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體時代為視覺傳播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在這種背景下,視覺傳達教育通過自身的改革和提升,可以為國家和社會引進更多的創新型人才。只有把視覺傳達設計教育與企業結合起來,實現教與學結合、學與實結合、理論與實踐交叉的創新教育模式,才能真正培養出符合要求的綜合性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新媒體;視覺傳達;企業對接
視覺傳達設計最初興起于19世紀中期的歐美圖形設計,并于20世紀60年代初在東京世界設計大會中正式確立并流行開來。視覺傳達設計通過視覺媒介表現并傳達給受眾,其涵蓋豐富,包括招貼海報、影視傳播媒體等。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的媒介由單一轉為多元,從二維延展至多維。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既對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形態提出了挑戰,又為當代視覺傳達設計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1 新媒體時代對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新媒體時代為視覺傳播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藝術的多元化發展與新媒體時代構建的多元呈現方式,引導著世界變得更加多樣化。設計人才的培養同樣不再局限于對某個類型人才的輸出,而是能夠充分尊重個體特點,促進學生發揮自身特長。視覺傳達設計,從根本上說,是人的精神與審美的凝結,是對創作者綜合藝術素養的展現。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視覺傳達設計,需要設計者不僅具備高水準的藝術審美與表達能力,同時還需要其能夠掌握各種設計軟件,且了解并運用多元化的新媒體技術。因此,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視覺傳達設計教育提出了挑戰。在這種環境下,視覺傳達教育不僅需要繼承并發揚傳統藝術領域的相關理論與美學原則,更要與時俱進,掌握時代脈搏并了解市場需求,對新技術、新理念、新思維有更深入的把握,在夯實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傳輸更新更好的實踐技巧,才能夠真正為發展視覺傳達設計提供更多的高質量人才。
2 新媒體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視覺傳達設計隨著新媒體的迅猛之勢獲得了快速發展,各個高校紛紛開設了視覺傳達相關專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高校視覺傳達專業畢業的學生卻很難真正實現從學校到企業、從書本到實踐的無縫對接。企業需要能夠了解受眾需求、滿足實際項目需要的實踐性設計人才,而很多剛剛走出校門的學生卻難以滿足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新媒體語境下的設計人才需求具有多樣化的特點。
隨著藝術風格逐步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形勢,大眾的審美需求也呈現出多元化。在視覺傳達教學的過程中,對于設計人才的培養,應該充分尊重人才的個性化發展。在新媒體時代,隨著藝術設計傳播媒介的多維拓展,與大眾審美需求的多元化態勢,對設計人才的需求已然發生了變化。因而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教育模式很難輸出適應當前新媒體語境的人才,人才培養模式亟待改革。
3 新媒體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教育與企業對接策略
3.1 優化課程體系,為與企業對接夯實基礎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高校視覺傳達設計相關專業應當合理優化課程體系,創建以理論學習、實踐操作、創新思想為核心的教學體系。一方面打破傳統理論學習為主、實踐為輔的教學模式,將實踐操作與創新培養融入課堂教學當中。另一方面,應突破課堂教學桎梏,將教學開展到課堂內外。通過慕課、翻轉課堂、對分課堂等教學模式,使視覺傳達的教育教學活動從課堂內延伸到學生的業余生活中,充分利用新媒體時代的技術優勢,將網絡技術與多媒體應用到教學當中,使學生通過接觸新技術、感受新技術、學習新技術來認知和了解新媒體時代的社會環境與時代需要,從而能夠快速掌握新思路、新技術。
3.2 建立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實現與企業的對接
校內視覺傳達設計工作室的建立,是模擬學生進入企業、完成實際設計項目的最好窗口。部分高校已經開始開設視覺傳達設計工作室,實現更加開放的教學模式。一方面,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成為教學體系中的一個環節,可以將更多的學生納入這個模式中來。另一方面,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更多的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前,就對社會與企業的實際需要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夠進一步彌合高校人才輸出與輸入之間的裂痕。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建立,在與傳統教學系統的融合中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實踐素養,學校通過與競賽、學科項目和企業的對接,完成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升級培養,為之后的對接企業項目打下了基礎,實現了校企對接前的基本準備。
3.3 構建校企合作,將對接企業貫穿到系統教學體系當中
當前視覺傳達設計人才輸出與輸入之間的不對接,很大程度是由于高校的人才培養與企業的實際項目需求脫離的原因。企業希望能夠建立與學校溝通的橋梁,學校也需要將人才的培養與社會需求對接起來。這就為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契機。通過與企業的合理溝通,綜合企業需求,將教學內容與之進行合理融合,使新媒體時代企業需求的新變化、新動向能夠反映貫徹到學生大一至大四的整個學習過程中,構建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既避免了每年畢業季企業杯水車薪的臨時培訓活動,又切實提高了人才輸出的質量。
4 結語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視覺傳達設計帶來了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高校作為為國家、社會和企業培養人才、輸出人才的重要端口,需要放眼未來、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和改革自身人才培養模式。將視覺傳達設計教育與企業對接,通過實踐操作與聯合培養提升學生的專業理論與實踐操作水準,全面提高綜合素質,才能夠真正為社會輸送更多高質量人才,為視覺傳達設計行業的長足發展提供有效助益。
參考文獻:
[1] 楊振英,劉石檢.新媒體時代的語境解讀[J].今傳媒,2016(05):97-98.
[2] 楊芒.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設置與探索[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7(08):121-122.
作者簡介:戎曉茜(1992—),女,湖北武漢人,研究生,南昌工學院專職教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