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 蔣晟
摘 要 現階段,高職院校校企聯合是常見教育模式,是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的重要途徑,有助于人才培養。但是,根據當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效果看,存在諸多問題,有待進一步優化,例如:合作水平較低、合作意識薄弱、校企合作積極性較低、合作體制不完善等。對此,各院校還應制定有效方案,加強對校企合作的認識、提高綜合實力、完善合作體制。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人才培養,為社會源源不斷發輸送人才資源。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養模式
1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1.1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內涵
高職院校中,校企聯合是教育教學發展的基礎前提和主要途徑,以人才培養為目標、以企業人才需求為目的。校企合作模式幫助學生提升實踐水平、更好的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企業輸送更多人才資源;同時也幫助企業提高綜合實力。校企聯合也可以反映“人力需求”,以校企合作為突破點的人才培養模式,成為高職院??沙掷m發展的重要內容,擴大社會影響力。校企合作也可以讓學校與企業資源分享、取長補短,更好地培養優秀人才,幫助企業實現技術創新,達到雙贏效果。
1.2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新形勢發展下,以往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處于發展階段,盡管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探索了不同合作形式。不過,在實踐中因為一些影響因素限制使得校企合作缺少創新,合作模式單一、簡單,未實現真正融合。相對于國外校企合作模式,我國校企合作模式存在諸多問題,各院校多會借鑒國外教育經驗,取長補短,目前發展形勢良好。此外,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逐漸形成了教學合一、學徒制、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但是,因為合作體制不夠完善使得企業自身經濟效益缺少保障,企業主動性較低。因此,當前燃眉之急是高職院校進一步進行校企合作探索,完善合作體制,優化人才培育模式進而跟上社會經濟進步。
2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2.1 校企合作缺少關注
第一,校企合作和初期“見習訓練”相比,多數企業單純地認為校企合作即是指導學生到企業中參觀,學生并不會有過多的實踐機會、缺少實踐能力的培養。第二,學校認為校企合作把學生引導企業中而進行上崗實習就達到了校企合作目的,但是實踐缺少有針對性指導、缺少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模式不僅是一種學習途徑,也是一種教學理論融入到學校教學組織、學生管理中。不過,根據當前人才培養狀態看,各院校缺少積極性、校企合作主管處室僅是負責和企業的練習,結合學校、企業簽署相關合作協議,具體合作內容交給各系管理。各系和企業合作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為學生安排實訓崗位,而實際執行交給教師;具體實訓還需要通過學生自己努力。雖然各流程表面看似有著明確的分工,不過缺少總體規劃、管理和審核體制。主管處室、各系、教師單一的重視校企合作內容,未立足于總體上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進行研究、探索。
2.2 專業設置未達到社會要求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直接目的是為社會輸送源源不斷的人才,推動社會經濟進步發展。各院校校企合作的首要條件是專業設置。經濟進步關乎著企業建設發展創新,陸續出現新的崗位與新的專業,同時也會有一些傳統專業與工作崗位給予了新的定義。不過,當前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社會發展不同步,例如:思想意識落后、缺少新的專業設置而影響企業人才培養質量。僅是學校有新專業的思想但也缺少形式化、缺少目標、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2.3 教學體制落后
現階段,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涵蓋:第一,學生理論學習過程中會結合企業人才需求展開短時間的實踐培訓。第二,學生理論學習后到企業實踐實訓通常會采取2+1形式。第三,院校訂單培養,借助簽署三方協議商議學生畢業后直接進入企業工作。無論哪一種方式,學校與企業的立足點都是解決學生就業問題,為學生提供更多發展契機,對各院校教學組織無較大影響使得一些學校采取校企合作模式。但是,傳統教學體制仍然延續,缺少當前校企合作的結合與連接,導致學生上崗實訓和理論學習脫離?;诋斍敖虒W體制來說,各院校教學體制并未與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相契合。
2.4 師資隊伍有待提升
目前一些高職院校師資力量薄弱,特別是雙師型教師。據調查顯示,50%教師僅是通過培訓或考試而獲得相關培訓證書,缺少實踐經驗積累導致雙師型教學資源較少?;趯I教師角度來說,應試教育背景影響下很少有教師會結合校企合作展開教學創新,對于學生實訓指導也較少。加之,學校缺少學生實訓教學監督制度建立、工作職責模糊、缺少系統的監督導致師資隊伍缺少提高。
3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對策研究
3.1 創新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理念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養的途徑之一,各院校應引導教師認識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意義,了解到校企合作才是學校人才培養的根本,關乎著人才培養效果與學??山逃虒W工作。首先,學校對校企合作統籌規劃、優化分工、相關管理部門發揮監督作用;各系根據主體專業屬性和人才培養目標制定精細化培養計劃,構架完善的管理體制。教師則需要對專業課程教學進行規劃設計,了解學生培訓狀態并做好指導工作。其次,創新校企合作思路,以校企人才培養為目標,探索新的合作形式?,F代化下,校企合作內容也要有所創新,創新思路、將市場作為主導,積極主動地與企業在科研、生產中全面配合,從而找到一些相同的契合點。
3.2 創新專業設置和課程研發
校企立足于各方契合點明確合作專業展開專業設置和課程研發?,F代化背景下,合作專業和定位也要跟上社會發展變化,與時創新。各校可以組織行業專業、成功人士等成立“指導工作組”,結合市場發展要求展開專業調整,制定人才培養戰略目標,打造多樣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如果條件成熟學??梢赃x擇大型企業訂單培養,學生畢業后直接進入企業實習。立足于專業設置方面進行接介入,學生在校學習也是企業展開崗位培訓的過程,使得學生培養更有目標性。在課程研發方面,各院校和企業合作,將企業崗位需求和職業水平作為前提,制定完善的課程體系。新的課程設計需要優化分工,強調學生專業技能、綜合素養,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水平。
3.3 優化教學管理體系
各校結合校企合作中的教學管理不足立足于實際需求優化教學管理體系。各校和合作企業組建“專業教學辦公室”,通過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結合崗位需求制定各項制度且落實在具體教學中。首先,優化教學管理運行體制,完善校企合作專業學生常規實踐,完善管理制度讓理論學習和實訓操作結合。其次,健全教學質量保障體制,結合學生崗位實訓、指導教師優化指導,通過教學評價、獎勵方法等確保校企合作教學管理。最后,健全教學質量監督體制,教學管理中融入信息反饋系統,實時監控生成監控體制且構建運行指標和管理體制,確保教學有效性與實踐質量。
3.4 構建專兼融合教學隊伍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中,教師作為主導因素有著重要影響因素。對此,還需要各院校立足于實際發展,構建專兼融合的雙師型教學隊伍。首先,提高專業教師教學水平并積累經驗,提倡教師參與社會培訓且將校企合作為基礎。此外,對教師專業水平進行審核,競爭上崗,構建審核和評價體制,優化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另一方面,各院校結合專業要求通過不同途徑引進優秀教師作為兼課教師,做好兼職教師統計且創新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校企合作時,專業教師和兼職教師資源分享、理論和實踐結合,優化師資隊伍。
3.5 注重先進設施引進,構建校內外實訓基地
各院校注重先進設施的引進,將校企合作理念作為導向、企業人才需求作為指標,結合專業要求和學生個性特點科學設置模擬實訓場地,逐步健全實訓設置設備。對于專業基礎高、校企合作效果顯著的專業可以實行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首先,得到企業的支持,建設實訓基地并由各系管理、教師引導學生展開管理與運行。其次,實行崗前實訓中心為校外實訓基礎,專業教師兼職企業培訓師,不僅有助于企業職工培訓,提高管理質量;也有助于學生經驗積累,達到人才培養目的。
4 結語
在社會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各院校與學生都面對著較大壓力;而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有效解決學校與學生就業問題,同時為企業輸送了不少人才。對此,各院校還應立足于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制定科學有效方法,提高人才培養效果。
參考文獻
[1] 余江霞,蔡春江,何武香,陳千誥.高職院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醫藥方向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中國藥房,2017(28).
[2] 郭紀斌.高職“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風,2017(11).
[3] 姜銳,張惠華,姜華,盛方清.高職院校旅游專業群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模式的構建[J].職業技術,2017(16).
[4] 李瑛娟.高職院校教師企業頂崗培訓實踐探討[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17(33).
[5] 肖宏飛,周蘇亭,孫怡.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保障機制研究——以“博西華班”校企合作實踐為例[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7(32).
[6] 陶薇.高職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養創新模式實踐與對策——以財經商貿類專業為例[J].河北職業教育,2017(10).
[7] 王冬艷.“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J].文學教育(下),2017(10).
[8] 章超.“一帶一路”戰略下面向東南亞的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廣東高職院校涉農專業為例[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