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嬌 侯健俁 張浩 穆偉斌 李超君 杜鳳霞
摘 要:高校科研是當今社會科研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科研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在科研活動過程中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但是目前,科研管理隊伍還存在“專業”管理人員匱乏、人員梯隊建設不合理、不受重視、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等問題。為使科研管理人員更有效的服務于科研人員、建議應加強專業學習、強化業務培訓、強化科研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完善規章制度及管理機制、合理建設梯隊。
關鍵詞:高校科研 科研管理人員 現狀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8)02(a)-0177-02
1 高校科研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和特點
所謂科研管理人員,指的是主要從事科研的組織和領導以及業務管理工作的人員。他們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全院科研發展年度計劃和長遠規劃的編制與實施;各級科研課題及科研經費的管理;科技成果管理及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工作;與國內外的科技交流、科技協作、學術與學會、專利與技術轉讓;學科建設及規劃工作;研究生教育與管理;院辦產業的管理;完成學院黨委和行政交辦的其他工作。他們的工作內容決定了他們繁忙瑣碎、任務重且急的工作特點[1]。
2 科研管理人員的現狀
在當前國家重視科研的時代背景下,高校相應的科研管理工作也日益繁重。雖然科研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整體來說有所提高,但是當前科研管理人員隊伍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容樂觀。
2.1 “專業”科研管理人員匱乏
目前,從整體素質上來看,雖然多數科研管理者都具有研究生學歷,但很多成員所學專業與院校的整體研究方向并不一致,這就導致科研管理者不能深入的從專業角度和技術角度為科研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新上崗的人員,沒有接受過專業的、系統的科研管理培訓、學習和訓練,也沒有系統的學過管理知識。科研管理者都是邊工作,邊摸索,這不僅導致工作效率低下,也容易產生錯誤而影響管理過程的運行效果。
2.2 對科研管理人員“重使用,輕培養”
科研管理人員通常被認為是“材料的搬運工、辦事員”,導致科研管理者對自身工作價值的認可度不高。學校沒有正確認識到科研管理工作與科研成績密不可分的相關性,多數科研管理人員自身也持相同看法,這就造成科研管理人員受重視的自我感知度不高;缺乏必要的投入,學校經費使用側重于對教學和科研一線人員的培養,而科研管理人員很少甚至沒有有機會外出學習交流、參會、培訓、進修等,二級學院的一個科研管理者要同時負責基地、項目、學術活動等所有科研管理工作,應付日常的工作都很吃力,更談不上提高自身素質,埋下了人才流失的種子[2]。
2.3 規章制度不健全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以經驗型管理為主,各種項目申請書、驗收書、科技成果登記、報獎及獎勵材料的填寫、經費管理等科研管理過程中涉及到的細節沒有按照標準將科研過程形成文字化的手冊供參考使用,仍以“人治”為主,缺少“法制”觀念,責任體系不明確。通常情況下,總是根據上級通知來開展工作,沒有前瞻思維,形成一種“有工作就忙,無工作就閑”的現象,對工作的規劃和分配不夠合理,主觀能動性也有所欠缺。
2.4 科研管理信息系統不健全
一直以來,由于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無形中給管理人員徒增了許多不必要的工作和煩惱。另外,這也妨礙了管理人員通過大數據預測科研前沿和研究趨勢,不利于科研管理人員定期歸納統計總結。在全球信息化時代,科研信息系統的健全與否直接關系到科研管理功能的發揮和管理效率。我院目前雖然已有科研管理系統,但缺乏有效的制度及機制能夠讓老師動態更新完善項目進展、經費使用等具體詳細情況,距離信息化管理還有一定距離。
2.5 管理機制不健全,梯隊建設不合理
科研管理人員工作繁重冗雜,而學校對于獎勵、職稱晉升等方面,沒有給予相應的政策傾斜。管理人員受到職稱、個人上升瓶頸的限制等因素,不得不更換崗位,以謀求自我發展。另外,目前強調“管理即服務”的理念使得管理工作難度加大且較辛苦,科研管理人員年齡普遍年輕化,待到經驗豐富,這些人就會轉崗到相對受重視的崗位,導致科研管理隊伍流動性大,難以保障梯隊建設的合理性[3]。
3 應對科研管理人員現狀的思考
3.1 加強專業學習
科研管理業務技能的學習提高包括政策的解讀和執行能力、溝通與協調能力、構建完備的知識結構、收集和分析科研信息以及現代化管理學知識等多個方面。科研管理人員需要準確解讀國家相應的政策方針和科研規劃,同時準確定位本校的科研領域和優勢,發現國家科技政策和學校研究領域的契合點,為科研一線人員申報項目提供積極的引導作用,提高學校申報項目質量。
3.2 強化業務培訓
學校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提高科研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例如:對新入職人員進行崗位培訓并對培訓效果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定期組織兄弟院校之間和學院科研管理人員之間的座談交流會,交流經驗和心得,互相借鑒;鼓勵科研管理人員積極參加國家與省級科研工作交流會并給予政策支持,提高業務技能和管理水平,使科研成果產出增加。
3.3 建立完善規章制度
完善的規章制度在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管理者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首先,學校科研處應把各級各類項目管理辦法、經費報銷、成果管理及科研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匯編成冊,出臺相應的工作指導規范,使科研管理人員在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有據可依。同時科研一線人員也可參照手冊主動進行項目管理,減少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其次,學校科研處需合理組織科研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制度以明確權利和責任,分工合理,團結協作,避免職能下移造成的權利和責任不平衡現象。在崗位工作空閑時,科研管理人員可以深入科研一線,了解科研人員的科研條件和現實困難,便于與科研一線人員溝通;在崗位工作繁忙時,校院兩級科研管理人員應及時溝通,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工作效率。
3.4 強化科研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在國家大力推進數字化科研成果的跨機構、跨區域、跨部門共享的時代背景下,建立統一的服務平臺可以將科研過程中項目申報、評審情況、經費管理、成果進展、數據統計分析等匯聚在一起形成大數據,不僅可以使得“填表專業戶”從重復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同時也可以系統地管理和保存學校的科研工作情況,實現資源共享、優化管理流程、拓寬管理范圍、提高管理效率[4]。
3.5 完善管理機制,合理建設梯隊
高校科研管理人員是高校科研事業背后的“無名英雄”,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繼續深造、參與科學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屈指可數,因而在職稱評審、物質獎勵、精神獎勵中均不占優勢。若與科研人員采用同等考核標準,很難滿足科研管理人員的發展需要。為了提高科研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調動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學校應因崗而宜的制定考評機制,同時從工資報酬與獎勵、個人職業發展、精神獎勵等途徑對科研管理人員進行激勵,以滿足其物質需求、再學習需求、自我價值認同需求、公平需求、民主權利需求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消除科研管理人員的顧慮,穩定科研管理隊伍,合理建設梯隊,促進科研管理人員更規范、科學、高效的服務于科研人員。
參考文獻
[1] 王志剛,張俊杰,姚虎,等.高校科研管理人員的現狀及問題[J].中國高校科技,2015(Z1):44-45.
[2] 杜學亮.高校科研管理隊伍建設的現狀及對策[J].管理觀察,2009(13):145-146.
[3] 朱欽磊,高百紅.醫學科研管理人員職業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中國衛生人才,2016(10):74-77.
[4] 王睿芳.基于校園網的高校科研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J].價值工程,2016,35(8):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