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馬乃祥
摘 要:本文主要從“產學研”結合條件下的高職教育新體系構建的現實意義入手,闡述了“現代養豬技術創新班”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過程,分析了當前制約高職教育產學研結合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必須把轉變教育觀念貫穿全過程,積極探索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高職教育;產學研結合;訂單班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當今的養豬業已走向規模化、智能化,新設備、新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現行的培養模式已無法滿足養豬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1]我省制定的《陜西省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關于教學改革模式中也明確倡導“推進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模式,推行校企一體化育人,開展定向培養、訂單培養及現代學徒制試點”。“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學校和企業協同對人才進行教育,根據實際就業需求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是促進高校、企業、社會三方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2]
本著為現代養豬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目的,筆者積極探索“產學研”結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與畜牧公司簽訂聯合人才培養協議,并在2018級學生中組建“現代養豬技術創新班”,開展聯合人才培養模式?!艾F代養豬技術創新班”以養豬行業主要崗位的生產流程為主線,以實踐教學為主體,實現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為現代養豬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3]在“訂單班”實踐過程中,筆者對高職院校的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有了更深的感悟。
1 “現代養豬技術創新班”實施意義與特色
1.1 “訂單式”培養養豬專業人才
“現代養豬技術創新班”的開辦是校企深度合作一次新的嘗試,共同制定新的“養豬訂單班”人才培養方案。企業可提出對課程學習內容、課程安排、校內外實訓及培訓的要求,確定考核方式,以滿足自身用人標準。打破了普通畜牧獸醫專業牛、羊、豬、雞四大養殖齊頭并進的課程設置?!艾F代養豬技術創新班”學生課程設置包括文化素質模塊、專門技術模塊、專業方向模塊及職業拓展模塊。其中,專門技術模塊、專業方向模塊內容只涉及養豬方向,培養專業養豬人才。
1.2 培養“雙師型”教師的有效平臺
“訂單式”教學模式下教師通過與企業“師傅”的對接,能夠了解養豬業發展的最新動向,確保教學內容的及時性。同時,教師可在企業相關部門兼職,深入參與企業日常管理、豬場運營及專業培訓等工作,與生產一線技術改進與創新形成無縫連接。[4]
1.3 促進“產學研”融合
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雙方利用各自資源合作建立集研究、生產、高素質和高技能型人才培養為一體的長期合作機制。共同參與新產品的研發、改進、生產等過程,將新技術、新知識帶入課堂,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教學成果的提升。同時,通過企業的參與搭建技術推廣服務平臺,將新技術、新產品進行推廣應用,達到產學研融合的效果。
1.4 畢業生直達就業單位
“現代養豬技術創新班”畢業的學生既能符合當下我國養豬業對人才的需求,同時更符合公司對技術技能型養豬人才的標準。經企業考核合格的學生,可直接進入公司工作,畢業即就業。需要擇業的學生,可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尋找滿意的工作,避免了學生盲目學習、盲目擇業。
2 “現代養豬技術創新班”建設思路
養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是“現代養豬技術創新班”創建的核心。通過與企業深入溝通交流,了解企業運營流程,針對企業崗位需求,結合我校對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共同確立培養方案,包括實踐課程體系構建、授課內容、授課方式、實驗實訓環節等內容。“現代養豬技術創新班”學生仍然享受國家獎助學金,同時通過校企共同考核評價,優秀的學生還可獲得企業獎學金。
3 “現代養豬技術創新班”建設模式
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對職業教育人才作出了新的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技術技能人才成為當前職業教育新的培養目標,其立足點是加強校企合作,促進產教融合。在這種背景下,經過深入交流,學院與畜牧公司共同簽訂訂單聯合培養協議。以養豬生產流程為載體,融合職業崗位標準,分析本專業應具備的能力、素質、知識等內容,實施以職業技能訓練為主線,養豬生產技術、疫病防控技術學習為核心的現代養豬技術創新班“五個雙”的崗位化教學模式,即雙主體(學校+企業的聯合人才培養模式)、雙標準(養豬生產企業標準+學校標準雙統一)、雙考核(公司養豬事業部考核+學校考核雙統一)、雙指導(公司養豬技術能手指導+學校養豬教學團隊教師指導)、雙循環(學生1年校內學習+0.5年企業鍛煉+0.5年學校學習+1年企業實踐),培養既有競爭優勢,又符合人才個性發展需要的“強技能、懂經營、會管理、能服務”的高素質現代養豬企業技術技能人才。
4 結語
高速發展的畜牧業經濟對職業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為滿足市場對畜牧業專業人才的要求,高職院校應以就業為目標、以崗位技能為主線全面推行新的教學體系。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設施、實驗實訓、師資隊伍組建等方面全面進行教學改革。高職發展要有新的思路,這個思路就是產學研結合之路,創造大量培養高素質實用人才的模式和方法。[5]高職高專教育以就業為導向,面向市場辦學,就必須堅持制度創新。因此,以就業為導向,堅持制度創新,是高職高專教育新一輪發展的生命力所在。
參考文獻:
[1] 王中林,李建新.基于“訂單班”的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J].職業教育研究,2008(4):142-143.
[2] 段小煥,嚴瑋,張士輝.以校企合作為平臺建立工學結合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4):134-138.
[3] 吳春濤.基于校企合作的訂單式高職快遞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以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山西農經,2018(5).
[4] 涂三廣.我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三條路徑[J].教師教育研究,2015,27(2).
[5] 丁金昌.基于產學研結合的高職教育辦學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