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柳
摘 要: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學校作為義務教育學校的輔助機構,以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的特殊使命,實踐和創(chuàng)新是我校的辦學宗旨。在實踐活動中,合作學習是最普遍、最常用、最重要的方式。正因為如此,如何才能使合作學習變得更有效,使其真正達到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的目的,對于提高我校教學活動質量來說顯得至關重要。
關鍵詞:小組合作;素質教育;實踐
一、問題的提出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根據(jù)指定的人數(shù),憑著自愿的原則,上課伊始就形成一個個學習小組,由于這個小組是自由組合,小組成員各行其是,讓同學之間互評作品時要么不尊重他人,要么不負責任地亂講……結果是只有合作之名,而無合作之實,合作氣氛不濃,合作水平不高,使合作的任務目標難以達成。
那么,怎樣才能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這種教學方式在縫紉教學中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真正實現(xiàn)1+1>2的教學效果呢?
二、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
合作學習不容忽視。在手工縫紉勞動教學中針對“聚而不合”的問題,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實踐探索,最終使合作學習深受學生的歡迎和喜愛,也讓實踐活動煥發(fā)出應有的生機和活力。
1.加強課前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為了讓學生在討論時由不知到已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已多,我在課前圈定范圍,設計問題供他們借助網絡、咨詢他人去收集相關知識,為學生參與討論提供依據(jù)和資料。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搜集資料、歸納整理是當下學生豐富知識、增長見聞的重要手段,學生也應該具備這方面的能力。
2.學習小組理性建構
上課期間學生可以分成5個學習情況、積極性不同的小組進行課堂學習,教師可以從旁指導,要求每組學生合作發(fā)現(xiàn)、探究以及解決學習問題,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積極性學習,而且對于學生的社交、自信、合作能力等有著積極的影響意義。在實踐活動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可以推薦一名表達能力較強的同學做主講人或者毛遂自薦,代表小組發(fā)表意見或回答問題。
3.小組合作中的自我管理
在小組合作中小組成員的管理是關鍵性的問題,加強管理是補充。
(1)決定小組代表人
小組雖然是由少數(shù)學生組成的,但也是一個集體,要想讓這個小集體同舟共濟完成任務,必須要有一名組織能力較強且能服眾的同學擔當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協(xié)調者,即要確定他的首席地位。他的作用是有效推進合作的進行,避免合作中產生枝節(jié),影響合作的效果。
(2)分工合作
在制作較為復雜的“小掛飾”時,從設計繪圖到圖樣裁剪、縫制填充、添加附件、美工裝飾工序復雜,要想完成作品,只有分工合作才能辦到。在分配任務時,要發(fā)揮個人的專長,以提高作品的質量和創(chuàng)意水平,為贏得評比創(chuàng)造先決條件。
(3)小組活動前明確目標
在討論或制作中圍繞“目標”有的放矢地去做,避免因目標不明確而造成小組合作混亂。小組成員要先拿出創(chuàng)意設計,然后再確定實施的步驟和程序。有了藍圖,就有了方向和動力,成員們就會齊心協(xié)力,共同向著目標奔去。
4.教師的引導作用不容忽視
在小組實踐過程中,學生可能遇到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也可能出現(xiàn)操作上和技術上的錯誤,這時教師就不要袖手旁觀,而是給學生必要的引導,有時還要做出示范。
5.注重小組合作中組員的關系
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最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同組人對自己的評價。學生合作就會交流,交流就會產生矛盾,導致不善于合作的情況。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在組內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尤其是那些不敢言、內向的學生。小組合作需要每個組員積極地相互配合,進行有效的溝通,達成共識,從而學習知識內容。另一方面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傾聽。“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別人。”而傾聽就是最簡單的方式。
三、所取得的教學效果
在手工縫紉教學過程中滲透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極大地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手工縫紉的合作意識和能力,使學生在學習與實踐活動中不會感到課程無聊乏味,激發(fā)了興趣,同時增加了自信心,利用動手操作的機會,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動手動腦相結合的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全體學生的個性與全面相結合的發(fā)展。在手工縫紉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課堂中,主體角色由教師主體轉變?yōu)閷W生主體,提高了學生的自主積極性,上課形式由學生面對學生后背轉變?yōu)槊鎸γ鎳蓝岣吡藢W生互助式、互動式、討論式的合作學習。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是面向全體學生,在建構的學習共同體中,追求的是共同學習,獨自表現(xiàn)。靈活采用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實踐活動課程放射出迷人的光芒,可以讓每個學生在合作中開啟心智、快樂成長。合作學習教師不要把得太緊,如果教師放不開,學生就不能自主,這樣的合作學習往往會流于形式,失去了合作學習的真正意義。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