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著重分析了影響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因素,并探索了培養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策略,以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中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培養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現代教育在素質教育觀念下應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中學教育對學生成長有著重要作用,直接關系著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并且,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受社會環境、家庭、學校教育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需要中學教育人員積極探索中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的科學路徑。研究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僅能夠有效提高中學人才培養質量,而且對中學生長遠發展意義深刻。
一、影響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因素
1.社會環境因素
社會環境是社會條件和社會物質的總和,對人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我國十分重視創新精神的培養,強調自主創新在經濟發展中的動力作用,積極營造創新社會環境,促進全民創新發展。在創新社會環境下,學校十分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加強創新精神宣傳,幫助學生樹立創新理念,鼓勵學生進行創新。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有著重要影響。學生的成長發展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幫助,如果家長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實踐意識,十分注重子女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升會積極鼓勵子女進行實踐和創新,進而促進子女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反之,如果家長缺乏創新意識和實踐意識,忽視了子女的創新和實踐,會嚴重阻礙子女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3.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的影響最大,是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主體。校園環境會影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如果學校具備濃厚的創新氛圍和實踐氛圍,有利于學生的創新發展和實踐發展。反之,如果學校沒有積極為學生構建創新實踐環境,將嚴重阻礙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另外,學校教師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影響,如果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實踐意識較強,能夠積極開展創新教育和實踐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反之,如果教師缺乏創新意識和實踐意識,沒有及時開展實踐教學和創新教育,則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培養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策略
1.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創新與實踐的重要動力,只有學生具備較強的學習興趣,才能夠自主進行創新和實踐。因此,中學教師應充分激發學生興趣,設置趣味性的教學內容,采用新奇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激發學生在學科學習中的自主能動性,鼓勵學生根據學科知識進行學科實踐與創新,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與創新意識。另外,中學教師應積極培養學生對實踐和創新的興趣,加強學生對創新與實踐的全面了解,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創新與實踐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創新與實踐主動性。
2.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強調學生主體地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能動性,進而促進學生的實踐訓練與創新訓練,提高學生進行實踐與創新的主動性。因此,中學教師應重點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認識到學生主體地位對課堂教學與學生發展的重要作用,改變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和創新機會,通過創新訓練與實踐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與實踐能力。
3.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新型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前提,因此,中學教師應積極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改變傳統以教師為權威的師生關系。為此,教師應積極改進學生管理方式,摒棄傳統的命令式管理和權威式管理,深入了解學生需求,在了解學生需求的基礎上,針對學生需求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增強學生管理的適應性。并且,教師應積極改變與學生交往的方式,加強對學生的關心與幫助,積極與學生進行情感和生活交流,了解學生的生活現狀,重視學生的情感變化,針對學生的生活與情感進行針對性教育,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另外,教師應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對待學生,避免在教學過程中出現歧視學生、嘲諷學生等行為。
4.改進教學方法
先進的教育方法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培養,因此,中學教師應積極改進教學方法,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為此,中學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
中,加強學生對教學問題的思考,通過問題訓練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與學生的創新精神。并且,中學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大膽猜想,質疑原有的知識成果,激發學生問題探索的欲望,通過質疑與探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另外,中學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強調學生對知識的自主探索,鼓勵學生進行實踐鍛煉,在學生自主學習與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參考文獻:
[1]李金龍,張新明.論信息化學習環境下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小學電教,2016(5).
[2]薄珊.在勞技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7(4).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課題《培養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GS[2017]GHB0994,課題負責人:甘闊海。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