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姍
【摘 要】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轉型過程中,以培養適應社會市場需求的創新創業人才為目標,優化學科專業方向,改革專業課程體系,重視理論教學、實踐實訓、學科競賽、畢業設計等各環節,依托個性化教育、潛能導師制度等,對機電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進行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機電專業;創新創業;個性化教育
近年來,作為湖北省轉型發展試點學校,文華學院高度重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工作。機電專業作為專業實踐性要求很強的學科,積極承擔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責任和義務,明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優化學科專業方向,從課程體系改革著手,在理論教學、實驗實習、學科競賽、畢業設計等環節中加入創新創業訓練,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依托個性化教育、潛能導師制度,深入滲透創新創業教育,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不斷的探索與實踐,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一、優化學科專業方向,深化教學改革,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機械系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及時優化和調整專業方向,合理調整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尤其是在理論知識點與工具軟件應用的對應關系方面,針對不同學期、不同重點理論課程制訂了相適應的培養方案。(1)以三維數字化設計及工業機器人為特色,優化學科專業方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三維數字化設計及制造已成為現代設計制造的主流方向,為培養適應于市場需求的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機械人才,機電專業近兩年來積極建設以三維數字化設計為特色的機電專業,成立三維數字化設計實驗中心,開設多種三維軟件課程。同時增設工業機器人實驗班、3D打印實驗班,順應社會與市場的發展,培養具有工業機器人和3D打印的二次開發與編程能力的創新實踐型人才。(2)項目式教學改革,注重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機械系教師針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目標,積極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項目式教學中,以項目為載體的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根據給定范圍自定題目進行產品的設計。從選定題目、市場調研、方案確定、具體設計到最終總結匯報,均以小組分工協作來完成。(3)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逐步提升學生創新設計能力。對機電專業課程設置進行了改革,開設了計算機繪圖軟件及應用(AutoCAD)、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三維數字化系列實踐課程Project1~Project4、CAD培訓(ProE、UG、Solidworks)、三維數字化軟件與應用(Inventor)、機械有限元分析(Ansys)等課程。將三維數字化設計課程從第三學期開始一直持續到第七學期,三維數字化設計課程的連貫銜接,也使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在系列課程中逐步得到提高,最終能力也將第八學期的畢業設計中綜合體現出來。
二、加強校企合作、建立實習實訓基地,深入滲透創新創業教育
校企合作對培養機械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根據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辦學特色,積極尋求適合的企業開展合作。校企合作方式多樣,有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模式、企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等。如與武漢金石興自動化公司共建工業機器人實驗班,企業不僅參與研究和制定培養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培養方式,而且參與實施教育和培養任務,校企雙方通過五個“共建”的實施。根據機械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對學生的生產實習實踐環節的制訂或修訂工作,建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提高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后期也將派遣教師去企業掛職鍛煉,幫助企業攻克技術難題,同時為院系培養雙師型教師。
三、依托個性化教育,完善潛能導師制度、全面升華創新創業教育
在學院“育人為本,質量第一”的辦學宗旨與個性化教育辦學特色思路的指導下,從“打好基礎、加強實踐、發揮個性,分流培養,辦出特色”的原則出發,加強在基礎理論課教學的基礎上,突出實訓、實驗環節,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視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因材施教,給予不同指導。為“學術性”學生設置提高課程,提供輔修第二專業課程計劃或適應個性化發展的課程計劃(如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專業課考研輔導課等);為“能力型”學生設置技能課程,選擇以實驗室、實訓中心為依托,加強實踐能力培養的實驗、實習等課程(CAD培訓、數控培訓、尺規繪圖培訓等);針對“潛力型”學生,量身定做培養計劃,按需選課,實施個性化課表。完善課程體系是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重點,將通識教育、基礎理論、專業知識、能力培養和個性發展有機結合起來。課內教學和課外教學相結合,專業課教學和創新競賽活動密切結合。
學部為了更好推進個性化教育工作,最大化發揮潛能導師的作用,結合學部的實際情況,對潛能導師制度進行了優化。將潛能導師具體劃分為五類:班級導師、潛力型學生指導師、考研指導師、學科競賽指導師、創新工作室指導師,教師可自選類型,根據不同的學生對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積極自覺地學習和發掘學生在各方面的潛能。其中學科競賽型和創新工作室潛能導師,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與學生保持密切聯系,通過帶領學生參加學科競賽,不斷提升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地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效果與成效,需要更長久的時間來檢驗。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擁有創新創業精神,掌握創新創業方法,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這樣的教育理念將始終貫穿在機電專業對人才培養的教育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