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簡約高效的數學課堂,是每位教育者的追求與期望。實踐證明,課堂情境的巧妙設計是實現簡約高效課堂的一條捷徑。本文結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對如何通過設計簡約情境打造高效課堂進行了全面探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情境設計;簡約;高效
伴隨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學方式與教育觀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情境教學因其在打破課堂教學時間空間限制、拓展課堂活動資源、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以及情感認知等方面,有著十分突出的成效,受很多教育者推崇。然而在突出成效之背后,也不難發現當前課堂情境設計也難免落入華而不實的俗套,不但無法突顯其實用價值,有時還會適得其反。如同在寫文章時,金句對一篇美文而言就像皇冠上的鉆石,但金句并非堆砌華麗的辭藻,只要樸實求真的,能夠直抵人心才能稱之為金句,而簡約卻不簡單的情境設計對于一節高效的數學課堂來說,就如同金句對于美文般重要。因此避開情境教學中的短板,通過完整精簡、明了清晰的形式,為學生們創建簡約卻又趣,樸實卻豐富的情境,確保學生在數學課堂時刻保持愉悅的心情和激昂的情緒,構建一個簡約又高效的數學課堂,值得教育者認真思考。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幾種簡約情境的設計展開了詳細闡述。
一、 簡單的問題情境
因一個問題制造一種懸念,對于學生興趣和學習動機的誘發和激發是很明顯的,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問題情境是最能夠讓人產生某種意向的,問題情境同樣也是很多數學老師最常用的一種情境設計手法。但是在問題情境設計中有的教師過于追求問題的密度與深度,最常見的就是用一系列深奧的問題串嘗試去“刺激”學生思維,結果更容易讓學生陷入茫然。其實簡單一問,有時候就能夠起到激發學生思維的效果。如在學習“比0小的數”時提問:“假如你手中有10元錢,給了弟弟3元錢,你還剩多少?列式計算”;“假如你手里有10元錢,卻需要幫媽媽付12元錢的賬,你還剩多少?結果能通過列式計算出來嗎?”。這個問題看似是個簡單的問題,但恰好問到了學生思維的“堵塞處”,在他們覺得“不可能”的狀態下,通過引導就可以起到轉化思維的作用。同樣在學習“相似三角形”時,簡單一問就能激起思維的火花:“你有沒有什么辦法不過河卻將河對面樹的高度測量出來?”。問題不在多,而于精,即便簡單的問題只要問到了點上,就能夠激發起學生的探究意向。
二、 簡約的生活情境
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場景來設計生活情境,是在有限空間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問題和數學本質的一種情境創建方法,這是一條能夠讓學生快速掌握數學技能和數學知識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一條捷徑。但在教學實踐中不難發現會有以下現象:如在“余角補角對頂角”一課中,某老師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某屆世乒賽的現場直播,其意在于想從乒乓球發球和落地的角度讓學生們進行該節內容的探究。表面上這種生活情境生動且“接地氣”,但很可惜學生們的注意點都在比賽上,很少有人能夠將注意力放在乒乓球的起落角度中,尤其是該視頻播放了十多分鐘,學生們已經受到了思維干擾,接下來的時間老師費了很大力氣才讓學生們重新將思維點放在了學習內容上,導致了課堂低效。
事實上,該課用一個十分簡約的生活化情境就能夠吸引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想測量兩面圍墻構成角的度數,人卻又不可以進到圍墻里,怎么辦?”,并通過課件出示情境圖,使情境更直觀。很快學生就想到了先對外墻角的鄰補角進行測量,計算出墻角的度數。進而老師再以問題引導:“操作的具體方法是怎樣的?”,學生可以用圖紙畫出方法,也可以直接在電腦上進行操作:“延長一邊,并在延長線取一點,先測量延長線與一邊夾角度數,再用180°減去該角度數,即可得到”。老師在給予及時肯定的基礎上順勢啟發:“很好,這樣我們就會得到有公共一個頂點的兩個角,那么這個角就是今天我們要講的對頂角,大家觀察出對頂角其他特點了嗎?”(引導學生發現“角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的特征)。這樣看似簡約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們生動形象地對“對頂角”位置特征有了認識,也在潛意識中也意識到了數學在現實中的重要性。
三、 簡化的實驗情境
為了讓學生們能夠在課堂中獲得更多應用數學的實踐機會,也為了讓他們能夠在實踐中對數學知識的形成有一個更深刻的認知,享受到從學到做,從做到創新的快樂體驗,實驗情境也是大多數教師最常用的一種情境設計方法。實驗的目的在于創造,因此實驗情境應力求簡化,如在讓學生們認識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時,給學生們發一張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然后在老師說開始時大家一起剪紙,看誰能夠最快也最標準的剪出一個等腰三角形。學生們有的先折再畫,有的先量再折,積極地去探尋和發現最佳的方法,因此當老師讓大家對等腰三角性質進行總結時,學生們都很輕松卻準確的得出了結論。而面對“某會議參加人數為8人,假如每兩人都要相互握手一次,一共會握多少次手?”的問題時,不妨讓學生們結成小組親自進行操作,就能夠幫助他們更形象的對此問題進行分析。
簡約并不代表著低效,相反簡約課堂更凝聚了教育者和智慧與藝術。去偽存真,去粗留精,用理性構建簡約而高效的數學課堂,是提高情境教學實效性的必然,同樣也是教育改革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陸艷.初中數學教學情境設計有效性策略探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9):59-59.
[2]張靜.初中數學問題情境需要高效的教學設計[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18):58-58.
[3]楊勃.新課程下初中數學情境教學的設計[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1(9):70-70.
作者簡介:
周如明,江蘇省揚州市,柳堡鎮中心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