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玲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已經遠遠不能夠適應小學美術學科發展的變化和需求了。所謂的傳統美術教學模式就是說,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味地以技法教學為主要內容,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僅僅能夠學到一些較為抽象的不具體的理論。下面,本文就小學美術學科教學中知識與技能問題的思考展開敘述。
關鍵詞:美術學科;技法教學;小學美術;知識;技能
在美術學科教學中,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來說,知識和技能的教學一直都是處于風口浪尖中。為了適應當今時代的快速變化,美術教學也要努力的做出改變,要將美術的學習效果真正的發揮到實處,真正的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一、小學美術學科教學中的知識方面。
(一)美術知識分析。
基礎知識的學習是每一個學科的基本任務,但是對于美術教學來說,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美術學科需要給學生傳授哪些知識,哪些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是可以受益終身的。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過分注重技能的教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僅僅掌握了相當于空殼子的理論,一來,對學生對教師都是時間和精力上的浪費,二來,學生并不能夠通過學科的學習獲得真正的知識。所以,教師需要改變教學觀念。深入的分析在小學美術學科教學中講解的重點。
一般來說,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在知識傳授方面應該將重點放在“美術語言”方面,幫助學生真正的了解美術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更好的掌握終身受用的必備美術知識。美術語言大抵分為兩類,一類是視覺元素,也叫美術元素,具體包括線條,明暗,形體,色彩等等方面的內容,另一類就是設計的原則,包括均衡,比例,節奏等等方面的內容。這些都是美術學科中十分基礎但是又很必要的知識,可以說,這些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受益終生。
(二)美術知識講解策略。
教師在進行美術知識的講解時,要注重對學生知識的滲透,要讓學生深入的了解相關的知識,由于這部分內容可能在講解的時候稍顯枯燥,所以,教師就要善于采取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1.適當借助多媒體設備。
多媒體設備可以將抽象的文字和理論知識轉化為直觀的視覺沖擊,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想象能力有限,理解能力也有限,所以,教師在進行部分知識的講解時,學生可能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時候,教師就可以適當的利用多媒體設備,例如在講解色彩的具體情況時,教師就可以找一些具體的圖片,或者是小動畫,給學生進行演示色彩之間的變化,讓學生從直觀的角度進行觀察理解。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給學生帶來直接的視覺沖擊,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另一方面,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愛好特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適當的進行提問。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為了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教師就可以適當的開展課堂提問,講解前和講解后都可以進行適當的提問。講解前進行提問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講結構的提問,也是對教師課堂教學效果的具體檢驗。
二、小學美術學科教學中的技能方面。
(一)技能方面分析。
對于美術的技能具體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技”,具體包括學生對于美術學習中的一些技能,另一個就是“能”,具體包括當今時代發展對于學生能力的要求。教師要通過美術學科的教學,幫助學生提高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二)技能培養策略。
1.開展合作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適當的開展合作討論活動,一方面,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相關知識,另一方面,通過學生之間思維的碰撞,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拓學生的視野。例如,教師在講解關于達芬奇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達芬奇的名作進行欣賞學習,然后讓學生們帶著自己的所感所悟在小組內與同學進行交流,學習名作的杰出之處。
2.創設情境,幫助學生感悟生活。
由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活閱歷比較淺,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可以適當的幫助學生創設出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感悟生活,發現身邊的美。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聯想,想一想自己每次放學回到家中的時候是什么樣的,然后引導學生將腦海中浮現的場景描繪出來,用自己手中的筆畫出來。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幫助學生構建起生活與學習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另一方面,也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結來說,小學美術學科的教學要與時俱進,結合時代特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真正的給學生帶來受益終身的知識。
參考文獻:
[1]王剛.《增強小學階段美術技能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學術期刊 《小學教育》 2017年1期
[2]吳明艷.《小學美術教學創新途徑分析》,學術期刊 《吉林畫報(教育百家 B)》 2017年5期
[3]胡萍.《小學美術知識與技能教學的具體分析和相關策略》,學術期刊 《中國教育》 2014年1期
[4]張元.《小學美術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學術期刊 《小學教育研究》 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