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超
摘要: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化學研究自然中的物質和物質之間的反應、變化,高層次的化學甚至可以創造新的物質。初中化學是化學學習的初始的階段,也是培養學生化學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化學魅力的階段,教師在進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時,應該創新教學方式,才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魅力,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熱情。
關鍵詞:初中化學;新課導入;語言藝術
現在,對于打造高效課堂的探究已經得到一些結果,可是更多的傾向于理論知識層面,并沒有談到怎樣指示學生學習策略的步驟,怎樣使用有效的教育方式促使學生的高效學習。本文在分析與探究教師的教學方式著手,建立客觀的教育價值觀,研究完善課堂教學的技術方式,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一、影響課堂教育質量的原因
許多的調查結果證明,影響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原因有很多,總結起來有如下幾點:教師老舊的觀念,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新課程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學習水平、性格特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為應試教育看法的影響,現在的化學教學還受到以前教學方式的約束,所以,教師的教學要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培育學生的自學才能;伴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和社會對于新課程的觀念缺乏深層次的認識,影響了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同時,也要關注教師自己的原因,關注教師個人的職業素養才能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質量;盡管許多學生有學習的興趣,可是并沒有良好的學習方式,學習水平比較低,降低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提升初中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明確教師教學目標 學生學習任務
教師組織一堂課,首先要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和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的和任務。教學目的任務是教學的綱,教學目的、任務一要具體明確,二要全面恰當,在知識技能方面明確哪些應該理解,哪些應該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過哪些內容、活動或練習,培養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課,一方面有主要的一兩項目的。如學習新知識,或進行某種技能訓練。同時,要全面考慮發展雙基和教育的各項任務以及能力的培養,如何貫穿在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中。例如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這要求教師不僅做好實驗,還要教給學生如何觀察實驗過程和結果;要培養學生的技能,就要通過一定的練習,使學生掌握相當的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注意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過程和方法,以適應實際需要,防止出現教學上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在向學生展示教學目標的同時,還必須讓學生清楚自己的學習任務,這樣,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二)優化課堂教學 提高教學質量
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可將抽象復雜的理論,形象地表現出來,減少了教師的重復工作,使教師的活動不像以前: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加簡單電教手段組成,而是綜合運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增加課堂容量和知識密度,提高了教學效率。如剛學習化學時,學生不易理解排空氣集氣法的收集原理,也不易講述明白,若制成多媒體課件,設計為一種氣體將另一種氣體從集氣瓶中排擠出來,展示給學生,學生一看就懂,大大節省課堂教學時間。
再有,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節奏慢,課堂容量小,教學方式比較單調呆板。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呈現信息量大,速度快,圖文并茂的優勢,進行所學知識的鞏固和復習,會使學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接受知識。尤其在總復習時,運用計算機將課堂教學中的板書、例題、練習制成一個多媒體課件,既可增大課堂信息量、減少板書時間,又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再如進行實驗室制取實驗裝置及相關練習的復習中,用傳統的方法若把裝置圖畫在黑板上很浪費時間,用一些掛圖,又沒有動態效果,如果制成多媒體課件,只需一按鍵即呈現出來,運行極為方便,且有更好的教學效果。這樣在總復習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充分以導為主,啟發學生思維,增加課堂練習容量,提高教學效果,化學課堂教學質量也大大提高。
(三)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
一堂成功的化學課一定要有大多數學生的積極參與。那種教師只管講,學生只管聽的“填鴨式”教學,不僅不利于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而且就感情教育方面而言,也是不可取的。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相關問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讓學生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課堂中,成為課堂的主體。為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墊定了基礎。
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可以以學生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以已知喻未知,化抽象為形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但是如果課堂上45分鐘是教師自己不停地講,必然收效甚微,甚至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因此,教師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比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課中,我們就可以利用創設懸念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出懸念:①我們在前面學習了氧氣的實驗室制法,那么在實驗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②在學習氧氣的制法時,我們從原料、反應原理、實驗裝置、檢驗氣體等幾個方面學習的,那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是否也應該著眼于這幾個方面呢?等等,通過這樣層層的提出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去一步步的解決問題,讓學生的思維緊隨教師的引導而積極的活躍起來。這樣就等于把問題交給了學生,變“獨腳戲”為“大家唱” ,變“ 一言堂” 為“群言堂,使學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為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保證。
三、總結
綜上所述,只有找到問題所在,不斷的優化教學方法,才能在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不管是傳統的教學,還是新理念下的教學,教學的基本出發點都是一樣的,都是希望學生能夠螺旋式的上升。
參考文獻:
[1]韓冰.從化學競賽透視初中生化學素養缺失的原因及對策[J].化學教學. 2011(04)
[2]夏立先.對中學化學實驗教學與研究的幾點認識和實踐[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