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寫作教學是初中語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考試中,語文作文分數占總分數的比例較高,直接影響到語文的考試成績,然而,初中生的寫作能力普通較低,學生對語文寫作興趣不高,這是所有初中教育工作者普通遇到的問題,關于怎樣培養初中生寫作能力,這一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初中學生及家長。盡管有很多老師對初中生寫作教學做了很多大膽的新嘗試,也收到了一些效果,但問題依舊沒有徹底解決,本文中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寫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閱讀能力;寫作素材;讀寫一體化
初中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檢測學生語文綜合能力、語言應用能力的綜合考查,然而,初中生作文寫作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近些年來一直困擾著很多教師、學生和家長,怎樣提高初中生作文寫作能力,激發初中生的寫作興趣,最終增強學生語文寫作能力,本文對提高初中生作文寫作能力問題進行了分析。
一、 提高初中生的閱讀能力
培根說:“讀書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使人精確。”閱讀能力是寫作能力的基礎,初中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才能得到穩步提升,閱讀能力可以擴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寫作語言,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一本書,要帶著問題去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尋找答案,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例如在閱讀《百年孤獨》一本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去思考為什么是“百年孤獨?”作者遇到什么樣的困惑才寫出了這樣一本書?“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貴有疑,”就是這個意思,“盡信書不如無書”,讀書的時候一味地相信書本上的東西,而不通過自己的大腦去思索問題,這樣只能禁錮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因此,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老師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去探索,這樣他們的視野才能更開闊,思維才能變得越來越活躍,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學生在閱讀的同時要養成寫讀書筆記和書摘的好習慣,把閱讀時遇到的一些好的詞句、好的片斷記錄下來以加深記憶,豐富自己的學識。閱讀分精讀、略讀和瀏覽,教師在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時候,要培養學生的精讀的習慣,推敲每個詞語、每句話的含義,領會它的精髓所在,略讀,就是粗略的讀,理解文章的大體意思即可。陶淵明的“好讀書,不求甚解”說的就是略讀,瀏覽,就是比略讀更粗略一些,更快速的閱讀方式,掌握一篇文章的大概即可。教師每周定期安排一節閱讀交流課,讓學生在交流課上分享自己通過閱讀摘要下來的詞句和讀書心得,學生通過交流相互學習、相互溝通閱讀時遇到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讀一些課外讀物,放開思維,培養有個性的閱讀。
二、 寫作素材
教師在批卷的時候經常會發現一種現象,就是學生經常反復的使用某些句子和詞語,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得少,或者是積累的素材比較陳舊,找不出來新穎的寫作素材,使學生對自己創作出來的作品不滿意,時而久之,便失去了寫作的興趣。造成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學生缺乏寫作素材,脫離了生活平時又沒有養成閱讀和寫讀書筆記的習慣,束縛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語文寫作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一定要有豐富的素材,葉圣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所以,藝術來源于生活,教師要積極的指導學生通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來收集自己的寫作素材,要指引學生怎樣去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把生活中的種種細節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把這些素材應用于寫作當中去,增加寫作素材的來源,學生之間可以自發的組織一些課外活動,走出校門走進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感受生命的美好,在大自然中尋找寫作的靈感,只有注重日常生活的積累,才能收集更多更好的寫作素材。
三、 讀寫一體化教學策略
所謂讀寫一體化,是指在語文教學中以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為出發點,將閱讀和寫作有機融合,抓住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以精讀、略讀、瀏覽等多種閱讀方式來解決學生寫作問題的途徑,加上經典的寫作素材,以此來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種新興的教育方式。語文是由語言和文學兩部分組成的,語言是要說出來的,文學是要通過寫作來體現出來,讀和寫是語文的基礎,閱讀和寫作是緊密聯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讀寫一體化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寫作的靈感與愛好,教師要指導學生了解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重要性,通過閱讀找到寫作的靈感,開拓學生寫作思維能力。
寫作是讀寫一體化的核心,在閱讀中尋找寫作方法,二者相輔相成,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讀文悟法,以讀促寫,即是讀與寫的結合點,抓住結合點,教師可以圍繞這個切入點來設計課堂教學基本流程,從命題、構思、行文等方面著手,教師要篩選有針對性的教材,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寫作輔導,通過情境教學方法,讓學生對閱讀材料的內容和所表達的含義加深理解,對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所了解,學生才能夠完全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與情感。
教師要通過實踐教學經驗不斷總結出怎樣利用合理化方法指導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寫作創作中去。
參考文獻:
[1] 雷士超.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之素材積累引導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0).
[2] 周愛敏.初中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研究與實踐[J].技術資訊,2016(3).
作者簡介:熊敏,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市心遠中學紅谷新城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