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在中職語文的教學中,要掌握必要的認知心理學理論,借助認知心理學可以更好地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認知心理學;中職語文;語文教學;教學研究
一、 中職語文教學運用認知心理學
(一) 中職語文教學要以認知心理學為理論依據
人的認知過程是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而對于知識的學習也是對信息進行輸入、加工、儲存、提取和輸出的過程。當前,認知心理學在教育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學有關認識產生了許多的理論,如比較有代表的圖式理論和認知負荷理論。從當前教學領域的認知心理學研究來看,認知心理學的教學研究多集中于中、小學的語文教學。借助認知心理學理論研究中職語文教學還是比較少見。所以,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有必要借助認知心理學理論來研究教學實踐,以提升語文教學的效果。
(二) 中職語文教師要掌握相關的認知心理學理論
由于認知心理學體現出人類的認知原理,這些理論對于語文教學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所以語文教師有必要學習認知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分析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變化,結合認知過程分析研究教學方法,通過教學手段的改進提升學生的認知效果,從而消除語文學科教學中存在缺陷,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相比中小學語文教學,中職語文教學應用認知心理學理論具有多方面的優勢。中職語文教學不存在升學考試的影響,教師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加靈活,運用新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 基于認知心理學理論的中職語文教學方式
(一) 結合學生的原有知識結構
學生原有知識會對認知過程產生影響作用。在中職語文的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到,學生的語文基礎會影響到進一步的學習。同樣是新的知識點,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快速掌握。因此在中職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要考慮到學生基礎存在的差異,學生現有的語文基礎是教學設計時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考慮到新舊知識有效的銜接,這有利于學生可以快速掌握新知識,提升語文知識的認知水平。中職語文教師不能以自身的經驗和知識判斷教學內容的深淺。學生和教師對于語文知識存在一定認知距離,認知能力的提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難以達到教師的要求。所以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掌握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采取有針對性地教學。
(二) 重視認知結構和學習結果的關聯
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結構會影響到學習結果。在語文的教學實踐可以發現,成績好的學生,其知識體系結構良好,認知時更加容易接受新的知識。所以在中職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分析學生的知識結構,開展有針對性地教學。其次,教師還要善于將不同的知識點轉化為學生易于掌握的知識框架,幫助學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識結構。學生對于新知識的認知先要形成概念,然后才能簡化和抽象,與原有的知識相聯系,所以中職語文教師不僅要注重將把教材中的知識點講清楚,還要將知識點轉化為結構嚴謹的知識框架,便于學生接受與理解新知識。學生通過知識框架,可以實現新舊知識的銜接,學習能力可以得到更好地提升。此外,教師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的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快速有效地完成知識體系的構建。
(三) 重視認知負荷的調控
中職語文教師要注意認知負荷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認知負荷體現出學生處理信息的負載狀態,教師要基于教學資源有效傳遞的視角去分析學生的認知負荷。中職語文教師在語文的教學實踐中,教學的目標、內容和方式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負荷。教師的教學設計中要降低不良認知負荷的影響,教學要結合學生的記憶特點,考慮到不同時間段內接受知識負荷的效果,盡量杜絕無關信息的影響。教學內容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知識,以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還要發揮指導作用,幫助學生建構有效的認知負荷,使學生的認知負荷處于最佳的狀態。中職語文教師的教學還要結合生活實現、幫助學生建立起有效的認知負荷,使學生的知識可以有效發生內化,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 重視認知沖突的合理利用
認知沖突體現在原有的認知結構和當前的知識結構發生的暫時沖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自主思維,教師要利用好認知沖突,通過啟發思維實現與學生的互動,提升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主動思維。但是認知沖突的設置要合理,認知沖突的產生要有利于學生的主動思維。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時,要注重把握認知沖突的設置時機,也要注重怎樣設置認知沖突才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幫助學生建立起有效的認知過程,提升認知沖突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教師的教學情境設計要注重適應性和目的性,難度要適中,要轉變原有思想,從學生的角度建立和完善語文認知教學方式,明確教師在知識建構中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原有的語文知識,合理利用認知沖突。
三、 結束語
教師的教學過程也是學生的認識過程,因此教師有必要結合認知心理學理論分析教學過程,通過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以提升教學的效果。認知心理學理論的應用要結合中職語文教學的特點,結合學生認識特點,以利于更好地改進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曉偉.基于認知負荷理論的語文教學策略[J].語文建設,2015(12):20-21.
[2]張茂龍.認知心理學視野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6(5):35-36.
[3]孫策權.無目標習題訓練與程序性知識的獲得[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4):65-66.
作者簡介:丁方玉,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宿城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