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瓊
摘要:《語文課標》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每一個公民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著重使學生在傾聽,表達和應對等能力方面有所發展,提升學生人與人之間友好交際的素養?!笨v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發言的現狀,還存在著不盡人意的地方,在實行新課改的今天,落實有效的課堂發言策略已迫在眉睫,這不僅是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同時也是學生、教學的需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發言;積極性
課堂發言對學生的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課堂發言為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心理素質,增強學生參與意識,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從本質上說,每個人都有顯示其存在價值的基本需要和自我表現的動機,而課堂發言可以使同學們的勞動成果得以及時顯現。另外,學生的發言還起到了反饋的作用。一來,孩子對所教的知識是否理解了,要靠他們的發言反饋給教師,我們通過孩子的發言來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從而可以及時地調整我們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其次,課堂教學需要一個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很多教學環節的完成,需要學生全身心的參與,學生的發言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正確的回答,教師應加以贊同肯定。對不正確或片面的回答,教師應進行補充和修正。這樣,課堂就會呈現出“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
一、營造輕松課堂氛圍,鼓舞學生積極發言
小學生正處于性格形成時期,教師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對小學生有直接的影響。在學習的初級階段,教師要梳理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并以此指導自己形成正確教學觀和學生觀。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尊重學生、熱愛學生,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感。在與教師接觸時有安全感而不是害怕的感覺,爭取和學生形成朋友關系,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以此建立師生互動平臺。通過建立和諧的師生互動平臺,帶動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自身修養,以博學、寬厚、自信、敬業的形象感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避免學生對知識產生厭倦心理,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發言。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感官,通過播放圖片、音樂和視頻的方式,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全方位的了解。同時可通過設立一些演講活動鼓舞學生發言。通過上臺演講,鍛煉學生的勇氣,克服害羞害怕心理,從而使其在正常課堂教學中養成愛發言的好習慣。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自尊心,兼顧各個水平的學生,使學生有均等的發言機會。找準學生的興趣點,以學生的興趣點出發,使其自主發言。同時也可利用創設情境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積極互動發言。
二、以提問引領
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只有將這門藝術拿捏地恰到好處,提問的效果才會顯現。
首先,提問難度應適中。小學語文教師在設置課堂問題時,應首先考慮小學生的認識水平與理解能力。如果提的問題太深奧,學生答不上來,不僅會導致語文課堂出現冷場,而且長此以往會降低學生舉手發言的積極性;相反,如果問題太過簡單,學生無需動腦就能立馬回答,學生的思維就得不到應有的鍛煉,提問的意義也無從談起。
其次,設問應有吸引力。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語文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這一特點,引發學生的興趣。[3]例如,在講授《一棵橡樹》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橡樹為什么會被狂風刮倒”類似的問題,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這一環節在激發學生積極發言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思維敏捷性。
第三,提問應有啟發性。提問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力。語文教師的提問應充分體現啟發性,啟發學生主動思考,具體可以通過設置問題“階梯”來層層誘導學生。尤其是小學階段,由于教師與學生思維水平的差異,教師的提問遭遇冷場是常有的事,遇此情況,教師需要做的是,靜下心來,耐心引導學生思考,層層啟發,幫助學生慢慢理解問題、尋找答案,切不可神慌意亂,不知所措。
三、搭建平臺,勤于發言
如何利用有效的平臺、載體促進小學語文課堂發言是擺在每一個老師面前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伴隨著新課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根本目的,同時,在積極倡導“平等互動”的師生教學過程中,有效的課堂發言是實現這一系列目標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有必要站在一個新的高度去重新審視“課堂發言”這一普通而又非凡的教學技能,去重新定位在新的歷史時期下,如何將這一技巧滲透進教學中,內化到學生內心。努力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適時搭建合適的教學平臺,讓學生多探索,多發言。
四、改革評價方式,排除學生心理障礙
在教學的中,當學生發言后,教師要多用鼓勵、表揚的評價語言,使學生積極發言。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使學生減輕發言的壓力,從而激發其學生興趣。在評價的過程中要因人而異,針對學生性格特點,采取針對性的評價方式。對于基礎差的學生,要努力發現其優點對其進行表揚,發揚基礎差學生的優點,增強其自信心。對于學習沖動型的學生,要對其思維習慣進行重點培養,在評價的過程中要點出這一點,使學生發言的過程中注重培養邏輯性。對于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要多對其進行鼓勵,鼓勵其不斷創新。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要引導其宣泄自己的情緒,打開自己的心扉。采用直接暗示法、交叉比較法和強化訓練法,使學生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建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開展心理輔導課程以及活動課,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在互動的過程中,使學生相互了解、相互幫助、共同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從而克服交流障礙。對學生之間的交流進行適度的評價,避免用否定的詞語給學生心理造成創傷。運用積極、肯定、表揚等詞匯對學生進行評價,使學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得到釋放,從而愛上語文課,養成開朗愛發言的性格。
總之,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發言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了師生的互動交流,達成了各項教學目標,落實了新課程提出的有關要求。同時,本文積極從課堂氛圍、課堂情景、課堂平臺等多方面提出實施課堂發言的策略,期盼能給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獲得啟迪,真正使學生“敢于發言、樂于發言、勤于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