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璐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市場經濟也在不斷的趨于成熟。工商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基礎,可以保障市場經濟的有序健康發展,增強企業在市場環境下的競爭力,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因此,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要加強工商管理的研究力度,加強自身建設、人力資源建設和信息化建設,優化配置,提高管理水平,加強市場分析能力,為企業內部管理的工作得以順利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基礎。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工商管理將會逐漸向國際化管理、知識管理以及學習型組織的構建等方面發展。
關鍵詞:市場經濟;工商管理;發展趨勢
一、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工商行政管理的內涵和特征
首先,工商行政管理在信息化時代中的內涵。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是指,對信息內容的采集、分類、歸納、處理與傳輸,繼而實現對信息流的有效控制,擺脫各種因素的束縛,為工商行政管理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快速的管理和服務,為工商管理的各項工作的不斷改革和創新打下了堅實基礎。其次,工商管理工作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特征表現。第一,對信息技術存在依賴性。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以信息技術為依托,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是信息化的前提,具有標準統一性,實現電子政務各功能系統之間信息共享、上下協同、安全保障。它不斷推動信息技術與工商管理業務的融合,不斷創新、改進。第二,是由工商行政管理職能決定的基礎性、復雜性和廣泛性特征信息資源的基礎性。
二、市場經濟發展下工商管理發展中的問題
(一)工商管理發展模式缺陷,人才缺乏。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下,多數企業領導不具有全面的工商管理理念和知識,沒有形成一套體系化的管理方法,導致管理系統較為粗糙,給企業的持續發展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面對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形勢,企業又該如何保持一種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前提就是需要切實加強工商管理。在當前企業管理中那種傳統的員工激勵式管理方法已無法滿足時代發展需求,企業工商管理發展模式,也迫切需要進行改變和創新。由于我國在工商管理方面起步較晚,而且對于人才的培養缺乏創新性與實用性,加之經驗不足,這就與巨大的市場需求相矛盾,缺口較大。
(二)內部職能劃分不明確,制度不健全。當前,工商管理部門存在部門職能劃分不明的情況,部門職能混亂,管理工作交叉重疊,降低了工商管理工作效率。當出現緊急情況需要處理時,下級工作人員需要通報多個部門才能得到處理指示,延遲了解決危機的最佳時間,容易造成市場經濟的損失。制度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現在:第一,執法人員的素質偏低與執法力度的不足;第二,部分地區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傾向。制度的完善對于工商管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也會成為我國工商管理方面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
(三)工商管理目標模糊,經營模式適應性普遍較弱。新環境下企業在追逐經濟利益的同時,還要兼顧自身社會效益的發展,因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務必需要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一味地追逐利益最大化,而對于市場的實際需求及自身的生產模式并沒有深刻的認識,單純注重產品生產的數量,忽略了產品的更新換代。雖然很多企業也都擁有專門的市場信息反饋部門,但多數是一種擺設,其作用并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進而影響企業的利潤獲得,阻礙企業的發展。
三、市場經濟發展下工商管理的發展趨勢
(一)工商管理制度規范化。只有建立健全的工商管理制度,才能將企業內部各部門的職能進行明確劃分,便利工商管理工作的開展,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生產效率,讓企業的內部管理工作有理可循、有法可依。在制定工商管理規章制度時,要以企業的實際情況為基礎,確立賞罰分明的管理制度約束工商部門工作人員的行為操守,要表彰先進員工,通過規范的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工商管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管理,為在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促進企業的發展,需要實行人性化管理。在企業管理制度制定的過程中,需要體現出人性化,體現企業對員工的關懷,促使企業工商管理的人性化。
(二)注重于對工商管理行政執法管理系統的建設。工商管理中的執法案件處理有著極強的相關性與通用性,其需要按照行政執法并以此基礎來對案件內容重新建構。案件管理涉及公平交易、消保維權、市場規范管理等全工商監管業務,案件線索、立案、辦案、結案,以及協查、通報等流程都具有通用性。在做好需求調研的基礎上,面向人員實際的業務分類和應用,以人為本重新設計使該系統切實可用、通用,符合總局數據和流程標準,成為各級監管執法人員離不開的應用系統和連接上級工商各類實際業務的紐帶。
(三)建立學習型組織,進行國際化管理。學習型組織是當前國際中的重要先進管理理論,作為企業未來的工商管理會向學習型組織的方向不斷發展。對于企業本身而言,能夠更好地發揮出企業知識資本、生產流程以及人力資源的作用,提升客戶對企業所生產產品以及企業本身的滿意度,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當前,我國市場與國際市場之間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在此趨勢下,工商管理的管理形式將從原本的企業管理、市場管理逐漸向國際化管理模式轉化。國際化管理要求工商管理將企業管理的環境變更為國際環境,需要提高客戶管理、企業品牌管理及管理思想等企業管理內容的國際化水平。
(四)提高辦公自動化和和信息資源共享建設工作的發展水平。通過對計算機局域網絡技術的運用及對辦公室自動化處理系統的選擇,將工商部門行政管理工作開展以網上辦公的形式明確下來,如,檔案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統計分析等等都可以通過成熟的辦公自動化軟件系統來實現。部門之間可通過局域網或英特網實現企業基本登記數據、信用數據、政務信息等信息資源共享。例如江蘇省工商信息系統的“三網三庫一中心”的網絡設計和布局,即是一個例證。“三網”是指內部業務網、對外協作網、信息服務網;“三庫”是指業務管理數據庫、共享信息數據庫、多功能信息數據庫;“一中心”是江蘇省企業電子身份(ca)認證中心,為網絡經濟環境下的企業提供身份認證、數字簽名、信息加密等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服務。
參考文獻:
[1]王偉.工商管理的熱點問題及發展趨勢探析[J].經濟研究刊,2017(04)
[2]朱思恬.工商管理的熱點問題分析與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7,(02)
[3]周迎紅.新環境下工商管理的發展策略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