂模式,著力培養學生善思、善問、善評、善練的能力,我就以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一次作文教學為例,和大家一起探討“四善練能”課改中作文教學的方法。
一、抓住詞眼,審清題目要求
每一次習作都會有一個關鍵的詞眼,我們語文老師就要善于引導學生抓住這個關鍵詞眼來審清題目要求。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口語交際與習作是《我們身邊的藝術》。談起藝術,我們都會覺得這是一個很大很深很遠的話題,學生往往會有恐懼情緒。備課伊始,我就從“藝術”這個詞眼入手,以湯加麗老師(我班的音樂老師)正在教他們的《隱形的翅膀》這一手語舞為契機,上課前通過唱、跳,讓學生明白他們剛剛聽到的音樂、比劃的手語舞就是藝術,繼而明白藝術就在我們身邊。隨后出示孩子們在生活中常見的幾種藝術形式,他們就會恍然大悟,原來手抄報、十字繡、窗花紙都是藝術,看來藝術真的就在我們身邊,繼而明白這次習作就是寫寫關于藝術的內容。這樣,一個詞既輕松解決了審題,又培養了學生善思的能力,還克服了學生作文前的畏懼心理。
作文教學,我們還須在文本中發掘好詞佳句,學生利用文本積累好詞佳句潤色習作,提高自身文字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善練的能力。于是,在學生充分了解了“藝術”一詞的含義后,結合文本中的日積月累,在記憶中搜尋出與藝術有關的名言警句,讓他們明白名言誦讀意在點睛,為后邊的開篇做好鋪墊。
二、環環相扣,讓“魚兒”在我們手中鮮活起來
何為環環相扣,讓“魚兒”在我們手中鮮活起來?就是要在審清作文要求后,幫助學生理清作文的結構,扣住作文的重點,為作文的“航行”點燃一盞明亮的“航標燈”。“鳳頭,豬肚,豹尾”是我聽到過的有關作文結構最美的詮釋。而我也偷師學藝,我認為作文的結構就像一條魚,習作就要像魚兒在水里游一樣,要通過我們的筆讓作文這條“魚兒”鮮活起來。
1. 畫魚點睛,擬一個閃亮的題目。俗話說,有了個好題目,作文就成功了一半。作文題目就像魚的眼睛,我們要畫魚點睛,新穎、閃亮、獨特。閃亮的題目能為我們的作文增彩不少,猶如火種投入干柴,使之熊熊燃燒。反之如果題目不當,脫離實際或者公式化,學生作文就會感到無米下鍋。
2. 緊扣題目,多角度的開篇。我覺得作文的開頭就像魚頭,要交給學生多角度開篇的方法,要讓他們明白。只有這樣開篇才會有吸引力,才會引起讀者的注意,而且,我一直不主張過于冗長繁雜的開篇,開篇在100字以內為最佳。
例如:“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以前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今天,我終于明白了它蘊涵的哲理。幾個簡單的動作,怎么就變成了美妙絕倫的“手語舞”了呢?呵呵!想知道吧?那就快把耳朵湊過來,讓我說給你聽吧!(學生就采用了引經據典和反問的方法來開篇)
3. 掌握習作技巧,讓內容飽滿厚重。魚身就像作文的中間內容,重點部分,要過程完整,突出重點,我們可以分段去寫。那怎樣才能讓魚身飽滿、厚重呢?這時,文本就將成為我們最好的習作老師。通過閱讀教學滲透習作技巧尤為重要。重視文本,以課文為例文,這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我們進行作文教學的法寶。以《蒙娜麗莎之約》為例,引導出具體的寫作技巧:要想把過程寫具體,寫生動,寫形象,抓住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環境等描寫。運用恰當的修辭方法,如比喻、夸張、擬人、排比、設問、反問等。展開合理的想象,虛實結合讓內容更豐富。
4. 結尾升華主題,讓魚兒真正鮮活起來。作文的結尾也不容忽視,結尾要照應開頭,升華中心,寫出自己的收獲、感受,建議也要不超過100字。
三、交流點評,花樣百出
學生們擬出了閃亮的題目,有了多角度的開篇,運用多種修辭方法,采用虛實結合讓過程飽滿厚重,結尾做到照應開頭,升華主題后,習作并沒有結束。如果每次習作都草草收場,那我們前面的努力就消失殆盡了。因此,我們要讓學生們通過每一次習作一點一滴增加對作文的興趣,最終達到愿意去寫,而不是被動去完成。這就是作文結束后的交流點評,這個環節我一般放在小班內完成,作文點評要滲透人文關懷,鼓勵的面要寬,要讓陽光照到每一個角落,要善于發現每篇習作中獨特的閃光點。因為學生的個性差異,六十幾個孩子是無論如何水平也不可能一致的。因此,我在班上推行了眼球獎,龍頭獎,鳳尾獎,豆腐塊獎,全能王將,根據不同的情況頒獎,題目擬的好的頒給他個眼球獎,開篇新穎的給他個龍頭獎,結尾升華主題了就給他個鳳尾獎;字寫得好的就給他個豆腐塊獎;那種習作優秀的孩子就頒給他個全能王獎。這樣一來,一次習作過后,有很多孩子都能得到獎,都能在他的小班內加分,不知不覺中,他們就會非常期待習作,期待習作過后的交流點評。最后,我還把這些獲獎的句子、段落、篇章都收集起來,在班上匯集成冊,一學期出兩本《優秀作文集》,孩子們看到自己的文字竟變成了鉛字,還能被同學們朗讀,成就感和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
有了閃亮的開頭,多角度的開篇,飽滿厚重的過程,照應開頭升華主題的結尾,花樣百出的點評,讓作文這條魚兒在我們手中鮮活起來還會是件難事嗎?
【參考文獻】
[1] 陳麗敏. 淺談小學作文教學[J]. 學周刊,2018(5).
[2] 姚成旺. 作文教學的有效途徑[J]. 新校園(閱讀),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