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小學教學中引入茶文化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理解傳統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性情,全面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因此,在現階段教學中,需要整合茶文化的知識,并將之滲透到中小學教育中。結合中小學教學實際,提出茶文化滲透策略,希望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茶文化;中小學教育;滲透
中華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審美情緒,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促進學生的發展。那么,在中小學這一關鍵時期,應該如何開展教學才有助于茶文化的滲透呢?本文結合茶文化中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內涵分析,針對課堂教學的平臺、素材等多個方面講解知識,以期能夠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中小學教學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一、茶文化概述
我們常說的茶文化存在著俠義和廣義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古人給茶文化下了一個非常明確的定義:“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另一種方法是,我們普遍認同的茶文化就是和喝茶、品茶相關的文化,這是我們常說的茶文化。在開始,茶文化主要是通過物質為基礎表現的。通過使用茶具、茶藝等,滲透茶文化。在精神層面,茶文化主要體現在道德和人性上。隨著發展,又萌生出應用于現階段制度的制度等,這些便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態。所以,我們常說的茶文化主要包含茶制度、精神制度以及物質載體。
茶文化是我國比較經典的文化,它不僅僅具有民族性、歷史性和地域性,而且可以更好地呈現出我國優秀的文化。因此,我們需要動用資源去探索茶文化的內涵,并找出有利于學生成長的內涵,在潛移默化的滲透中,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二、茶文化在中小學教育中滲透策略
1.通過網絡平臺,提高茶文化滲透效果
隨著高科技的發展,我國的科技已經慢慢變得成熟,也變得大眾化。因此,在中小學教學中,我們可以借助網絡平臺滲透茶文化,以博取學生的關注,最終達到讓學生體會并愿意自動宣傳茶文化的效果。
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QQ平臺、易信平臺或通過學校官方的訂閱號等方式來實現教學。當然,微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絡宣傳的速度是驚人的,它會以比較快的方式去傳遞我們的需求。此外,在教學階段,也可以通過不同的平臺,做好引導,讓學生在網絡平臺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繼承和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也就是傳承我國的優秀文化。
2.綜合教學實際,借助茶文化凈化心靈
茶文化的教學,是一門沒有現成的教材也不存在參考書的一門新的課程。針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特點進行茶文化講解,對教學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以小學高年級教學為例,由于小學生的生活閱歷比較淺,對于深層次的知識難以理解。因此,教學中大致確定了如下幾個主題:茶文化的起源、中國茶的產期、茶葉的選擇、茶葉的儲藏等。如,在教學中國茶文化起源部分內容的時候,我先讓學生充分理解茶葉的歷史。通過引導,讓學生明白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文化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科技、文化意識、美術、婚禮、祭祀等多方面的內容都會融入其中。在小學高年級教學階段,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滲透相關的知識,從而達到凈化學生心靈,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效果。
3.綜合教學素材,幫助學生加深對茶文化內涵的理解
我國的茶文化內涵豐富,歷史悠久,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茶文化的內涵豐富,在中小學教學中并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教師要以寬闊的視野,全面科學地引導學生。鑒于茶文化的內涵比較豐富,在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茶文化的體系,不斷完善教學知識體系,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茶文化,從而吸收優秀文化中的精髓,進而提高學生的素養。傳承茶文化是當代中小學生的使命,也是確保我國文化得以發揚光大的基礎。在實踐中,教師需要結合實際課程的滲透,以達到傳承茶文化的目的。在長時間的努力下,引導學生慢慢積累茶文化知識,并將茶文化和中小學學習的內容聯合起來,繼而加深對文化的理解。如,在語文知識的講解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名山、名茶、名人、名勝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我國茶文化的內涵。
總之,在中小學茶文化滲透中,我們需要了解茶文化的內涵,通過使用網絡平臺,提高茶文化滲透的效果,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借助茶文化凈化學生的心靈,之后,教師再綜合分析茶文化,讓學生在茶文化中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識,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在教師不斷地努力和學生積極地配合中,定能通過滲透茶文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金思陽.淺談中國茶文化教育[J].文學教育(上),2016(1):149-151.
[2]陳潔宇,孫丹宇.茶香意濃 文化校園:茶文化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滲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30).
[3]羅世瓊.貴州中小學開展中華茶文化教育的思考[J].新課程導學,2014(28):5-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