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平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生正處于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通過體育課程能夠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促使他們健康成長。田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隨著北京舉辦2015年世界田徑錦標賽、蘇炳添跑進10秒等“大事件”的發生,田徑項目在國內的普及程度越來越廣。作為體育教師一定要重視田徑教學,改變陳舊的教學觀念和方法,要結合多種有效手段來進行田徑教學。
關鍵詞:小學體育:田徑運動:訓練:指導
小學生年齡普遍比較小,是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這時候進行有效的體育田徑訓練對小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體育教師在田徑運動教學中要樹立以“健康意識”為第一指導原則,要以促進小學生的身體協調健康發展為核心,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更能吸引學生的主動參與,讓他們在學習和鍛煉中體驗快樂。因此,改善體育環境,強化田徑教學,讓學生都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喜歡上田徑運動是當前研究的熱點之一。如何才能讓學生在田徑運動中感受到運動的快樂呢?
一、優化教學目標和趣味教學
優化教學目標是提高田徑教學效率的得力“幫手”。首先,以強身健體為目標。其次,是競技目標,向小學生普及田徑運動文化知識,提高學生各項田徑運動的競賽技巧。第三,田徑教學的育人目標。田徑運動除了能夠讓學生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外,還能鍛煉他們的毅力,通過田徑運動還能培養學生堅韌不拔,永不放棄的精神,戰勝困難的決心。體育教師應該優化田徑教學理念,開展趣味性教學,比如,積極開展趣味運動會,在教學中增設各種競賽小游戲,把小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激發出來,調動熱愛田徑運動的熱情。寓教于樂,促進學生的身心都能在田徑運動中得到全面發展。使小學生都能擁有健康的身體,為其他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科學設置田徑課程教學目標
田徑項目作為各類體育運動項目的基礎項目,對于其他各類項目的學習都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田徑課程教學要結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狀況合理設置。在體育健康課程以及素質教育的雙重引導下,以學生的體育能力、教材的知識結構等為出發點,制定出科學的教學目標。不能實施“一刀切”模式,主要是因為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基礎層次不同,如,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在田徑教學中要遵循著由淺入深,先慢后快的教學方式,循序漸進式地展開,在保證教學總體訓練目標的基礎上,再設定階梯性的分目標,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主,制定發展目標,分階段檢驗、考核學生目標的實現情況,讓全體學生都能過在教師的引導下步步前行,這對學生田徑興趣的激發意義重大。
三、以創新的思維制定體育游戲與課程相結合的教學計劃
田徑運動是小學體育運動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增強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其心理道德素質等的良性發展意義重大。在開展田徑教學前,把游戲引用其中,創造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讓學生以輕松的心態迎接學習;游戲的加入還能消除學生對田徑學習的負面情緒,更利于教師把控教學進度。制定合理的規劃,設計游戲流程,把游戲的高效實用性發揮出來。例如,在“投擲”中,可以把廢舊報紙揉成團狀讓學生進行投遠,并加以標記,達到不同遠處有相應的獎勵;設置練習的時間,再分組進行比賽,學生的練習積極性會不斷增強。在體育游戲不但能夠鍛煉他們的意志,讓學生的身體素質潛力全面被激發出來,而且還能培養學生之間團結互助的高尚精神,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四、趣味性田徑教學模式的建立
加強田徑訓練的本質目的在于優化學生的田徑實際學習效果,而趣味性教學模式的建立為其提供了可能。體育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田徑運動積極性,創編趣味性的田徑教學模式至關重要。將其與體育教學實際相結合(主要內容包括走路、跑步、跳躍、投擲)等。為了使這些運動更具有趣味性,需要對這些田徑運動形式進行加工,整理后再對這些運動形式進行組合。如,圖形法的跑步練習,即波浪形的跑步、蛇形的跑步以及橢圓形的跑步等;接力跑的練習、障礙跑的訓練都要突出趣味性。投擲的練習主要包括單手投擲、跪姿投擲以及雙手投擲等。建立趣味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參與到田徑運動的訓練中來,通過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此外,還可以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培養,如,組織學生通過相互幫助,以競賽的形式體現出來,提高學生的運動素質。在互動中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能力,增進師生情感,讓全班學生都能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
五、娛樂化田徑在身體素質練習中的運用
田徑運動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有效環節之一。娛樂化田徑運動將有趣的項目融入到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中,極大地降低或者弱化了學生身體素質練習的特性。在娛樂化田徑運動中,可以結合“持續接力”“奧運火炬傳遞、環球旅行”越野跑以及坡道跑等訓練小學生的耐力素質以及中長跑能力;結合特定的情景、情節把他們的參與欲望激發出來。如,發展小學生的力量素質時,就可以采用“推小車、負重接力”等鍛煉小學生的上肢力量。利用“小青蛙找媽媽、蘿卜蹲跳”等形式鍛煉學生的下肢力量。“縱跳躲桿”等鍛煉學生的速度與靈敏度。娛樂化的田徑運動將趣味的田徑項目穿插到教學中,鍛煉了學生的耐力,學生跑步的速度,而且還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提高鍛煉的積極性,在運動中增強身體素質,而且還能較好地鞏固和提高田徑專項運動的相關技能。
在小學體育中,通過田徑教學,使學生真正認識到田徑運動的健身價值,進而促使學生都能夠自覺參與到田徑鍛煉中,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存質量,為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打下基礎。田徑運動教學的開展對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在田徑運動中還有助于學生各種運動技能的掌握和完善,從而促進了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林以華.淺析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 當代體育科技,2016(2):68+70.
[2]曹駿.如何提高小學體育田徑訓練的科學有效性[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6(6):183-184.
[3]莊緒華,葛長春.淺析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方式[J].當代體育科技,2015,5(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