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利
摘 要: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最好的老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以,必須承認,初中數學教學中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通過趣味教學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初中數學教學的有力武器。結合初中數學教學實踐分析,簡要談一談初中數學趣味教學的研究,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學生興趣;初中數學;活躍課堂
初中數學是教學中的基礎性學科,在初中階段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對學生的學習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的趣味性。數學作為工具性學科,其邏輯性、抽象性和嚴謹性都比較強,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抵觸情緒,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我們需要增添一些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以改變教學的現狀,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一、導語引趣
課堂導入是引導學生走進課堂的基礎,優秀的導語有著興奮劑的作用,能夠在課堂開始階段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興趣。所以,在導語階段引趣,是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興趣的基礎。
如,在講解概率的時候,我先結合學生熟悉的事件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上先問一問學生:同學們,有沒有遇到過或者是參與過食品袋中有集卡兌獎的模式、買彩票、摸獎游戲或者是套圈游戲呀?由于游戲的普遍性,大多數學生都曾經參與其中。當學生回答有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講一講獲獎或者是獲勝的技巧,原本沉悶的課堂氣氛變得活躍。之后,再引入:同學們,其實我們提到的這些事情都和今天要學的概率問題相關。如果大家學好概率問題,不僅可以避免在生活中受騙,還可以在以后步入社會中利用概率做一些促銷活動。當學生聽到學習新知識的好處之后,他們就會對知識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時展開新課,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情境激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啟迪老師,可以激起他們的學習欲望。面對邏輯性和抽象性都非常強的數學知識,可以結合情境創設引導學生,寓學于樂,增強初中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幫助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繼而達到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的效果。
如,在講解乘方部分知識的時候,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故事情境:傳說有一個國王想要獎勵一名發明國際象棋的臣子,因此,答應臣子提出的一個要求作為獎勵。這時候大臣就要求國王能夠按照第一格放上一粒米,第二格放上兩粒米,第三格放上四粒米……直到第六十四格為止。國王在聽到大臣提出的要求之后非常不屑,認為他提出的要求比較小。這時候,臣子就說,只有您實現之后才可以知道答案。在這個情境中,我詢問學生:你們知道一共需要多少粒米才能夠滿足臣子的需求嗎?學生都想要為國王解決這個問題,探究到底有多少粒大米。利用這個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之后再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探討知識。在學生分析研究之后,教師再導入乘方的知識點。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實現了將枯燥繁瑣的知識趣味化,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游戲融趣
初中生都喜歡玩游戲,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知識點,開發一些有趣味性的習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并懂得其中的樂趣。
如,在教學中,可以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幫助學生認識數學概念。通過這種勞逸結合的游戲引導,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也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如,可以舉出一些比較常見的數學名詞:①肖像;②偽造賬目;③醫生提筆;④勤點鈔票;⑤并駕齊驅。這幾個詞語對應的謎底分別是:合并同類項;誤差;開方;常數;平行。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單調的數學教學增添樂趣,也讓枯燥的教學充滿色彩。
四、建模尋趣
建模思想是數學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思想。在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中,教師也可以結合建模思想幫助學生尋找樂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在教學中,我們主要需要經歷“提出假設—建立模型—模型求解”幾個階段,讓學生在模型的引導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知識應用能力。如,在講解方程相關的知識的時候,我們可以結合立體模型,在一個平面中將方程的線性關系表示出來,讓學生結合模型分析線性方程的解的問題。之后,讓學生結合圖像提出一些自己的問題,并回答。通過創設合理、新穎的問題引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同時讓學生體會到解決數學問題的樂趣。
總而言之,初中課堂雖小,但是蘊含著非常廣闊的天地。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需要抓住時機,巧妙地融入不同的技巧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消除傳統對數學課堂枯燥、沉悶的認識。此外,教師還需要綜合教學的實際不斷總結反思,轉變教學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點燃學生的熱情,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向春華.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初中數學課堂為例[J].大東方,2016(3):201.
[2]王強.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激發學生興趣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7(2):2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