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人本主義的視角出發開展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路徑與策略研究,不僅是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客觀需求,還是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本質需求,更是促進高職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需求。當前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要想打破困局關鍵在于從源頭上加強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積極構建人本主義理念下的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體系,即通過革新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理念,整合資源大力加強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師資團隊建設,完善高職學生開展生命安全教育的配套機制建設等多項措施,來切實提高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確保高職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拔尖創新人才。
關鍵詞:人本主義;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培養體系
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是高職院校加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確保學生生命安全與成長成才的核心要素。近些年來,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生命安全事故多發,造成的社會影響較大,不僅對學生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危害,同時也不利于學校和諧平安校園建設。當前,中國正處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國家已把“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作為貫徹“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核心理念,認真抓好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在人本主義理念下對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體系進行構建,積極為高職學生營造一個安全優質的育人環境,確保高職學生生命安全與成長成才至關重要。
一、人本主義理念下高職學生開展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的現實意義及影響
當代大學生是同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與未來,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力軍,大學階段是大學生形成科學“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牢固樹立遠大理想信念抱負的關鍵時期。為此,針對高職學生開展人本主義理念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是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促進高職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全面發展的基石與動力。
(一)高職學生開展人本主義理念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是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客觀需求。
目前,中國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經濟社會“新常態”已步入了新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受中國經濟發展困境與社會發展轉型和西方利益多元化、價值多元化的市場經濟理念等多重因素影響,高職學生理想信念迷失,“三觀”扭曲,對生命感到困惑和迷茫,容易誘發心理疾病,直接威脅學生生命安全。因此,開展人本主義理念高職學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是幫助高職學生正確認識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其擁有更加成熟的心智、更加健全的人格、更加樂觀的生命狀態,從而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二)高職學生開展人本主義理念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是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本質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高職院校要實現內涵式發展,必須牢固樹立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一切工作都要服從和服務于學生的成長成才。因此,開展人本主義理念高職學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強化生命意識、肯定生命價值、提高生命質量、創造生命輝煌;另一方面還可以全面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高職院校實現內涵式發展。
(三)高職學生開展人本主義理念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是促進高職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與北大師生座談講話中指出:“今天,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我們的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教育是高職大學生全面發展的主渠道,高職學生在校學習階段是高職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高職學生無論是在情感上、還是在認知水平上,都還不太成熟,需要有人把關、正確引領,否則就會誤入歧途,導致學生對生命的價值產生疑問。因此,開展人本主義理念高職學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可以幫助高職學生成熟心智、堅定理想信念,促進高職學生全面發展。
二、人本主義理念下高職學生開展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一)當前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理念落后。
縱觀國內外開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發展歷史,國外起步較早,其教育理念的提出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且形成了科學的教育理念和完整的教育體系;反觀我國生命教育,起步較晚,主要集中在兒童及中小學階段,關于大學生特別是高職大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理念嚴重匱乏滯后,功力色彩比較濃、與專業教育結合不緊、與實踐脫節且“中看不中用”。再加之受傳統教育理念負面因素的影響,導致人們對生命安全教育的認識嚴重缺位,使得高職院校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全面推行、普及還要不斷的在實踐中探索前進。
(二)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資源嚴重缺失。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過程中普遍存在教育缺失的問題。一方面缺乏開展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的“硬件資源”。高職院校普遍對開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硬件設施設備以及資金投入不足,導致很多高職院校缺乏開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場所及配套實施設備。另一方面缺乏開展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的“軟件資源”。高職院校絕大多數沒有配備專業的生命安全教育師資,大多是“拉郎配”“半路出家”,大多是由輔導員、政工管理人員等非專業人士來充當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師資力量,其教學能力不強、動手能力差,暨無法有效指導學生,又無法進行理論創新,嚴重制約了高職生命安全教育理念的發展。
(三)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配套機制不全。
雖然,目前高職院校一直都在不斷地努力嘗試著進行生命安全教育方面的改革,但效果還不明顯。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各高職院校對生命安全教育重視成度還不夠,在推進生命安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和優勢不突出,特別是缺乏推進高職院校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有效配套政策和措施,使得當前的各高職院校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現狀與實際情況不匹配。目前,各高校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都采取了一些補救措施,部分高職院校逐步出臺了一些政策來完善學生生命安全教育配套機制。但高職院校現行的一些政策措施過于原則化,沒有細化、不便于實際操作,使得高職院校學生生命安全教育還面臨重重困難。
三、人本主義理念下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路徑與策略
(一)革新觀念,全面樹立科學先進的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理念。
1.要明確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能力培養的目標與措施。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能力培養的主要目標是,通過系統開展生命認知教育、生命實踐教育和生命發展教育,達到高職學生珍惜生命存在、注重生命質量、凸顯生命價值的目標。[1]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能力培養的主要措施是,牢固樹立人本主義理念,強化學生的生命意識,積極構建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體系,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在提升高職大學生生存能力和生命修養的同時提高高職院校的學生生命質量。
2.要完善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建設。一方面要加強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能力培養理論課程建設,專門開設一些諸如生命安全教育概論、生命發展與關懷、死亡社會學、人生哲理、自然科學與信仰等必須課程,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生命觀。另一方面要積極開拓專門針對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能力培養的活動課程建設,將教學活動滲透到學生的實踐活動當中去,通過開展形式多樣、主題深刻的各項活動,實施生命安全教育與能力培養,使高職學生加強體驗,主動接受教育。
3.要豐富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能力培養的手段與方法。一方面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生命安全教學過程的“啟發性”,精心組織生命安全教育內容,更多采取案例教學、項目驅動、情景模擬等,來提高高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通過舉辦生命安全知識競賽、防身技能比賽、安全知識主題演講、安全演練等活動,來豐富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手段與方法,促進高職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的顯著提升。同時,我們還可以加大與行業和企業合作力度,讓學生深入行業和企業實踐,充分利用行業和企業資源與優勢,開展有針對性的生命安全教育與生命安全技能教育,使高職生命安全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讓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掌握生命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和自救能力。
(二)整合資源,大力加強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師資團隊建設。
1.要構建一支經驗豐富、敬業愛生的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師資團隊。高職院校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與高職學生自身特點,構建以專業教師、行業專家為主,輔導員、政工干部為輔的專兼職教師團隊,積極打造一支能力強、業務精、反應快的專業化的高職生命安全教育師資團隊。
2.要不斷提升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專業師資團隊的教學能力與水平。一方面可以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加強對從事高職學生生命安全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的一線教師的系統化、專業化的培訓力度,不斷提升高職生命安全教育師資隊伍的理論水平與業務能力。[2]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引進專業團隊、專業師資力量進行安全教育。同時,還可以組織從事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師開展課題及項目研究,以理論創新不斷帶動實踐創新,還可以開展教師教學能力大比武、參加各種技能競賽,不斷促進高職院校生命安全教育師資隊伍的教育教學能力水平的整體有效提升。
3.要建立健全高職教師開展生命安全教育激勵機制與考評制度。建立從事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激勵機制,在教師職稱評聘、業績考核、經費支撐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撐。同時通過創新高職生命安全教育考評體系,把專門從事生命安全教育的業績作為其職務評聘、崗位任用和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
(三)多措并舉,積極完善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配套機制建設。
1.要構建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管理體系。一方面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不斷創新高職生命安全教育內容,努力健全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學科體系建設。同時,政府要高度重視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相關設施設備,積極支持高職院校開展生命安全實踐教學。另一方面要積極營造有利于高職院校開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環境。要積極整合多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及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加大對生命安全教育的宣傳和引導力度,讓全社會都來高度重視高職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
2.要加大對高職學生開展生命安全教育與能力培養專項活動的資金投入。一方面高職院校要積極優化校內經費支出結構,多渠道統籌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高職院校開展生命安全教育教學,資助教師開展生命安全理論和實踐研究。另一方面千方百計整合政府、社會、高校的政策、項目、資金、專家及師資等資源,努力建立優勢互補、資源整合、協調推進的新機制,積極需求政府、社會多方支持、努力形成合力,全力促進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3]
3.要完善對高職學生開展生命安全教育與能力培養的政策保障體系。特色鮮明、體系完整的政策保障體系是順利開展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工作的基石。一方面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要出臺專門政策支持幫助高職院校有效開展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同時積極指導高職院校構建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體系。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本身要努力建立健全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機制,完善具體的措施與方案,鼓勵教師構建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知識體系,加大投入完善學校開展生命安全教育設施設備,積極開展實踐和體驗式教學,優化改善校園安全教育環境。
高職院校的學生生命安全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和人們的普通關注。深入實施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工作,需要多方協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只有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積極構建人本主義理念下的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體系建設,采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認真做好高職學生在校期間的各個階段、不同環節的生命安全知識教育和技能訓練,才能培養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的拔尖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趙彤璐.公共治理視角下校園生命安全教育體系的構建[J].教學與管理,2017(9):40-42.
[2]姚小燕.關于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思考與重建[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76-79.
[3]鮑敏秦,張原.加強高校學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措施[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204-205.
作者簡介:何發勝(1983— ),男,漢,湖南岳陽,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教育管理。
基金項目:本文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職業技術教育分會2017年度課題《基于人本主義理念的高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與自我保護能力培養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課題編號:GZYYB201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