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琰
摘要:新世紀以來,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明確現階段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現狀以及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針對性解決,是當代文學研究的首要任務。本文從中國當代文學的教學改革和研究現狀出發,分析了現階段當代文學研究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嘗試提出推動我國當代文學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現狀;教學改革
新世紀之初,市場經濟的發展與繁榮使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境遇不斷復雜,受此影響,“史學化”成為了新世紀對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方向,同時這也是動態呈現當代文學發展史、復雜內涵以及保證文學評價客觀性的重要途徑[2]。現階段我國當代文學研究方法單一、重點不突出,教學方面也存在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僵化等問題。為更好的貫徹互動、共生、多元的指導思想,在進行當代文學研究以及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整體把握與文本分析相結合,提倡啟發式、開放式、探究型教學模式,建構思考型、探究型的教學方法。
一、中國當代文學的教學改革和研究現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各種文化形態、歷史形態的交匯給我國中國當代文學的研究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新的機遇,盡管我國當代文學每年均有大量作品的問世,但繁榮發展僅是表象,隨著大眾文學接受態度、文學傳播方式以及作家身份和形象的改變,大眾對于文學的期待不斷降低[3]。當代文學評價標準不統一、文學史發展滯后的問題使得當代文學的學術地位逐漸衰落,分析原因如下:第一、研究和評價缺乏統一的的體系和標準,文學評判在促進文學發展和完善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的體現;第二、研究節奏滯后于發展節奏,導致對文學發展缺乏正確的指導和引導;第三、當代文學研究方法單一、研究角度過于狹窄,難以形成一個有效研究體系。
二、現階段當代文學研究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現階段中國當代文學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模式陳舊、教學手段單一、教材過于繁雜,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同時部分高校對于當代文學研究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教學課程安排過少,阻礙了教師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升,下面就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一)教學理念落后。受到應試教學的影響,教師習慣于將知識積累、理論知識掌握作為教學重點,學生欠缺自身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二)教材過于繁雜。優秀的教材能夠給學生的思考和學習帶來啟發,但由于選用的教材不統一,部分版本的觀點存在滯后的情況。
(三)教學手段單一。文學本身是一門趣味性十足的學科,如果文學教學變成簡單地理論解讀或是文本分析,就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解決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與教學問題的建議
(一)豐富研究方法
文學兼具歷史學科和審美學科的雙重特征,將文學放在整個文化系統中進行考察,做到整體把握與文本分析有機結合,保證研究的多方位、全景性和立體式,以有效突破局限于一隅的狹隘和短視。與此同時,注重文化批評的作用,將文學外部研究與內部研究有機結合,防止研究陷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尷尬境地。另外,在對文學研究成果進行語言描述時,應當將個案分析與現象解讀有機結合,從整體上考察不同時期文本之間的歷史關聯,進而描述出文學潮流發展軌跡,以便于讀者從總體把握文學發展史;對于作品的審美,對其評價和研究時應將藝術評價與語境分析統一,深入探求審美局限背后的文化成因,從多層次、多視點呈現文本結構的審美可能性。
(二)創新教學方法
教師應及時了解學術前沿動態,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達當代文學的精神與魅力,積極引導學生將興趣放在文學精神的建立和培養之上;避免照本宣科地講授,教師嘗試跳出教材,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如定期安排讀書會、在教學中實踐中貫徹美育教育等,創立互動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中國當代文學和學生的生活較為貼近,作品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互動課堂的培養,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學生就作品內容、思想等進行交流和討論,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激發。
當代文學教學質量的高低絕不能僅用分數進行衡量,著力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人文情懷和正確的價值觀才是教學的應有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適當弱化學生對于分數的關注度,引領學生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到自身人文情懷的培養上,在進行文本解讀時,著重講解文章所體現的人文價值觀等內容。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世紀中國當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還存在不足,為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和研究質量,相關人員要積極轉變教學思想、研究思想,豐富、拓展教學手段和研究手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達到研究與教學相輔相成、共同前行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曾令存.當代文學與延安文學和左翼文學:研究現狀與存在問題[J].學術研究,2014(9):144-152.
[2]馬英.中國現當代文學現狀及發展方向研究[J].文學教育(下),2017(5):36-37.
[3]朱學慶.中日文化比較研究的現狀及問題[J].青年文學家,2017(23):187.
(作者單位:蘭州城市學院文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