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市場經濟以及科學技術水平也在不斷的發展,高等教育體制不斷的進行改革加深,我國傳統的教學管理工作也由此出現了很多問題,面臨著復雜的社會環境以及教學管理工作的漏洞,完善當前新形勢下的高校管理工作成為了一個嘔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就高校管理工作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從當前社會環境以及學校內部教育體制出發,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并且根據所發現的管理工作的難點以及問題,對高校學生管理建設提出一些建議和理論依據,積極探索符合當前新形勢的學生管理體制。
關鍵詞:新形勢;學生管理;以人為本
一、當前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所遇到的困難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加深影響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進行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在不斷的發展,原本適應于單一經濟為主的高校學生管理體制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時代的發展,越發出現僵化趨勢,學生管理工作手段和教育理念已經落后于當前社會的發展,不利于在市場經濟下的高校的管理和發展。市場經濟不但影響了高校管理工作內容不斷進行革新和完善,并且使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等都發生了轉變。并且隨著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社會復雜化,少部分學生的學生觀念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引導,從而出現偏差。除此之外,大學生觀念普遍轉變為獨立化、自主化,其選擇性、差距性也越來越大。因此原有的高校學生管理體制已經不能滿足這種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達不到效果和目的。[1]
(二)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化的普及給傳統的學生管理體制帶來了新的問題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信息化的普及,網絡幾乎已經成為家家戶戶必備,信息來源多樣,信息內容多元,這些無論是在學習還是日常生活中都極大的影響著學生。對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來說,網絡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在學生管理工作上面提供了新的領域和經驗,學校與學校之間可以進行相互的交流和探討,并且也給學校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了很大的機會和便利。但是,另一方面網絡也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麻煩和問題。大學生對于網絡的使用非常普遍,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門在信息的來源和搜集速度上已經明顯處于劣勢,但是網絡上信息各種各樣,學生很容易受到不健康、不正確思想的干擾,從而使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偏離,甚至會發生被騙被害,以及沉迷網絡無法自拔等現象的發生。
二、推進我國高校學生管理體系改革創新的措施
(一)由傳統管理理念轉變為“以學生為本”的新型學生管理理念
對高校學生管理體制進行創新改革,首先應該轉變教育者的管理理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由管理學生轉變為服務學生。管理人員要樹立服務意識,由于傳統的高校管理模式是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管理,學校各部門對于學生來說是“上級”,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對立和反抗心理,所以新型的管理模式要注意轉變思想,注重服務于學生,將學生利益作為重要工作內容,并且要積極了解學生需要什么以及當前所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2]
(二)注意理清各方面的關系,完善學生管理體制
高校對于學生的管理一般是全方位的,涉及內容和部門比較多,因此這也就需要各個部門之間協調好關系,化為強大的合力,共同解決學生管理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此外,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一要加強學生工作組織的建設和協調功能,將學生管理工作有序、細致的劃分給各部門,并且保證責任到崗,建立健全責任制度。二可以將權利部分放給學生,加強底層建設。三可以實行年級導員制度,并且將其與學分相關聯。加強專業、年級以及班級為單位的建設,并且可以將學生管理工作納入學分體系中,建立以年級為主、班級管理為輔的學生管理體制。
(三)重視人才,加強學生管理的人才隊伍
人才是高校建設和管理的根本,而這里的人才不光指教育和研究人才,也包括管理型人才,面對當今發展新形勢,就要不斷的進行創新,開創管理新體系,這就需要組建一支人才隊伍。注重人才的管理和錄用,從而能夠有效的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并且實現管理體制的創新,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管理工作所面臨的問題。管理團隊需要進行專業化培訓和建設,密切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對學生管理工作所面臨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運用現代化管理新方式,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服務意識,并且建立責權分明的管理體制是目前高校學生管理所急需的地方。[3]
三、結束語
從目前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情況來看,高校學生管理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學生管理體制需要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完善,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要進行轉變,并且要建立健全相關的責任制度,確保責任到崗、責任到人。
參考文獻:
[1]劉文靜.探析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才智.2017(33):183.
[2]彭曉平.淺談新時期中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和問題[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10):18-19.
[3]劉轅,李麗.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1):52-53+71.
(作者單位: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