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蘭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新的教育理念及教學策略被越來越多老師不斷認可。本文筆者對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全面的探討,旨在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 情景教學法;小學語文;應用
小學語文是一門生活性、實踐性、人文性較強的課程,但在巨大教學壓力的面前,較多老師為了讓學生快速掌握語文知識,非常重視講解式的教學方法,使得課堂總是處于壓抑、枯燥的狀態中。長期以往,學生的積極學習情緒會逐漸消退。而情景教學法與講解式教學方法不同,能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吸引學生快速進入到積極的學習氛圍中,在直觀、生動的教學情景中掌握知識、技能,升華情感,非常有益于教與學質量的提升,所以非常值得被推廣。
一、作用
首先,情景教學方法能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情景教學方法最大的特點就是根據所要講解的內容借助各種道具營造出最真實的環境,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實際感受,這對于學生有較強的啟發作用,能使學生更好地觸動心靈,進行身臨其境的學習,豐富其情感體驗的同時,加深學生的審美意識,更好的感受生活與語文課程的關系。
其次,情景教學方法能提升學生的思維活躍度。情景教學方法教學不同于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此種教學模式能給學生營造開放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進行多角度的思維與思考,提升學生的思維活躍度與想象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寓教于樂目的。
最后,提升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游戲是情景教學法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方式,借助學生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使學生進行互相的學習與合作,從而掌握更多的知識,提升學生的記憶能力。
二、具體性應用
1. 實物情景。實物情景教學能給學生營造最真實、親切的情景,使學生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提升探究知識的欲望,為課文的學習、課堂的互動及團結合作等的順利推進奠定扎實基礎。比如在學習《賣木雕的少年》課文時,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針對學生思維活躍,喜歡新鮮事物這一學習特征,在上課時帶入一些簡單的小木雕實物,以此來更加直觀形象的刺激學生的感官,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2. 多媒體情景。情景教學法的運用過程中,多媒體是非常重要的創設情景載體,雖然和真實情景有些許差距,但是它具有的圖文聲像優勢卻是實物情景無法比擬的,并且表現形式也十分的活躍,感官刺激更加的全面,能給予學生深刻全面的感受,對于學生的課文理解及情感升華有極大的幫助。比如在學習《威尼斯的小艇》課文時,教學初老師可以先讓學生回憶下父母曾帶自己去過哪些地方旅游,而哪個地方最讓你記憶猶新呢?在學生回憶與討論的過程中,老師可為學生呈現海南三亞、北京天安門等旅游勝地的圖片及簡單介紹,以此直觀性較強的情景幫助學生進行思考、感悟與思維,迸發出強烈性的探究欲望。
3. 現場演示情景。現場演示情景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較為常用的一種情景教學方法,此種情景教學方法與其他的單一的情景教學方法完全不同,具有鍛煉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積極作用,能為學生創造更為豐富的能力提升機會。如“尋找春天”作業,讓學生在生活中積極的尋找。學生們都很好的對其進行了完成,有的學生交的作業是一幅畫著桃花的畫,這些作業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做作業熱情,還使得學生真正理解了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使知識、能力及情感體驗目標得到共同意義上完成。
情境教學法和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及特征完全相符合,需要進行合理的應用,以此來達成教學目標及學習能力、情感體驗共同提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姚紅. 小學語文閱讀情境教學初探[J]. 中華少年,2016(1).
[2] 褚秀英. 小學語文問題情境教學方法初探[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