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因為地處偏遠的緣故,往往辦學條件較弱,學生基礎薄弱且缺乏足夠的教學資源。這一問題必須要予以解決,因此,在本文中,筆者在對農村中學的數學教學的特點進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的基礎上,對農村中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展開分析。
關鍵詞:農村 教學資源 數學教學 有效性
0
一、農村中學的學生主要特點
同城市的中學學生不同,生活在農村的中學生,往往會因為缺少教育條件、教育資源以及來自社會和家庭的熏陶,而在學習方面落后于城市學生很多,其不僅僅基礎知識掌握較差,且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也不如城市學生。甚至頗有些農村學生的家長對教育不夠重視,總會因為自身需要而讓學生下地務農甚至外出打工,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二、農村中學數學教學的存在問題
(一)很多農村學生存在厭學情緒
在農村,很多學生都存在厭學情緒,上課之時往往不是認真聽講,而是跟同學嬉笑打鬧,這主要來源于農村對于教育的不夠重視,而有一些學生則是因為自身交際能力的欠缺以及內向的性格,無法在遇到問題的情況下同老師或者同學反映。
(二)農村中學的數學教學存在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
農村地區因為自身的經濟發展較差,且地處偏遠,因而很難招聘到高質量的教師,再者,因為地理環境以及當地教育資源的緣故,當地教師往往思想較為陳舊,教學的理念也比較落后,此嚴重影響教學的有效性,對于中學的數學教學構成很不好的影響。
(三)農村中學的教學條件較差
農村地區因為資金不足的原因,往往導致教學條件跟不上,從而沒辦法跟上教學需求而實施多元化教學。比如說,當下的數學教學往往會用到多媒體等信息技術,但是很多農村地區便無法滿足該類條件,再有,因為很多教學內容都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而教師又不能給學生創設模擬情景,于是就無法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展開更加深入的學習,最終妨礙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強化我國農村中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
對于當下我國農村中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所存在著的諸多問題,需要農村的中學對于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作進一步提高,如此也就需要教育部門在充分的考慮到當地教育情況及社會情況的基礎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從而為我國農村中學的數學教學發展提供優良條件。
(一)教師須當認同和關愛學生
對于我國農村地區的中學數學老師來講,如果想要切實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便須當發自內心的給與孩子以認同和關愛。對此,數學老師要力所能及的將所在班級的學習氛圍營造得更加和諧,如果發現學生在學習或者生活方面存在什么問題,教師要及時的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要在對學生思想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做到充分了解的情況下,為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尋找科學解決方法。如此,教師給學生以關愛和認同的同時,學生也會認同老師,從而,學生會更加樂意學習數學教師所上的課,學生的上課積極性提升了,自然中學數學的教學有效性也就得到了提升。再有,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給與所有的學生以關注,鑒于農村的學生很多都存在厭學情緒,教師還要在日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去創設一些生動的生活情境,從而讓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親切感,從而盡可能的激發出自身的學習興趣來。最后,如果學生通過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教師要對學生的努力給與認同和鼓勵,此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更加努力的去學習數學。
(二)創建一個以學生作為主體的數學教學模式
為了提升農村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須創建一個以學生作為主體的數學教學模式,通過轉變傳統角色,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切的感受到學習所帶來的樂趣。比如說,在日常的數學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創建一些數學小組,使學生在小組氛圍里感受到團結和友愛,從而讓數學的學習氛圍變得更加輕松起來。在該小組中,教師要做到人員的合理安排,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在小組中盡到自己的職責,從而更加真切的感受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進而更加主動的去研究和分析數學問題,將自己的學習主動性充分發揮出來,最終實現增強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愿望。
(三)通過輔導的方式來實現差異化教學
因為學生在性格特點、生活環境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從而導致農村的學生有著比較大的個體性差異,表現在學習上則為對待學習的態度各有不同。因為此種原因,導致教師在教學中很難以課堂的形式滿足學生的每一項需求。所以,這也就需要教師在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對其展開個別的輔導。通過該種輔導,教師能夠更加真切的認識到學生所存在的諸多不同,并更加明了怎樣有針對性的去授課和備課,怎樣制定出更加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數學教學模式。與此同時,給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也可以更加充分的知道學生在數學方面所存在的困難,進而有針對性的給學生以幫助。此外,它還可以幫助教師對學生的諸多性格或者學習優點的挖掘,幫助學生更加充分的發揮出自己的品質和個性,最終得到個性化成長。
(四)教師有必要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課外學習活動
因為農村中學生往往存在缺少數學想象力以及自然思維等問題,所以有必要讓教師在上課之余為學生組織一些課外學習活動,以便引導并激發中學生使用數學的方式來了解、認識并改造這個世界。此外,課外學習活動還可以幫助學生將生活和學習結合起來,從而更好的使用數學來進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再有,通過對課外活動的組織,教師能給中學生帶來更多的提升自己動手和實踐能力的機會,也為學生日后實踐并完成觀察、驗證以及推理數學知識帶來了充足的發展空間,幫助學生從生活中學習到更多更深的數學知識和學習經驗,最終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可以說,豐富的生活體驗,可以給學生帶來無盡的精神財富,極大的擴展農村的數學教學資源。
(五)教師應當在日常中切實的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如果要想擁有較高質量的課堂活動,便要求教師擁有較高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因此,如果想要讓農村的中學數學教學質量得到提升,要求教師在日常中切實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認識到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對于中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意義,并在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去主動地汲取具有先進水平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挖掘更加有效的教學模式,以便保障自身的能力和思想能為中學數學的教學帶來光明。再者,中學數學教師須當樹立端正健康的教學態度,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規范并完善自己的行為,力求能用自身的行為舉止為農村學生樹立起可供學習的榜樣,并更進一步的引導學生建立起完善而健康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改正以往對于學習的不健康認知,從而為中學數學有效性的發展打好基礎。
如此,當農村中學的教師整體素質都得到了顯著提升的時候,農村中學教學的有效性也必然會有更進一步的提升,最終,生活在農村的中學生所接受到的教育也必然會越來越科學。
四、結語
通過分析可知,我國農村中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往往會因為農村所特有的局限而無從保障,若要改變該種困境,需要教師在盡可能多的給學生以認同和關愛的情況下,去激發農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者,教師還可以以組織課外活動的方式來增加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從而讓農村數學的教學變得更具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曹毅.提高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條策略[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10).
[2]田林必.“解后思”提高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最佳途徑[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4,(08).
[3]曹雪勇,林少姻.實現農村中學數學課堂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6,(34).
[4]付芃.提升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05).
[5]陳柏林.新教材背景下對農村中學數學教學的思考與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05).
(作者簡介:劉奇軍,本科,漣源市金石鎮中心學校,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