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汝澄
摘 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地理學習的過程就是地理圖表學習的過程。因此,讀圖能力的強弱直接決定著高中生地理學習成績的優秀與否。那么,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想要有效提高高中生的讀圖能力,就必須培養他們對地理圖表的興趣,指導他們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以及引導他們學會在圖表中對知識展開總結與歸納。
關鍵詞:高中地理;讀圖能力;繪圖
地圖之類的圖表在高中生地理學習中占有很大比重。倘若能夠養成良好的讀圖習慣,掌握解讀圖表的技巧,高中生便能在地理知識探索中如虎添翼。然而,高效率的讀圖能力不僅要依靠學生的努力,更需要地理教師的技巧指導與方向引導。那么,我們怎樣做才能使高中生的讀圖、解圖能力得到提升呢?
一、培養學生讀圖興趣
自古以來,無數的事實證明:沒有興趣,探索的欲望便無從談起。在興趣的指引下,高中生才不會把讀圖看做是一種學習任務、一種沉重的學業負擔,而會將其看作追逐自己喜歡事物的一種表達方式并全身心地沉浸其中??梢?,高中生讀圖能力的強弱關鍵在于我們能否讓學生對圖表產生興趣。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對圖表產生興趣呢?
筆者以為我們在授課過程中,將一些展現地理事物變遷(如,地球運動、大氣運動、海水運動等運動變化軌跡)過程的圖表借助多媒體的優勢展現到學生眼前,使之在觀看圖表的過程中迅速明白課本上繁雜文字的意思。這樣,學生必然能夠更加透徹、深入地領會地理知識的內涵。
二、指導學生讀圖方法
圖表是地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能否讀懂圖表對地理教學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經過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學實踐,筆者僅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如何在地理教學中指導學生正確地解讀圖表。
1.明確讀圖的順序
讀圖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真切地了解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及其突出特征,因此,在讀圖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嚴格規范學生的讀圖順序。比如,當我們將一張地理圖表擺放到學生面前時,他們最先注意到的應該是圖表的名稱,它不僅決定了地理圖表的關鍵內容,還涵蓋了圖表的主要信息,為學生提供了讀圖的方向。在弄清圖表的“主題”后,學生就應該仔細了解地理圖表的比例尺以及方向。在比例尺和方向的指導之下,學生才能對圖表上的知識產生清楚的概念以及對其方向信息等進行正確解讀。此外,圖例和注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與認識地理圖表。
2.培養繪圖的能力
繪圖是讀圖的一種高級形式,它不僅要求學生能夠在腦海深處對地理事物形成深刻的印象,還要學生能夠根據腦海中的印象對地理事物進行生動而準確的描述。比如,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筆者曾用到以下兩種繪圖模式并且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教學效果。
第一種:彩繪
在教學中,筆者向學生提供我國地形圖,讓學生用自己準備的彩色筆著色,比如,平原著綠色,高原著黃褐色等。通過這樣的形式,我國地形地貌特征便在學生的腦海中變得愈發深刻。
第二種:簡圖
在教學中,筆者要學生根據自己隨口說出的地理事物描繪出該事物的地形輪廓等。比如,當筆者說到“中國”時,學生能夠在紙上迅速地描繪出“雄雞”(即“中國版圖”)的輪廓。
三、引導學生歸納知識
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地理圖表涵蓋了一切地理知識。分析、解讀圖表的過程就是對地理知識大總結的過程。由于對知識結構的理解不完善,許多高中生不能做到根據一張地理圖表而分析出與之相關的諸多地理信息。因此,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要在教學中增加這種看圖歸納式教學的引導,使學生能夠逐漸形成完善的知識網絡體系,從而在讀各種各樣的地理圖表時,能夠做到手到擒來。
比如,我們可以將世界地圖拿到課堂上供學生分析,讓他們在地圖上找出自己最喜歡、最向往的國度或者城市等,并向大家介紹該地的氣候特征及其成因、水文特征、人文特色、人口密度、地形地貌、城市布局以及旅游特色等。通過這樣的歸納與總結,諸多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現象等都能夠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深刻的
印象。
總之,想要學好地理知識,高中生就必須不斷地加強鍛煉,提高自身的讀圖能力,促進自身地理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作為教師,我們更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嚴加把控,給予他們最及時、最準確的方向指導,使之在地理學習過程中不斷取得優異成績!
參考文獻:
[1]趙金秀.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4(22).
[2]王建華.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3(34).
?誗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