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盈盈 王玉
摘 要: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的時間不長,就音樂課程而言,學生音樂素養參差不齊,樂感以及對音樂的共情能力客觀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近年來,分層教學在各職業院校中屢屢有成功的案例。本文以滁州市定遠化工學校為研究個案,在其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中進行了分層教學的實驗,發現分層教學對于提高學生整體音樂素養和技能水平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音樂課程;分層教學
1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現狀及成因分析
1.1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現狀
職業教育面對的學生群體較廣,城鎮學生在小初階段簡單地學習過樂理,能夠視唱節奏簡單的簡譜譜例,而大部分偏遠地區學生不識簡譜,沒有學習過正規的音樂知識。這導致學生基礎水平不同,差異較大,并且隨著高校擴招、普高持續升溫,職業學校的生源數量不足、質量下滑的問題日益突出。
學生課下練習少,進步很小,回課情況不理想。在學習一首新的練習曲或是樂曲時要給每個音標注唱名,否則在彈奏時無法快速識別;一些音樂基本常識需要翻書本才能知道;樂理知識在實際運用時有很多困難,不能在即興伴奏上發揮實際效用,更有甚者連簡單的識譜也無法完成。
1.2 影響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的因素
(1)教師層面。教師不能及時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專業技能?,F代家長注重對孩子從小的培養,這部分學生從小學習鋼琴、聲樂、舞蹈,到了中學階段已經掌握了非常多的技巧。教師如果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不能精進,就不能很好地指導有專業基礎的學生。
教師在教授音樂理論時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只是一味地講解,學生在實際運用中還是一頭霧水。在這樣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也不愿主動探索。
(2)學生和家長層面。選擇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多喜歡唱歌跳舞,但回歸到音樂理論上,學生往往覺得乏味,不愿花精力去學習,認為自己張嘴能唱即可。這就導致多數學生不識五線譜、唱譜時節奏不對、樂理知識基本空白等問題。在平時的練聲和日常的鍵盤練習中,學生感到厭煩且有抵觸的情緒。
有一定專業基礎的學生很快能夠適應各技能課的學習,勤學苦練,成為專業課的尖子生;而沒有基礎、學習能力差的這部分學生,在某一階段一旦落下就再也不愿學習,這就導致專業課的兩極分化非常嚴重。
在多數家長看來,自己的孩子是普通高中刷下來的那一批,拿個畢業證即可。家長起不到正面的作用,反而在孩子學習受挫時說一些打擊他們的話,灌輸給孩子消極的理念。
2 分層教學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中的實施
2.1 分層教學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中的價值
中職教育階段是普及教育后的一個階段,此階段的學生處于心智成長和發展的特殊時期。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樂理、視唱、音樂欣賞等基本知識,發展音樂聽覺與記憶;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具有邊彈邊唱幼兒歌曲的能力;掌握鍵盤樂器演奏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具有為幼兒歌曲編配簡單伴奏的能力。①
音樂課程有其特殊性,有部分學生對音樂天生不敏感,也有學生樂感非常好,因而每位學生能達到的最高水平不同?;A不同、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不能用統一的標準要求他們。面對這樣的學生群體,分層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需要教師“量體裁衣”,要考慮到每位學生的能力水平,結合其自身條件,讓學生在他們的最近發展區中學有所獲。最終使基礎較好、進步較快的學生得到充分的培養,學困生和成績中等的學生也能取得進步。
分層教學對于教師群體來說能夠最大限度地展現自己的才能,在指導學優生的同時不斷提升自己,在專業學習領域更進一步。教師在對學生分層教學時能充分了解學生,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2.2 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
分層教學應用于學前教育音樂教學,既要尊重學生基礎差異、學習能力的差異,還要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得到提高。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音樂教學的分層應依據學生音樂素養測驗進行,一個階段的學習任務完成后,結合學生的學習態度,可通過測試,征求學生同意后進行動態調整。
在分層前,要對學生有全面的了解,尊重學生選擇,如本專業有些學生在對口考試時有考取本科的意愿,一部分學生選擇在畢業后直接就業,另有一部分學生選擇學前教育專業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通過學生自我評估,結合基礎測試,在經過學生同意后進行調查,最后確定各層次人員。
針對學生在音樂方面素養較高的,要因材施教,量身定做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結合學生條件進行針對性培養。
2.3 分層教學的實踐
(1)科學分層。選取高三兩個平行班進行教學實驗,二班為實驗班,三班為對照班,在二班進行分層教學,三班進行傳統教學。
在音樂素養測驗后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A層為提高層;B層為發展層;C層為基礎層。
教學目標分層:A層學生要有拓展,這個層次的學生學習積極性比較高,基礎扎實,有自學能力,要增強他們的綜合素質;B層學生必須達到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C層學生大多是會唱不會彈或是會彈不會唱,需要他們掌握基礎樂理知識,著重夯實他們的基礎,要對其薄弱環節進行補充,可適當減少他們的學習困難,在平時教學中給予他們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課堂操作。具體的課堂操作以即興伴奏的一節課來闡述?!堆笸尥藓托⌒芴琛肥且皇撞ㄌm兒歌,大調式,由四個樂句構成,旋律歡快,節奏簡單,要求學生有表情地演唱。在講解時提示學生注意休止、十六分音符。
教師首先講解這首兒歌的曲式,活潑歡快的樂曲應該選用怎樣的織體以及伴奏音型。三個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要有區分:
A層學生,要求編配無旋律伴奏,并在三個調上彈奏,有表情地彈唱。
B層學生,要求編配帶旋律的伴奏,并完整彈唱。
C層學生,要求按照教師編配的伴奏完整彈唱。
彈奏無旋律的伴奏,演唱的過程中對學生音準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學生對音高有準確的把握;B層學生在編配帶旋律的伴奏時,要求他們使用兩種不同的伴奏音型,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C層學生基礎不扎實,在教師范奏后,要充分理解編配此種伴奏的緣由并且完整彈唱。
另外,為了讓學生之間互相督促、克服惰性,可組織課外學習小組。A、B、C三個層次的學生以2∶4∶2的比例,分為六組。A層學生輪流擔任各組組長。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和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助形式,充分發揮學生之間的互動、激勵作用。利用學生層次的差異性與合作意識,形成有利于成員協調發展的集體力量。
(3)分層評價。在考核時,三個層次的標準要有區分。對A層學生要求嚴格并提高要求,激勵他們更加努力,重在拓展延伸,提高能力;B層學生,要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激勵其發展;C層學生要適當降低對他們的要求,以鼓勵為主,批評為輔,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逐漸克服學習上的自卑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培養其在音樂方面的興趣。
3 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分層教學的思考
通過一段時間分層教學的實踐,發現實驗班和對照班在考核中是有差異的,實驗班三組學生大部分在專業上有提升,但每個層次均有學生原地踏步,這種現象在C層中較為多見。通過對這些學生的訪談,得知他們接受了多年的傳統教學方式,不習慣分層教學,認為教師將他們定義為“差生”,不免產生自卑的心理,在學習上自暴自棄。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分層之前的心理輔導沒有做到位,在以后的分層教學中要吸取教訓。
B層學生的畏難心理較為普遍,他們的自學能力不強,比如說在鍵盤課上,碰到需要反復彈奏才能掌握的技巧時,他們感到煩躁;在自己編配伴奏時,不考慮歌曲的情緒、要表達的內容,選用單一的、不合適的伴奏織體;歌曲只能在一個調上彈唱,在另一個調上就完全無法彈奏。這樣的情況需要教師和小組組長溝通,在兩方面給予這部分學生督促,激勵他們不斷進步。
A層學生容易有驕傲自滿的情緒,認為自己的基礎好、專業強。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地提醒,引領他們攀登高峰,而不是自我滿足。
分層教學能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利于學生開拓思維,鼓勵他們勤于思考,勇于實踐,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每個層次的教學目標和學生都很契合,只要他們勤思考、多練習都能達到教學要求,所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消極的學習心理也少了。
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教師去探討,值得大家一起去解決,只有這樣音樂教學才會向前發展。
注釋:①《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教育部)》。
參考文獻:
[1] 王林林.高中音樂鑒賞課分層教學的理論分析與教學實驗[D].西北師范大學,2014.
[2] 韓江.淺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策略[J].現代職業教育,2016(03).
[3] 蔣國平.職業學校實施分層教學模式探析[J].職業技術教育(科教版),2004(07).
作者簡介:陶盈盈(1992—),女,安徽定遠人,定遠化工學校二級教師,主要從事中職音樂教學工作。
王玉(1975—),女,安徽定遠人,定遠化工學校講師,主要從事中職美術教學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