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區域活動是幼兒教師根據幼兒教育的目標,并且結合幼兒的意愿,有針對性地為幼兒創造活動的環境,并且進行活動材料的投放,讓幼兒進行自主學習的活動。但是,當前幼兒園區域活動開展存在許多問題,嚴重地阻礙了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具體實施,需要幼兒教師加強研究和進行創新。
關鍵詞:幼兒園;區域活動;現狀;策略分析
為了有效提高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有效性,幼兒園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不斷創造區域活動的條件來充分滿足幼兒進行活動與學習的需要。因此,幼兒教師需要主動承擔起責任,有意識地為幼兒創設合適的活動區域,讓學生在良好的活動環境中進行自我操作和探索,從而充分發揮區域活動的作用,使幼兒的綜合素質在活動中得到有效的發展。
一、 當前我國幼兒園區域活動開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1. 沒有把握好學習課程與區域環境的關系
當前,在大多數的幼兒園環境創設中,其創設內容和幼兒的學習課程相關度很低,出現明顯的割裂現象。原因是大多數幼兒園在幼兒活動的區域環境創設中,通常只考慮幼兒園區域環境的設置是否與幼兒年齡相符、幼兒園區域環境材料的使用是否合理這兩方面的因素,不利于幼兒活動及其進行學習的發展。但是,正是這種考慮,在幼兒園區域環境創設中忽視了把握好幼兒學習課程和區域環境這一關鍵點,造成了幼兒園的區域環境活動與學習課程兩方面的脫離。
2. 幼兒園環境創設和利用不具開放性
傳統的幼兒園設置通常是一個較封閉的大教室,在教室中間放置桌椅和玩具用來給幼兒游戲使用。甚至有些幼兒園為了提高幼兒活動的安全性而不讓幼兒出門。即使有些幼兒園設置功能室供幼兒活動,但是這些活動室設置往往存在許多不足,不具有開放性。此外,在一些農村幼兒園當中,教師大多采用集體活動的形式來開展區域活動,再加上幼兒進行活動的材料十分缺乏,進行自主活動的時間很少,嚴重影響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 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有效策略分析
為了有效創設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教師需要遵守以下原則:首先,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應該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其次,教師需要在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中提供讓幼兒使用的充足活動材料,以便幼兒進行自主操作學習。具體來說,科學合理地進行幼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科學區設置
科學區是幼兒科學探索的主要活動環境,教師在科學區設置時,需要放置充足的活動材料,為幼兒進行自由選擇、自主進行活動提供基礎。例如,教師可以在科學區組織幼兒進行走迷宮的游戲,在科學區劃分并且標注不同的行走路線,引導幼兒進行嘗試,讓幼兒們比一比誰先走出迷宮。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幼兒增加活動的興趣,同時也能夠從區域活動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2. 閱讀區設置
閱讀對培養幼兒的思考能力、提高幼兒各方面的素質十分有幫助。因此,閱讀區的設置在幼兒活動區域設置中必不可少。由于閱讀區是供幼兒進行認真閱讀的場所,教師需要在閱讀區為幼兒準備涉及多方面知識的圖書,比如,教師可以在閱讀區為幼兒提供美術繪本、可操作表演的游戲材料、模具設計圖書等閱讀材料,有效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興趣來選擇性地閱讀,提高幼兒的自覺閱讀和思考的能力。
3. 表演區設置
表演區是幼兒園進行區域活動的環境中必不可少的區域,也是孩子們愉快活動的場所,教師可以讓幼兒根據一些著名的文藝作品中的故事情節、人物角色等進行自我設計的表演。具體來說,為了充分發揮表演區的作用,教師在創設表演區的環境時,應該指導幼兒仔細觀察表演的情節、人物行為,并且進行認真地思考和體悟,然后與伙伴們一起創設表演的情境。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幼兒一起收集表演的道具和輔助材料,也可以與幼兒一起制作表演道具。比如,可以用酸奶瓶當表演的話筒,用牛奶紙箱當表演時的小木屋,用廢棄的報紙當衣服等。總之,教師可以通過多渠道進行表演道具的收集,使幼兒可以選擇的材料更加豐富多彩,為幼兒表演提供良好的條件。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幼兒表演天賦,而且還能提高幼兒自信心,激發幼兒參與表演的興趣。
4. 操作區設置
操作區是幼兒進行動手能力訓練的主要場所。因此,教師在設置操作區時,需要準備豐富的操作材料,擯棄進行材料的科學投放,充分挖掘這些材料的教育價值。教師在操作區域可以擺放例如積木、拼圖等器材,鼓勵幼兒自己動手進行拼接,并且可以通過對幼兒操作結果的有獎評比來不斷提高幼兒進行手工操作的興趣和熱情。設置操作區這一活動區域,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其人際交往、自主思考等能力。
綜上,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作為幼兒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求幼兒教師在進行幼兒活動區域創設中樹立正確的觀念,并且有效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幼兒的行為意志偏好,然后根據我國幼兒培育課程目標來科學合理地創設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從而有效地促進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焦婷.在區域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性探索能力[J].學前教育研究,2017(03).
[2]徐芳.區域活動中教師作用的發揮[J].早期教育,2017(06).
作者簡介:
高麗萍,山東省新泰市,山東省新泰市平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