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摘要:在新時期,教學改革是高職體育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素質教育理念得以更為深入貫徹的必經階段,是全面體育得以綜合發展的必要手段。隨著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入和不斷深化,大量新的挑戰擺在了我們的面前,相關解決對策的尋找也就成為了當務之急。
關鍵詞:高職體育;新時期;教學改革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對學生是極為有利的,會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可謂是能讓學生受益終身。就目前而言,我們現正處于全面體育的新時期,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增強,體育鍛煉已滲透到了日常生活之中,故體育教學改革開始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因此,高職體育教學改革面臨的挑戰與對策成為了教學中的重要課題。
一、新時期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挑戰
新時期高職院校需向社會輸送更為優秀的人才,而高職體育教學工作在人才的整體培養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成長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是高職教育工作的關鍵內容,從而諸多挑戰也開始擺在了我們的面前。
(一)先進體育教學理念貫徹落實過程中的挑戰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動和不斷深入,新時期高職體育教學迎來了全面的改革,同時高職體育教學也將面臨著極為嚴峻的挑戰,這為先進體育教學理念的貫徹落實增加了不小的難度。就具體教學而言,由于教學改革過程受較多因素影響,特別是如果教師對教學內容把握有所偏差,那么整個高職體育教學就會處于較為尷尬的境地,先進教學理念將無法得以有效貫徹落實,教學模式也會逐漸落入俗套,從而高職體育教學的形勢變得嚴峻起來了。
一方面,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理念會占據教學的主導,使得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顯得極為被動,此時學生的學習將不再積極;另一方面,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重視技能培養,而忽略能力培養”的教學理念會頻繁的出現在教學之中,使得教師并未對學生進行有效地實踐教學,教師僅僅是將教學的重點放在理論知識和體育技能之上,此時學生所掌握的體育知識是不夠透徹的。這樣,唯有高職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將先進的教學理念予以貫徹落實,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創造能力、創新能力和社交能力才會得到有效地培養,從而學生才能得到更好地個性化發展。
(二)高職體育師資力量薄弱帶來的挑戰
新時期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進行并非一帆風順,師資力量也成為了主要的限制性因素之一,使得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礙。目前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師資力量和實際教學需求是不匹配的,即存在一名教師承擔多個年級體育課程教學的情況,也存在教師將體育課變成自由活動課的情況,還存在教師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情況,這些都對體育教學產生了一定的不利影響。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不少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隊伍由眾多兼職教師構成,教師進行體育教學可謂是“份外之事”,此時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將會受到一些消極的影響。由于高職院校中師資隊伍力量相對薄弱,教師未能展現出較為統一的教學水平,整體教學未能有效地體現出良好的專業素養,體育教學體系也未能得以成功構建,故高職體育教學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二、新時期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相關對策
隨著新時期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持續推動,為了使傳統體育教學理念得以有效轉變;為了使教學方法得以有效創新;為了使體育教學大綱得以有效落實,我們有必要對新時代高職體育進行改革的相關對策進行研究。
(一)先進體育教學理念的有效貫徹落實
新時期高職體育教學要想得到更好地發展,教師就必須將先進的教學理念予以有效地貫徹落實,而最為直接的就是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摒棄,轉而將有先進教學理念衍生出的新教學模式引入其中,使整個體育教學變得更為靈活、開放和多樣,促使體育教學改革的進程得以加快。具體而言,傳統高職體育的教學模式主要是進行示范性教學,而新時期的高職體育教學主要以活動的展開來進行,主要對學生參與進行了重點強調,可以是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進行活動;可以是學生通過游戲來進行活動;還可以是采取其他開放方式來進行活動。因此,如果要想讓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完全釋放,調動起學生相應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體育學習變得更為靈活自由,為學生構建出更為輕松和愉悅的學習環境,令學生能夠獲得符合其自身運動能力和具體差異化特征的高職體育教學;那么,教師必須對學生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個體間存在的差異性得到足夠的尊重,令學生通過體育教學獲得發自內心的滿足感,使學生開始在教師構建的交流平臺上進行更好地溝通。唯有如此,學生才會逐漸對體育教學產生正確認識和理性認知,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也才會在先進教學理念的有效貫徹落實中變得更為高效。
(二)師資力量的有效增強
新時期高職院校要具備強大的師資力量,才足以支持體育教學的更好發展,從而使體育教學和其他專業課程結合起來,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好地體育教學。換而言之,新時期高職院校要聯合采取多種方法來對師資力量進行提高,才能使高職體育教學改革變得更為順利。具體而言,一是讓院校現有的高職教師積極的積極進行自我學習;二是有針對性地對高職體育教師進行培訓;三是在后續的高職體育教師招聘中制定更高的準入標準;四是根據高職體育教學的需求及時引入一批專業的體育教師。只有如此,教師才能為學生提供更為符合專業需求的體育教學,學生所學專業的特色才能得以有效展現,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也才會在強大師資力量的保證下得以順利進行。例如,機械類專業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的時候,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以有效增強,故體育運動的強度當予以適當增加;教育類專業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的時候,除了要獲得適量強度的體育鍛煉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體育理論知識,故在保證適當體育運動強度的同時,還要重點對體育理論知識進行教學;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的時候,基本目的是讓身體素質得以適當增強,以便能夠在以健康的身體來迎接未來的工作,所以運動強度不宜過高,只要有一定的鍛煉效果即可。
總之,隨著素質教育的持續推進和全面體育時代的來臨,教學改革成為了教學發展進程中的必然,高職體育教學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期。也正是在這新時期中,學生通過高職體育教學獲得了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最終成為了一名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