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合尼亞孜·沙塔爾
摘要:眾所周知,籃球是一項風靡全球的運動,1891年12月21日起源于美國馬薩諸塞州,由詹姆士·奈史密斯創造。在各式各樣的運動會中籃球都是核心的運動項目之一。籃球是一項以手作為基點和中心,以身體對抗的競技體育運動項目,深受全球廣大青少年喜歡。在初中校園中我們也能夠隨處看到眾多踢足球的,打羽毛球、乒乓球的,但是,關注度最高、喝彩聲最響的非籃球場莫屬,作為體育教師,積極探索籃球教學策略勢在必得,以便更好地開展籃球教學。
關鍵詞:初中體育:籃球:教學:指導
隨著籃球運動的不斷發展,尤其是NBA比賽的全球推廣,使更多的青少年有機會看到更高水平的比賽,在精彩激烈的籃球比賽中學生對學習籃球這項運動也充滿了興趣。初中生好動、好學,而且興趣廣泛,而且籃球運動是將跑、跳、投等融為一體,通過籃球運動,能全面綜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他們在比賽中的反應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道德情操,培養團隊之間的協作精神,增強集體榮譽感發揮重要作用。
一、講明籃球規則
籃球運動在青少年的日常教育中非常重要。 但是,籃球運動需要在一定的規則約束下進行,有利于青少年養成良好的遵規守紀的好習慣,有利于他們保持積極進取的樂觀態度。作為體育教師,在籃球教學中,要想更有效地推動籃球教學,首先要讓學生明確籃球運動的相關規則:一場籃球比賽一共有兩支隊伍參加,每支隊伍同時參賽的人數為五人,其中一人擔任隊長。場下候補球員可設置為七人,也可以根據主辦單位的規定適當增加人數的設定。比賽分前后兩個半場,每半場的時間為二十分鐘,兩個半場中場休息時間為十分鐘。籃球比賽的目標是自己的隊伍將球投入到對方的球籃中,在不犯規的前提下阻止對方球員得分。在比賽過程中,球只能通過手傳遞、投擲、拍打,不能帶著球跑,也不能故意用腿踢球或者擋球,亦不可用拳頭擊球,如有以上動作,視為犯規。球員在搶球的過程中,腳是不能觸碰到球的,也不能推對方的球員。當搶到球后,二十四秒內一定要投籃,或者將球傳遞給隊友。對方投籃時只能用手打他手中的球,切記不可打他的其他部位。每名球員的犯規次數為五次,第五次犯規要被驅除出場,且不能在同一場比賽中再度上場。當在比賽時間到時,獲得分數最多的球隊為獲勝方。所以,體育教師有義務讓學生在掌握籃球相關規則,在此基礎上開展籃球教學,才能真正把籃球教學的娛樂性及健身性特點發揮出來,讓學生都能因此受益。
二、豐富初中體育課堂上的籃球教學方法
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人性化地設計籃球教學體系,將籃球運動項目的趣味性質與競技性質有效 融合在一起,以此來指導學生學習。比如,多種手段并用不斷優化籃球教學的趣味性和情節性等,促進學生對籃球技能的掌握,寓教于樂,充分挖掘他們的運動潛力,進一步促進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熱愛。比如,強化籃球基本技能與簡單配合的練習,并將其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在實踐中指導學生訓練,在訓練中靈活運用。另外,身高且彈跳能力較強的學生,建議他選修籃球課程,對某些自身能力不強,彈跳能力弱的學生,可以先從基礎入手,在教師的幫助下打好籃球學習的基礎,這樣能有效進行籃球教學,同時也能激發不同學生的積極性,讓籃球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三、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籃球技巧
籃球運動的有效開展,首先需要學生掌握相關的技巧,如傳球、運球、投籃、等都要熟記于心,熟練掌握。為此,可以把游戲融入到技巧的練習中,教師要向學生傳輸這些動作的重要性,讓他們在學習新的籃球知識中主動與這些籃球技巧建立關聯性。例如,在傳球運動中,把最基本的傳球運動穿插到游戲中,待學生贏得游戲后,可以進入到二級游戲環節中。從這個游戲環節開始,其中所融匯的新籃球教學知識將逐漸增多。盡管籃球傳遞游戲操作比較簡單,但是,不同的規定會增加傳球的復雜程度。兩個人一個籃球進行傳球游戲。傳球需要雙方合作,而且要對球有一定的控制力。學生也只有運用熟練的技巧才能強化控球力度,才有可能贏得比賽。多個學生進行傳球游戲,考驗的是他們的合作能力和對抗能力以及干擾能力。將游戲法教學模式引入其中,使籃球教學課堂充滿活力,提高對初中生的吸引力,使他們都能在輕松活潑的體育課中學習更多的籃球知識。
四、注重課后的練習
學習籃球如果單純依靠課堂上短短的四十多分鐘是遠遠不夠的,同時還需要學生課下抽出一定的時間練習。學生也不必將籃球練習視為一種壓力和負擔,要放松心態,以良好的心態去對待它,將其看成是一種簡單的娛樂活動。很多學生課余時間都有打籃球的習慣,因此,體育教師也不必專門抽出時間讓他們進行訓練,在平時打籃球時教師可以參與其中,并且適當讓學生注意相關動作要領的規范性即可。比如,必要時,給他們一些技術上的指導,不僅能夠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對學生籃球水平的提高幫助也較大。學生在這種情況下也能快速接受知識,而且也毫無心理壓力,自然會有更多的學生加入其中,從而更好地增強他們的體魄,提升體育籃球的教學質量,真正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
籃球運動能夠帶給學生快樂,提高他們的隨機應變能力和運動能力,而且還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多種需求。因此,開展籃球教學指導時,教學方式的設置也要因人而異,不同的學生的運動量也要隨時調整,使這項運動適合所有學生。此外,在體育中開展籃球教學,既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運動中還能培養學生斗智斗勇的意識,對開發學生的智力意義重大。除此之外,籃球運動的有效開展對培養學生之間的團隊意識,增強學生之間的團隊配合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在籃球運動過程中,學生之間也能建立良好的友誼,作為體育教師,要大力推廣這項運動,使廣大青少年都能因此得益。
參考文獻:
[1]趙丹,宋萑.中學體育教師課改認同感、課改關注及其兩者關系的研究――以安徽省為例[J].教師教育研究,2011,(01).
[2]王釗劍.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11):156—158.
[3]李凌云,馮星強.初中體育課籃球三步上籃教學策略的研究[J]. 新課程(中學),2017,(06):22.