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秋
【摘要】本文作者簡要論述了高職數學教學的現狀,以及慕課的教學優勢和其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關鍵詞】高職數學 現狀 慕課 優勢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156-02
高職數學課作為通識課程,既承擔著職業教育中重要工具課程的教學責任,又承擔著素質教育中滿足學生作為合格的自然人和職業人的發展需求。慕課作為一種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能夠很好的改善高職數學教學的現狀,使高職數學教學變得更好。
一、高職數學教學現狀
數學從來不是都一門受學生喜歡的學科,因為數學對學生邏輯能力、思維能力比之其他學科有著更高的要求。這就使得很多學生對于學習數學有著不小的畏難情緒。可能對于高職的學生來說尤其如此。首先,高職學生作為高考中的失敗者,從整體上來說,數學能力并不強。而且進入高職階段,所涉及的數學知識越來越深奧。由于本來數學能力就不強的高職生,在又沒有了高考的壓力下的寬松的學習環境中,更是提不起學習數學的興趣。據筆者觀察來看,高職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玩手機、睡覺此等行為已是屢見不鮮。因而,高職學生對于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低下是目前高職數學教學中面臨的最大困境。
二、慕課的教學優勢
慕課作為一種線上學習形式,和傳統課堂相比,有著巨大的優勢。一般來講,慕課的課程體系主要包括:課程概述、教學目標、教學測試、互動論壇四個環節。
1.課程概述的優勢
課程概述類似傳統教學大綱,但優于教學大綱,尤其是慕課的宣傳頁設計,它是課程的綱領性文件,是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指導性文件,也是學生學習課程的重要選擇依據。課程建設期間,課程教學團隊應充分認識到課程概述的重要性,結合慕課特點及課程內容,提升課程概述的統籌地位,認真設計好這個環節,相當重要,它能夠吸引學習者對線上課程學習的欲望和渴求,這是傳統課堂很難做到的。
2.教學內容的優勢
教學內容是慕課的核心部分,除教學視頻外,慕課還包括教學視頻相關的多媒體素材、文本材料和拓展資源。作為線上廣泛應用的一種資源類型,其時間控制一般在8-10分鐘,最重要原因是,針對當下碎片化學習,以及自媒體時代的興起,學習者在移動端可以有效的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一些知識點,充實自己。同時針對學生來說,其注意力一般在十分鐘左右,這樣以微課的形式,能夠比傳統課堂更加具有針對性,教學效果也更好。
所以,在錄制微課時,教師就要濃縮精華,呈現出干貨,適當的提高授課語速及激情。還有就是,課程視頻設計的多樣化,能夠體現出現代的科技感,因為會看慕課的人,大多是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下成長的,所以他們對視頻的科技體驗要求比較高。同時,授課的方式也要新鮮,比如,利用一些特效,動畫,使得課程的難點與重點,一目了然,注意自己的儀表和手勢,要時刻謹記視頻外的觀賞者。關鍵是表演得好,設計得好,讓學生注意力集中。
3.教學測試的優勢
慕課的課程組織形式,是短視頻+交互式練習,在視頻知識點中插入測試題、練習題。筆者建議以互動的形式呈現,這樣就能夠讓學生減少走神,提高學習質量。至于試題,分為期中測試、課后作業、模擬試題等,這些內容出題方式最好以客觀題的形式呈現,因為客觀題有統一答案,便于教師閱卷,而且能夠反饋學習的測試結果。但也要插入主觀題,檢測和評估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這樣就全方位和多角度考察學習者的學習效果。
4.互動論壇的優勢
互動論壇,對于當下社交無處不在的社會,非常重要,更適應在慕課中應用。搭建好功能完善的社交平臺,是逾越學生與教師溝通障礙的重要橋梁,可以高效、及時的促進學習者與教師之間、學習者與學習材料之間的互動,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調查顯示,討論是課程復習的一個好方法,在互動論壇中可以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同時教師也可找出課程中所要突出的知識點,把握好學生的學習進度。
三、慕課高職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實踐
學期伊始,教師課前做好高等數學教學課件,上傳至校園網網絡教學中心,開放網址。老師在每個班級建立微信教學平臺和QQ教學群,把學院的數字化學習中心、網絡教學中心等現代化網絡平臺、數字化資源,告訴學生,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這些平臺上師生隨時互動、交流,大大地延伸了課堂教學的時間與空間。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有意識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或進行社會調查。
如在講解《定積分的幾何應用和物理應用》時,課前安排學生自己通過網絡平臺搜集與定積分的應用有關的數據,同時解決定積分與本專業相關的知識。學生們通過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了解了定積分在專業課中的重要地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目的性增強,這樣就很容易掌握定積分的計算和應用的相關知識。
總而言之,高職生對于高等數學的學習興趣極度缺乏,情形不容樂觀。希望諸位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好好利用慕課教學的優勢,打造一個更好的高職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袁逸,陳思文.慕課浪潮對高職教育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3)
[2]楊月梅,陳忠民,龐淑萍.“慕課”平臺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