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蓉
【關鍵詞】 民族地區;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6—0059—01
隨著課程改革進程的深入,對現在的英語教學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對于民族地區高中英語教師來說,這是英語教學中的巨大挑戰。雖然現在教學條件比較好,師資力量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升入高中的學生英語很薄弱,主要原因是初中英語基礎薄弱,缺乏學好英語的信心以及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許多學生學習一直很努力,但效果卻不理想。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把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在課堂中自主學習,參與過程,提出問題,總結內容,歸納方法。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樣,教師才能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把握課堂教學結構,進而實現英語高效課堂。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而激發學習動機又必須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如何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參與學習呢?筆者認為教學設計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動”起來。例如,講“未來生活”這個單元時,教師可以要求每個學生用英語暢想未來生活,要在課堂上說。結果是有的學生說了三兩句,有的學生利用自制幻燈片邊展示邊講解,寬松的課堂氛圍立刻吸引了學生。好的課堂開頭,是上好一節課的保證。教師可以利用上正課前五分鐘讓學生表演英語配音,個人、自由組合皆可。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收獲頗豐。它既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又增強了他們說英語的勇氣。
二、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資源,豐富課堂活動形式
傳統的課堂教學由于受知識載體和媒體的制約,教學活動形式單調,學生容易對所學內容感到乏味。根據新課程的理念,教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所以教師要善于在教學中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在實踐中,我們也注意到傳統和新理念各有優勢,應根據課型做出選擇。例如,在進行課文教學時,就可以通過看圖片、聽錄音、看投影,設置各種理解課文的練習題,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實踐證明,現代教育媒體將抽象的內容轉換成有聲、有形的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三、突出教材重點,精講多練
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教師必須在教材的取舍組合上下功夫,對所講內容的詳略、先后順序、講練結合做出精心安排。首先,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合理地整合教材,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所有學生在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上均有所發展。其次,要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讓學生當堂訓練。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做到堂堂清,對于需要記憶的知識點,筆者通常讓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快速地記憶,然后當堂做一些相關練習,保證學生有足夠的“練”,教師才能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答題技巧進行引導,學生也才能夠對所學知識的重點、難點進行及時突破和鞏固。
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入另一個頭腦,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進行的心靈的接觸。”教師上課的激情時刻感染著學生。新教材更注重口語,我和學生在這方面有所欠缺,為此,在課堂上我們相互鼓勵,盡量用英語表達知識,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得學生的思維力、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發揮,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
五、進行教學反思,立足課堂,超越課堂
教學反思打破了教學預定的固定模式和套路,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教師如果能夠在教學中及時反思,一定會使學生們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獲得知識。首先是教學環節的反思,使其更加合理,流暢。其次是課后反思,包括學生和教師的雙向反思,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和體會,今后的改進點,促使師生共同發展。
總之,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始終保持對英語課的濃厚興趣;要不斷總結經驗,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要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為創建真正意義的高效英語課堂不懈努力。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課題“民族地區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探究”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7]GHB2352)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