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秋
【摘要】高校是培養優秀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主要陣地,在立德樹人的背景下高校需要加大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以此提高學生的意識水平。基于此,本文將以思想政治課程、教師示范榜樣、校園文化熏陶、校園網絡引導為切入點,深入探究高校在立德樹人視閾下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方式,旨在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增強學生的思想信仰,從而為國家的發展凝聚更多的后備力量。
【關鍵詞】立德樹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大學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073-02
前言:在十九大的背景下,高校引導、教育的功能在指引大學生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識中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言,需要廣大中華兒女不懈奮斗、前赴后繼,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則是其行動的力量、先導。因此,高校需要在立德樹人的視閾下,加大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力度,并努力將其培養成為踐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
一、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程的作用
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高校需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責任感、教育的緊迫感,并將培養出色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作為教育工作的總方向,并將思想政治課程作為開展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充分發揮該項課程的重要意義。例如: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技術的課程中,需要結合當前大學生面臨的問題、校園生活的實際,在幫助大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加大對大學生“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道德思想意識方面的引導,并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法律素養內容納入教學中;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課程中,加強方法論、世界觀等相關知識的教育,從而使學生可以及時認識到當前社會發展的新問題、新情況,并結合科學的方式分析社會發展的本質、規律;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中,需要對我國的史情、國情進行具體分析,并在此基礎上認清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原因背景,從而引導大學生更深加清晰地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1]。
二、充分發揮教師示范榜樣的作用
教師的言行舉止、思想行為對大學生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在立德樹人的視閾下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示范榜樣的作用。在教育工作中,每一位教師都肩負著使命、責任,需要認識學習、貫徹十九大的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例如:教師在為大學生答疑解惑的過程中,應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融入教學中,通過自己的切實行動,引導大學生樹立敬業奉獻、友善待人、勤奮創新、求真務實、團結協作的價值觀。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師同樣需要給予大學生更多的關愛,從而應該更加深入、全面的掌握學生的實際狀況,全身心的幫助大學生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能夠以自身的行為為學生樹立榜樣,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三、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熏陶的作用
高校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時,應該緊緊把握當代大學生的優勢、特點,并將其與時代精神、民族精神結合起來,重視對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因此,高校需要對教學資源進行深挖,并積極組織、開展課外活動,利用傳統節日、軍訓等契機開展教育活動,從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道德品質。在教育中,高校還應該充分發揮社團的積極作用,創建“校園文化精品工程”,從而以不同形式、內容的體育活動、文藝活動為基礎,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水平,并在校園文化的熏陶下,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2]。
四、充分發揮校園網絡引導的作用
在互聯網迅速發展、普及的背景下,網絡不僅是傳遞信息、獲取資訊的工具,更是高校開展教育的主要方式。以網絡為背景,高校能夠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容,對大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教學,在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同時,提高教學工作的有效性。例如: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中,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微博、QQ、博客、論壇等大學生常用的方式進行師生交流,借此機會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思想層面的教育、引導,從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滲透到各個環節中。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擴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范圍,將其內容以趣味化、形象化的手段傳遞給廣大大學生,進而在發揮網絡作用的基礎上,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工作。
結語:綜上所述,基于立德樹人的背景,高校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保障。以此為基礎,為了能夠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充分發揮了思想政治課程的作用,引導教師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完善了校園文化的內涵,優化了校園網絡的管理,為大學生營造出了良好的成長環境。所以,為了能夠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目的,可以將文中的方式落實在實際中。
參考文獻:
[1]畢菲菲.開展志愿活動在大學生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意義[J].時代教育,2017(13):75.
[2]張歡.切實發揮輔導員作用 做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路人[J].人生十六七,2016(20):6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