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大部分知識來源于社會實踐和日常生產生活當中,因此語文被人們譽為是一門源于生活和生產實踐的科目。伴隨著當前新課程改革的現實實際,初中語文的閱讀學習和寫作學習都必須加強和推進,而加強和推進這兩個方面的教學就必須面向實際的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要將自己親身實踐和體會的情況融合到初中語文的閱讀與寫作教學實踐當中,只有這樣做才能一步步完善自己的課程教學水平和業務教學能力。因此本文從人教版的初中語文實際使用的教材出發,從多角度去分析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的生活化教學案例出發,以供當前初中語文教師教學提供多維度的參考。
關鍵詞:生活化;閱讀;寫作;初中語文;實際教學
一、 引言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繁榮,我國的文化影響力也漸漸提高,作為我國文化的載體學科之一——語文,在現實當中顯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符合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客觀實際要求,其次就是語文的大部分知識來源于生活生產的實踐和社會的發展變遷,因此學習語文不單單是學習中國語言,還有就是中國文化。在新課程改革的社會實際背景當中,將語文教學與社會生產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可以很好地培育和完善當前初中學生的語文涵養和社會生活的涵養。作為語文教學的主要兩個載體,即閱讀和寫作。在實際教學當中,我們更應該將其融入日常生產生活當中,將語文的閱讀學習、寫作學習和實際生產生活融合發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之余,還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觀察能力和水平。
二、 提高閱讀積累,品味生活真諦
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生活在于積累,生產在于積累,工作學習也在于積累,沒有積累的過程,那么如何提高都變得困難。初中實際教學也在于日常的積累,單單憑課堂的教學實際是難以到達教學的效果,因為課堂時間太有限,更別提提高學生的初中閱讀和寫作了?因此要提高初中語文閱讀和初中語文寫作的教學,應該加強初中教師的日常的生活積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經驗感受來告訴學生,來引導學生。雖然現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信息知識進入了一個爆炸性的階段,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可以利用自己的體驗來引導學生回歸紙質圖書,這些圖書包括報紙、雜志、書籍等,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來閱讀電子書籍和信息,還可以通過無線等網絡來收聽廣播以及電視節目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閱讀和寫作體驗,用自己豐富的視覺感受和感官感受來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積累自身的閱讀量,然后在實際教學的開展過程當中,用自己豐富多樣化的語言去感染每一位學生,在實際課堂教學當中努力做好一位引路人的角色。引導學生去主動體驗和觀察生活,明白生活生產當中的真諦。比如,在學習人教版《社戲》這一篇課文的時候,可以在自己開始精心準備課文的時候,問學生小時候有沒有看過各種戲曲表演,然后在對“社戲”的一些知識進行補充和說明。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以四人為一組的形式,讓學生來陳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激發學生對身邊生活的感受和感悟,然后通過自身的感受來引導學生進行體驗生活的真諦,明白一些人生的道理。
三、 引導學生觀察自然感悟生活,以實際觀察積累素材
生活是一面很好的鏡子,自然界的萬事萬物給予大家豐富的想象空間,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當中,應該用自己豐富的個人社會體驗和感受去引導學生。同時也是初中語文閱讀和初中語文寫作學習生活化教學的重要途徑。在人教版的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當中的教材里面,專門給學生編制了大量與大自然的景物和觀察相聯系的事項,然后將他們編入課本的實際教學當中,在初中語文的教學當中不應該停留在課程教學,課外教學也相當重要,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案例,引導學生去感受真實的生活和自然。比如在學習《春》這一篇課文的時候,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學習要進行春游之際跟學生講解大自然的奧妙,春天的多彩景象,并引導學生去觀察真實的春天事物,將大自然的事物和大地的現象相聯系起來,然后進行寫作與教學。因此在學習實際的課文當中,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感所想匯入自己的教學當中,使閱讀和寫作教學更“接地氣”。
四、 變通運用生活中的閱讀與寫作素材
學生在成長過程當中,尤其是介于童年和成年之間的學生,他們的心智正在發育當中,也漸漸接近了成人的思維。因此語文的寫作對于學生來說還是一件大難事,是學生難以攻破的一個方面,很多學生無法理解語文寫作,更不要說怎么提煉語文寫作中的思路,因此在實際寫作當中,學生都是無話可說或者一個例子引入萬次,這些都是當前學生普遍存在的煩惱問題,從根本原因來看,還是學生缺乏實際的素材的積累。這樣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實際生活當中體驗和完善的,因此教師要進一步弘揚當前的校園文化,提倡學生多去參加一些活動,這些活動如體育比賽、演講比賽、辯論會等。此外家庭生活其實也是寫作的最主要源泉之一,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當中的碎片化的場景,將這些場景和實際生產生活聯系起來,將自己的真實感情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文章真實生動,增強其可讀性。可以從當前熱門事件當中去觀察素材,去吸取養分和積累素材。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比如人教版《背影》的學習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父母的實際,然后利用投影儀播放一些感人事件去渲染和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讓學生變得“有話可說”。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如何推進實際語文教學當中的閱讀和寫作教學,應該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引入生活化的場景和片段。而今全國又在開展新課程改革運動,面對這一改革背景,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根據課程實際要求,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學體驗,為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搭建生活化平臺,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閱讀和寫作的修養,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讓學生注意積累。領略生活的真諦,感受大自然的變化,積累大量的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素材。因此在實際教學當中,初中語文老師在語文教學時應該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提倡學生去親自實踐和感受,引導學生去積累生活素材,使閱讀和寫作得到更好的發揮。
參考文獻:
[1]李廣慧.中學語文生活化閱讀教學的特點淺論[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3.
[2]張永福.貼近生活,誘導認知——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心得[J].新課程:中學,2016(1).
作者簡介:
陳先龍,福建省福鼎市,福鼎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