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英語學科育人價值的體現。思維品質,是英語核心素養中一個重要的維度。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課中,通過捕捉留白、感受體會、創意續寫,引導學生進入文本,和人物對話,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敏捷性、評判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關鍵詞:閱讀教學;思維品質;閱讀能力
英語核心素養為我們指明,教育要回歸原點,關注人的發展的終極目標,其實質內容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教育部,2018)。眾所周知,任何一個學科如果沒有思維的融入,也就談不上育人的價值。近日,筆者執教了一節英文繪本閱讀課“Cat and dog play hide and seek”,在設計上,處處留意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繪本的特點是精美圖畫與簡單文字互動的藝術,圖畫不是文字的點綴,而是貫穿故事始終的命脈。本節課采用英語閱讀教學的三段式教學,閱讀前:引出話題,激發興趣,帶著想象進入故事;閱讀中,理解故事、整體把握,帶著問題理解故事;閱讀后:活化故事、拓展運用,帶著感情講述故事并與他人分享。每個環節中都有思維訓練的側重點。閱讀前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閱讀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發散性等,閱讀后則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等。
閱讀前:引出話題,激發興趣,帶著想象進入故事
封面是繪本的臉,閱讀繪本時首先要從封面看起。但是筆者沒有直接呈現完整的封面,而是只呈現了兩個主角,鼓勵學生用所學過的詞句進行猜測和描述,預測人物間發生了什么事情,接著設置懸念,讓學生帶著想象進入文本。筆者在閱讀前的封面教學環節提出的這樣幾個問題:What can you get from the cover? What are they doing? Who hides? Who seeks? How do you know? 在這幾個問題的推動下,學生很快了解到故事的標題,故事的主角,以及故事中可能發生的環節。隨著學生從封面上獲取的信息越來越多,故事的核心信息就會逐漸呈現出來。筆者再以問題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story?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聯系自己已有的經驗,對即將要閱讀的文本進行充分預測。有的學生說“我想知道故事的結尾”。有的學生說“我想知道小狗找到貓了嗎?”。學生的思維越來越活躍,設疑和質疑也更積極。筆者將從封面上所得的和學生預測的信息歸納為time,place,characters,plot和other information五個方面,并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板書。這是閱讀策略的培養,教會學生分析故事的關鍵要素,有了條理性的思考和認知,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在對封面的解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的敏銳性和觀察的細致性得到了訓練。筆者的巧妙設計將封面的能量最大化,不但如此,這部分的教授也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閱讀中,理解故事、整體把握,帶著問題理解故事
人的思維是從疑問開始的,疑問能引發學生認知上的矛盾,從而激發他們積極地去探索,以解決問題。筆者以問題“Can you find some information from the story?”激起疑問,讓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繪本,理解故事。
進入閱讀環節后,筆者沒有急于帶著學生進行故事的閱讀,而是進行了兩個活動。
首先,帶著學生模仿兩個主角的動作,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這也為閱讀后分析小貓的性格特征和體會小狗的心情變化的活動做了鋪墊。
然后,將房間的平面圖呈現給學生,啟發學生運用目標句型I can see...in...Is he...? 結合自己生活經驗對小貓藏身的地方進行充分預測。
在課堂上,有的學生想到Is he behind the fridge?有的想到Is he in the vase?還有的想到Is he behind the curtain?在這個環節中,每個學生都是積極投入的閱讀者,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培養。
在充分預測之后,到底小貓的藏身之處在哪里?學生帶著探究的欲望進入自主閱讀環節。故事的最后揭示了謎底,小貓藏在了燈上,但其實第三頁圖片中已經間接揭示了小貓會藏在哪里。此處,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問題Which picture can tell you the cat is on the light?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學生在推測過程中,分析能力也得到了訓練。
思維的生長是需要成本的,它需要時間與空間的氧氣,需要教師多關注繪本的留白之處、疑問之處,設疑提問激活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閱讀后:活化故事、拓展運用,帶著感情講述故事并與他人分享
在學生的自主閱讀環節之后,筆者設計了一系列開放性問題,以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創新性。比如,對于最后小狗為什么會開燈的問題,有的學生說是因為小狗累了,靠在墻上,無意中碰到了開關。有的學生說是因為天黑了,小狗想打開燈繼續找。我們可以很好的感受到學生的思維碰撞出的火花。對于“如果你是小貓,你會不會想到藏在燈上?”這個問題,雖然大部分同學的回答都是不會,但是原因各不相同,這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學生的個性化思維,而不是簡單的人云亦云。又比如,引導學生給故事改編一個新的結尾,這里需要學生發揮充分的想象,有的學生說They play the game again. This time, the dog hides and the cat seeks.有的學生說The dog says to the cat: Why do you hide here? Its too dangerous.有的學生認為小狗會善意的“報復”小貓。每個答案都可以改編成一個全新的更加有趣的故事,在這里,學生的思維自由地翱翔。
閱讀繪本,就是要讓學生學會思考。繪本閱讀中學生最需要發展的就是觀察力、想象力、邏輯思維以及分析評價和獨立思考等能力。這些才是閱讀更核心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通知[D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25/s8001/201801/t20180115_324647.html,2018-01-05.
[2] 外研社,2015.Cat and dog play hide and seek[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作者簡介:張倩穎,江蘇省徐州市,江蘇省徐州市少華街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