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佳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隨著小學年級的不斷增長,閱讀的難度也會隨之增加,如果教師沒有及時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那么就會降低學生的閱讀水平。因此,教師應積極地轉變教學模式,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相符合的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就如何提高小學中高段閱讀教學效率進行了分析探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學習策略,希望對其他語文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高段;閱讀教學;策略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當學問合乎自己的興趣時,方能得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語文閱讀充滿興趣時,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多媒體具有圖文并茂的特點,可以將教學內容生動、具體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讓其主動參與到課堂閱讀中來,從而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例如在學習《火燒云》這一課時,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各種各樣的云彩讓學生觀看,同時思考“火燒云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你能用一個恰當的成語來概括火燒云顏色的變化嗎?”“你能說一說你的家鄉有什么樣的自然風光嗎?”等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教師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并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文中描寫火燒云的詞語,像茄子紫、紅彤彤、金燦燦等,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回歸課本,深入學習這一節課。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多媒體直觀地感受火燒云的美麗景色,激發了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閱讀中來,就教師的問題展開了積極的討論,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二、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
古人曾云:“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由此可知,掌握學習技巧至關重要。在閱讀教學中也不例外,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技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學會細讀。在閱讀教學中,細讀是最重要的閱讀方式之一。所謂細讀,就是指對課文中的描寫手法、思想感情等進行詳細的探究,深入了解課文結構及作者的情感,在細讀的過程中掌握重點詞句。因此,在學習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仔細閱讀文章,然后讓其說一下文章的大致結構,文中有什么樣的描寫手法,人物有什么特點,認為文章有哪些重點字詞,你從這篇課文中得到什么啟示,讓學生在細讀的過程中掌握閱讀方法,這樣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讓其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其次,引導學生學會讀寫結合,在語文教學中,讀和寫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都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部分,為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將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運用到寫作中,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提高閱讀水平。最后,教師巧妙提問,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以學習五年級上冊《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作者從哪些方面來描寫魯迅先生?”“這篇文章中運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等問題,讓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三、加強課外閱讀,鞏固完善
課外閱讀也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教師想要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就不能讓學生只局限于課堂上的閱讀,還要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將課堂學習與課外閱讀相結合,使學生獲得豐富的知識,陶冶小學生的情操,讓其在課外閱讀中體會學習語文的樂趣。為加強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1)當學習完一篇課文之后,教師可以介紹相關的作品讓學生閱讀,引導學生學會對比分析,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深入了解課文,還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例如在學習完《少年閏土》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魯迅的其他短文,讓其在課下定期閱讀,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還能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2)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像語文知識趣味競賽、讀書交流會、詩歌朗誦比賽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踴躍報名,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既能夠收獲樂趣,還能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容忽視,不僅能拓展小學生的知識面,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表達能力。所以,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不斷優化教學模式,根據學生在教學中的學習情況制定相符合的教學目標,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讓其更好地進行閱讀。
參考文獻:
[1]劉萍.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初探[J].赤子(中旬),2014(4).
[2]葛道珍.小學語文高年段閱讀教學中預習的操作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2013(1).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