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推進,教育部下文明確要求“通過中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使學生能夠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完全符合中華復興的歷史要求,因此創新教育毫無疑問已成為高中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應該引起廣大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師應該摒棄傳統教師“授業”“解惑”的專制型教學,構建創新的教學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希望本文中的觀點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教學;創新能力
作為素質教育的最高層次就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數學教育在這一方面起著獨特的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推進,教育部下文明確要求“通過中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使學生能夠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完全符合中華復興的歷史要求,因此創新教育毫無疑問已成為高中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應該引起廣大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筆者根據多年的高中數學教學經驗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以學生為主體,創造開放、和諧的數學教學課堂
創新教學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這種開放性的特征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只是起到輔助和引導的作用;在面對傳統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要首先轉變教學方法,注重了學生對知識的研究,其學習方式也有了創新,給學生以足夠的發展空間。如:教師應該根據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調整教學思路,而不應該采取一成不變的教學;針對教學目標,應該多聽取學生的意見,由師生共同制定,讓學生充分享受到自己主人公的權利,同時這樣也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進步并適當的給予表揚,因為表揚是老師對學生一種肯定,是學生成功的一種標志。特別是對于后進學生容易自暴自棄、泄氣自卑,應該及時給予點撥、誘導,半教半放地讓他們自己去走向成功,這樣也利于創造開發、和諧的數學教學課堂。
二、學會數學建模思想,培養創新思維
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地挖掘、發揮課本中數學建模實例的作用,加強數學建模的教學,對學生的創造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好處的,正如中國數學教育委員會主任、北京師范大學嚴士健教授在北京市高中數學知識應用競賽會議上所講:“這不在于學生在中學中解決了多少應用問題,只要他有這種感受,有一點經驗,知道一點如何把實際問題化成數學問題,有點初步的能力,有點體會,他將來就可以以小見大。這個意義應該是很大的,對學生的成長有很大好處,這個就是素質教育?!睌祵W應用問題的解法一般采用數學建模法,即通過對問題的數學化,模型構建,求解檢驗使問題獲得解決。用這種方法求解實際應用問題,首先要在閱讀材料、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建立起數學模型,再利用數學知識對模型進行分析探求,得到數學結論,最后得出應用問題的解。
三、注意誘發學生的靈感
靈感是一種直覺思維,是由于長期實踐,不斷積累經驗和知識而突然產生的富有創造性的思路,是認識上質的飛躍。靈感的發生往往伴隨著突破和創新。在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捕捉和誘發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靈感,對于學生別出心裁的想法,違反常規的解答,標新立異的構思,哪怕只有一點點的新意,都應及時給予肯定。同時,還應當應用數形結合、變換角度、類比等方法去誘導學生的數學直覺和靈感,促使學生能直接越過邏輯推理而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創造性思維是人們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過程中所特有的思維活動。它不僅能揭露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內在聯系,而且可以產生新穎獨特的想法,并能提出創造性的見解。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因此,通過解題教學,要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學會從多個角度提出新穎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使他們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創造性的想象、獨特的知識結構以及活躍的靈感等思維素質。在解題中引導學生打破常規、獨立思考、大膽猜想、質疑問難、積極爭辯、尋求變異、放開思路、充分想象、巧用直觀、探究多種解決方案或途徑,快速、簡捷、準確地解決數學問題,這些都是創新思維的體現。
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拓創新精神
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改進傳統教學,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將教學內容直觀化、形象化。教師應廣泛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授課,以形象化的方式和多樣化的手段營造英語語言環境,如利用多媒體制作教學課件,借助RST和電腦軟件教學,以生動、形象、直觀,有趣的方式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多媒體技術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改變這一狀態,因為多媒體教學聲、像、文結合,創設一定的情境,將抽象的文字演化為形象可感的畫面,音樂,朗誦,圖象結合,使學生客觀地感受所要接觸的文字信息,打破了課堂40分鐘的時空限制,古今中外、上下千年、溝通現實、引發想象、化靜為動、虛實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課堂上也會有“蠢蠢欲動”的表現;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推進,創新教育毫無疑問已成為高中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應該引起廣大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師應該摒棄傳統教師“授業”“解惑”的專制型教學,構建創新的教學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希望文中的以學生為主體,創造開放、和諧的數學教學課堂,學會數學建模思想,培養創新思維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拓創新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構建真正的數學創新課堂的觀點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