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摘 要 美術教學當中我們要遵循以上內容盡可能抓住要點,強化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標。同時是美術課能夠吸引學生,促使學生向更廣闊的空間發(fā)展,使每堂課都有全新的感受,主動去完成教學內容。
關鍵詞 小學美術;評價;引導;興趣
中圖分類號:F272.5,TN9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1-0088-01
在美術教學課堂上學生是否有學習的積極性,關乎到課堂教學的成敗,那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從課前導課開始,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再到多種評價方式的運用以及對學生正確的引導等幾方面來實現(xiàn)。
一、通過導課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學習
每一堂課是否收獲成功好的開端很重要。一節(jié)好的導入設計能夠使學生興趣更加濃厚,求知的欲望更加濃烈,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更高。這就需要教師用心的去設計教學去組織教學從而讓學生很容易就投入到教學情境中,跟著教學的內容來學習新知識。再針對內容讓孩子按照觀察、描繪、創(chuàng)作,讓孩子發(fā)揮個性特長,同時突破重難點。首先新課導入要針對性明確。備課室一定要考慮學生的性格能力、基礎知識層次、以及年齡特點、興趣等。比如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采用講故事、做游戲、競賽或者視頻短片之類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從而使新課順利的進行。對于高年級學生,由于他們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認知能力相對較強,可以運用啟發(fā)或類比等方法,相對更合適,也就是說針對不同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更能達到如期的教學目標。其次導課要有新鮮感。新別致的課前導課會取得出奇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對新課充滿期待使他們的感知能力更強,注意力更加集中以不平常的形式出現(xiàn)往往會制造出新鮮感。第三導入起到啟發(fā)的作用。課堂上設問以及討論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啟發(fā),使他們多角度地思考與探究,經(jīng)過充分的主動分析與比較加上動手實踐來表達自己的見解,以多種方式解決問題。適當引用競爭機引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同時要放手讓學生創(chuàng)新,總結表現(xiàn)方法。
二、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根據(jù)教學內容的不同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停的轉換,使學生感到既新奇有樂于探索,尋求知識。課前教師要充分備課,挖掘教材,根據(jù)教材內容設計教學方法。比如介紹教法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講述的方法或者講故事的方法,吸引學生;遇到臨摹的課程內容就選擇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圖片等還可以配以音樂加強學習效果;遇到操作內容時就可以邊講邊演示,力求清晰又形象;情景教學,讓學生參與其中,可以進行比賽、游戲、表演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三、讓美術課堂更具趣味性
小學生只對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才回去積極主動學習,教師的教最重要的是啟發(fā)的方式,因為早早的灌輸給他們知識性的內容往往會令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讓他們自己去想、自己去實踐他們會更有興趣的參與到學習當中來,也更能夠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常常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現(xiàn)教師只重視傳授知識、教法、教學手段忽視了課堂教學興趣的激發(fā),把所有學生的思維禁錮在千人一面的情形之下。還有就是教師放任學生不去引導,然學生完全自由發(fā)展,也不利于學生學習,漸漸的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盡頭。要使學生學習興趣更濃首先就要鼓勵和尊重學生。給學生創(chuàng)造廣闊的空間,讓學生尋找學習的有效途徑勇于去創(chuàng)新尋找新方法。低年級學生愿意畫畫,想的單純畫的也簡單,但容易出現(xiàn)錯誤?;谶@種情況教師要給與引導而不是幫助完成,替代完成往往會讓學生失去想象力,不利于學生發(fā)展和提高,導致原本學生們自己的領悟、表現(xiàn)被替代。其次要善于指引學生觀察,引導記憶。學習繪畫觀察力很重要,只有會觀察了善于觀察了才能感知物象的本質特征。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推動學生去思考去發(fā)展去創(chuàng)作。有的放矢才是教育的最好形式,教師既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物象,也可以指引學生進行抽象構圖、表達,引導孩子進行創(chuàng)造活動,自由發(fā)揮想象。
四、適當運用評價方式
(一)書面運用文字來評價。通常在課堂練習和作業(yè)中教師都是要給學生相應的評語的。結合素質教育的需要,在書面評語當中不再是單調的真棒、加油、努力等??梢约尤胍恍┯懈腥拘缘恼Z言,讓學生得到被表揚的幸福感,讓學生學習更有積極性。
(二)善用夸贊的語言。教師要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給于語言上的激勵,多夸獎少批評。對于小學生一句“表現(xiàn)真不錯”“太棒了”“你真行”等,他們都會受到極大鼓舞。對于個別孩子也要正面引導,不挫傷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看見微小的閃光點及時鼓勵表揚,給每個學生同等的陽光,重視學生長遠發(fā)展。
(三)用肢體語言評價學生。教師的一個手勢、一個微笑都會影響孩子。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評價也不斷改變了以往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評價方式。評價還存在教師一言堂的情況,要讓評價的全體性、全面性更強夠,有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全面發(fā)展。
五、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
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為教知識而只教知識,在學習新知識時要強調能夠融會貫通才好。對于一個主題內容鼓勵學生多角度想象、創(chuàng)造和表現(xiàn),讓醫(yī)學知識變成豐富的思維創(chuàng)造基礎,來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例如,在教學生畫人物時,要啟發(fā)學生畫兒童怎樣畫,成人怎樣畫,男人怎樣畫,女人怎樣畫,怎樣抓住繪畫的特點,而不是把思維限定在一種人物特點之上,不能使知識多層次化運用。
總之,美術教學當中我們要遵循以上內容盡可能抓住要點,強化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標。同時是美術課能夠吸引學生,促使學生向更廣闊的空間發(fā)展,使每堂課都有全新的感受,主動去完成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倪金君.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研究[J].新智慧,2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