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偉賢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的核心素養包括四方面: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品質、文化傳承與理解、審美鑒賞與創造,在小學教學中以此四方面為基礎向學生傳授相關語文知識與語文情懷,保證學生在小學時代得到基本語文素質塑造,以完成新課標對于小學語文的要求。
關鍵詞:核心要素導向;小學語文;語文教學;語文素質
一、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
1.傳統性與時代性并存
在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面臨的就是其中傳統性與時代性并存的局面。傳統教學方式仍是主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保持“黑板講臺”的教學模式,但是小學生卻經歷了網絡時代的洗禮,在進入學校之前于網絡上接受了一部分語文知識基礎。雖然這些知識具有零散性、破碎性的特點,但是其對于小學生而言卻是關鍵語文基礎之一。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感性意識主導下會自覺不自覺地對課堂知識與社會知識進行對比。如此一來,在傳統與現實的碰撞中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極大的增強,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也有有所異變,不類似于之前學生單純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而在于與對已知世界的對比。
2.社會性與基礎性并存
隨著時代的深入,學生事實上的社會性因子也在不斷增強,對于語文教學而言不僅需要進行必要的基礎性教學,更重要的是將學生社會性因素有意識的加以甄別盡力向學生投射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在現實教學中社會性與基礎性長期共存,二者相互影響。教師教學一方面要適應基礎性知識的應用,同時也要明了這些基礎性知識的應用還是在學生的社會性環境中。在語文版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材中社會性與基礎性并存的狀態在教材中也有體現,語文百花園的基礎語句應用與課文中實際社會性塑造相結合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知識儲備與價值認識。
3.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并存
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是新課標的明確要求。小學階段是教師引導的關鍵階段同時也是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基礎階段。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以教材為基本以學生為根本,通過教材知識點的講授向學生展示基本的語文知識過程。典型就是古詩文教學過程中背誦的教學,利用教材中《積少成多》中的古詩文,逐漸培育學生的語感與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以此為基準向學生傳播中華文化的根脈,讓文化自信從小養成。在學生教學過程中學生為主體,學生與教材相適應,教師為引導,教育教材相配合,以教材為節點向學生傳播知識,構建學生必要規范的文化體系。
二、核心要素的內涵
1.語言的建構與運用
語言的建構與應用指的是語言關系的動態塑造。美國教育家杜威就認為“語言是一種關系”,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注重將語言通俗化,將語言生活化,以此建構學生基本的語言表達基礎與運用方式,提升語言交流有效性,同時讓學生認識到祖國偉大語言的生命力,為相互之間的交流提供基本的語言基礎。
2.思維發展與品質
小學生處于感性認識為主導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小學生的思維發展通過可感狀態的不斷感應。在自己的喜怒哀樂中完善自己的思維,為實現從感性到理性的第一次飛躍打下基礎。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小學生的思維方式產生的影響不可估量。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學生感覺進行妥善引導讓他們更多地感受到語言之美而不是與之相反的信口雌黃與巧言令色。為學生品質的發展與塑造提供好的語言教學與學校語言環境。
3.文化傳承與目的
小學語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而語文又是母語教學。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既有語言的傳承,更關鍵的是其中的文化基因的傳承。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認識到語言對學生的塑造能力,在教學中對于一部分沖擊性較強的簡單詞語著重向學生介紹其背后的社會意義,典型就是“長江”與“黃河”,尤其在進行古詩文教學過程中結合當時當地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并向學生講述一部分相關的奇聞軼事,讓學生的意識處于興奮之中,以此逐步向學生構建的相應的文化傳承意識。
三、核心要素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1.課前有意識引導
具體而言,在課前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了解相應的背景知識,讓學生能夠積極了解到創作者們當時的心境以及創作者們的創作意識。以《俞伯牙遇知音》這一閱讀課為例。在教學之前,教師應當讓學生通過生活理解自己心目中最要好的朋友,在教學分組過程中讓學生自由組合,以此來顯示友情對于自身選擇的重要的塑造,為之后的教學打下基礎。
2.課堂有意識培養
課堂是學生與教師交流的主場,在課堂上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并通過實際行動讓學生們理解文章背后的含義。在《俞伯牙遇知音》的課堂上,讓學生分組配合朗讀課文,并且以組為單位討論“知音”的含義,培養學欣賞文章的同時認識到文章對于友情的思考。
3.課后有意識塑造
在課后教師有意識地塑造學生正確的觀念。這樣的觀念塑造的關鍵就是課后學生與教師的交流,而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課后作業。教師的課后作業應當更加靈活更加適應學生現階段的發展,更加感性地讓學生認識到課文中的基本意識形態,為學生語文學習水平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的探討與現階段語文教學核心素養的研究,認為在課前、課中、課后的有意識引導下,學生的語文學科學習可以有較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亞,楊道宇.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J].教育探索,2016(10):21-24.
[2]許敏玲.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 新課程(上旬),2017(7):23.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