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薇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推進,扶貧開發工作成為經濟發展的重點任務,精準扶貧是改善社會經濟面貌的重要途徑,在城鄉統籌建設過程中受到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在精準扶貧理念下要分布實施扶貧工作,本文對扶貧工作理念下高校學生的資助問題進行分析,旨在確保學生可以更順利地完成學業。
【關鍵詞】精準扶貧 高校學生 學生資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187-01
引言
實現全面小康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目標,也是社會主義的本質,是社會穩定發展、和諧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精準扶貧戰略的進一步落實。扶貧工作在很多方面都有體現,不僅僅要體現在城鄉經濟建設過程中,也體現在其他領域,比如教育過程中,開展素質教育,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針對一些家庭條件比較貧困的學生,應該給予充分的支持,鼓勵大學生學會自我激勵,自強不息,用于表達,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在精準扶貧理念下要逐漸落實高校大學生資助工作,幫助有經濟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一、關于精準扶貧的內涵
精準扶貧是不同以往傳統粗放型扶貧的一種扶貧方式,從確定扶貧對象到扶貧方式的改變,更好地體現出政府的扶貧愿景。貧困一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難題,我國是一個集大農村、大城市于一體的城鄉二元結構十分明顯的國家,要想全面實現小康,就必須要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帶領群眾走向富裕。在精準扶貧理念下,必須要對貧困對象進行識別,做好扶貧制度與各項扶貧工作的銜接,制定完善的扶貧工作流程,促進精準扶貧工作真正落實。精準扶貧是一種有針對性的扶貧措施,可以真正實現一家一戶的對口扶貧,讓扶貧工作落到實處。
二、大學生資助現狀問題
對于一些家庭條件比較困難的大學生,為了幫助其完成學業,接受均等教育,高校一般都會設置扶貧項目,給學生提供教育基金,為其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但是當前大學生資助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
(一)資金使用不當
獎學金是大學生資助中最常見的形式,比如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等,獎學金可以幫助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的學子完成他們的學業。一些社會機構也開展資助活動,將經濟條件困難的大學生列為資助對象,設立公益獎學金。在獎學金的使用過程中存在一些不正當的行為,有的學生獲得獎學金之后沒有進行科學規劃,隨意揮霍,造成資金浪費。
(二)缺乏基于學習成績的資助標準
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很多高校在開展大學生資助的時候,沒有將學生的學習成績結合起來,結合學生的成績開展資助,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資助標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更有信心。但是有的學校弱化了成績這一要素的重要性,導致一些學生雖然獲得了學校的資助,但是其成績并不好,甚至出現逃課、考試不及格等現象,使得一些真正需要幫助而且品學兼優的學生得不到資助。
(三)缺乏完整記錄的學生信息平臺
在開展學生資助時應該要對學生的詳細情況進行記錄,確保學生屬于被資助的范疇之內,實現精準幫扶。當前在對大學生的家庭狀況進行登記的時候,其信息量并不全面,很多時候主要依靠學生所在地區開具的證明來確定學生是否處于貧困狀態,是否需要幫助,所以會導致學生的信息不準確,沒有體現精準扶貧的理念。
三、基于精準扶貧的高校學生資助策略
(一)加強數據采集,確保學生信息真實
在對貧困學生進行資助的時候必須要深刻了解精準扶貧的內涵,在精準扶貧基礎上做好扶貧資助工作,確保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可以獲得資助,防止資金浪費。對此,在開展大學生資助時,必須要首先對大學生的數據進行采集,確保數據真實有效。第一,對貧困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采集,從而有計劃、有目標地設計扶貧方案。不同的貧困學生存在差異,在信息采集過程中也面臨著復雜的信息數據來源,傳統的人工采集方式可以轉變為計算機采集,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采集學生的全面信息,將數據傳輸到中央系統中,并且將采集到的內容持久化到數據存儲層,確保貧困學生信息的高效采集和錄入。第二,要及時分析數據,為資助工作提供支持。對數據進行分析是大學生資助工作開始的一個重要過程,是確保大學生屬于被資助對象的一個重要過程,這一個環節是資助工作的重點,也是遵循精準扶貧理念開展資助工作的有效途徑。因為分析的數據十分巨大,數據中隱藏的信息也十分重要,在分析信息的時候要加強對大數據技術、云技術等各種新技術的應用,實現對海量貧困學生信息的分析,例如貧困學生的家庭年收入情況,家中成員數量等,結合這些信息制定出幫扶方案,確定哪些人員需要特殊幫扶。另外,還可以根據歷年的貧困數據,對未來的貧困狀況進行預估,每年對于一部分可能實現脫貧目標的學生家庭進行跟蹤,確保其他有需要的學生得到幫助。
(二)強化責任意識,增強扶貧責任意識
在高校學生資助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強化責任意識,把好關,讓真正有需要的學生接受幫助,而不是隨意發放資助金。教師要深入觀察,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態、學習情況,尤其是對于一些學習十分用功刻苦的學生,要仔細觀察,仔細篩選,不要因為個人喜好和個人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成為影響教師判斷的因素。在對學生進行資助的時候,還應該要配合開展心理教育,要幫助家庭困難的大學生樹立信心,正確面對眼前的困境,通過學校和社會組織給予的關懷,讓家庭貧困的大學生感受到溫暖,從而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素養,將來回報社會、回報給予自己幫助的人。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阻礙就是貧困,對于大學生來講,貧困的家庭條件可能會影響其學習,為了促進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安心學習,學校應該要開展資助活動。針對當前資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加強對精準扶貧理念的認識,并且將精準扶貧理念應用到學生資助過程中,確保資助過程公平、公正。
參考文獻:
[1]羅義淞.基于精準扶貧理念下的高校學生資助研究[J].綠色科技,2017(07)
[2]吳燕鵬,肖雪欣.精準扶貧背景下高校學生精準資助探索[J].市場周刊,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